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声屏世界》2000,(7):1-1
我国新闻界的同志总是习惯用两句话来形象地说明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一句话是“脚板底下出新闻”,另一句话是“千斤采访四两写”。这两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它们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采访在新闻工作中头把交椅的地位。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记者鲍勃·福尔斯曼甚至认为:“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为什么中外新闻界都如此重视新闻采访呢?道理很简单。首先,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社会上每日每时发生着无数的新闻事件,各种新闻媒体每天也…  相似文献   

2.
林飞 《军事记者》2005,(3):10-10
转眼间,2004年已经过去,我的新闻工作生涯才刚刚起步,无论是资深老记的教诲,还是工作中切身的体会,这一年来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想要写出佳作,必须深入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3.
盲人摸象这个成语是用来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寓言讽刺的对象是目光短浅、浅尝辄止的人。要想真正知道象是什么样子.光看象的照片不够,查资料典籍也不行.必须到场目睹象的样子。但是,我们到了现场就能准确描述象的样子吗?也不尽然,摸象的那四个盲人便是教训。这就是如何处理好“深入现场与跳出现场”的辩证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左振祥 《军事记者》2008,(11):70-70
在沈阳军区某训练基地,提起刘洪宝官兵们没有不认识的。作为一名基层报道员,他总是深入现场抓线索。当战士时,他就订阅和研究《军事记者》、《新闻采编》等杂志,并在各级报刊发表稿300余篇,先后被沈阳军区司令部评为优秀士官标兵、优秀教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今年秋季,各演习部队陆续进驻该基地场区后,他就干脆与演习官兵住在一起,共采写了10余篇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更应特别注重深入新闻现场,注重通过亲自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注意仔细甄别和核对各种信息。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才能让我们的新闻报道充满血与肉,才能给我们更多灵感,才能给我们更多的新闻线索,才能给我们更多真相,才能让我们不被各种虚假或别有用心的信息所愚弄。  相似文献   

7.
很多记者工作时间久了,就缺少了刚当记者时的勤快劲,养成了靠听汇报、抄剪报、编来信来稿写新闻的习惯。殊不知,这种职业倦怠是记者的大敌,也最容易使记者与好新闻失之交臂。实践证明,但凡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无不是深入新闻第一现场,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得来的。  相似文献   

8.
于乐心 《青年记者》2007,(3):114-115
在我一年的电视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两位记做同样的选题,一个做得有新意、有深度、反响强烈;而另一个则做得平淡无味,甚至什么新闻也没发现,空手而归。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说前的悟性高,后的悟性低。其实,悟性并非天生就有,也不是冥冥之中有什么神灵在辅佐,而是记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悟性高的记,除了化、理论知识修养和社会阅历等方面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性的多变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0.
新闻采访的完整流程包括采访前的资料准备、采访进行中的事实判断以及采访完成后的信息整合三个阶段,其中采访进行中的事实判断是整个流程的核心所在,正如人们所说的一篇新闻采访的质量七分靠采集三分靠撰写,由此反映出在采访过程中注重现场观察、捕捉真实场景的重要性。为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既需要亲身进入现场,又需要对现场的事件、环境等仔细观察,以搜集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为新闻稿的撰写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对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现场观察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概述,以期为未来从业者撰写出更高质量的新闻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将新鲜的事实称之为“活鱼”。整日捉“鱼”的新闻记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人杰克·海敦在为美国高等学校新闻专业撰写的新闻学基础教材《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规劝那些不适合作新闻记者的人:“如果你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动机在于谋个差事,那还是另找出路为好。”因为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就是“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只有那些亲临新闻现场的记者,才能见真正的“活鱼”,捉到“活鱼”,现场捉“鱼”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2.
黄瑶汝 《声屏世界》2006,(10):37-37
做了这么久的记,我每次采访回来写稿子总有一种很后悔的感觉。后悔在现场有些问题忘了问或在现场时表达方式不太好。如果换种方式做也许会更好。就拿我上次当小夜班来说吧,当接到热线电话说“沃尔玛”有很多人被困在电梯里。我很快赶到现场。当时消防人员正在紧张营救。而我到了现场后只顾着问消防人员:里面被困了多少人?现在情况怎么样?结果没有一个人理我。于是我就站在旁边录同期。却没有顾及出现场。现在回头想想:如果在现场出口播,做现场解说。这样处理起来或许更能表现出现场的气氛。  相似文献   

13.
刘晓鸥 《视听纵横》2004,(2):111-111
电视现场新闻报道的成功与否与记的出镜表现有直接的关系,记是报道的核心,是报道成败的关键。记一出镜,他的外貌、语言、体态、动作、表情、气质、水平以及  相似文献   

14.
《人民铁道报》记者毕锋、李晓华采写的新闻特写《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以其重大深刻的主题,生动鲜活的现场,慧眼独具的细节,荣  相似文献   

15.
蒋霞 《视听界》2002,(3):92-92
许多记者都知道在日常采访中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却往往忽略了“早到”。其实,“早到”是一个重要环节,有时不仅能决定一篇稿件的成败和质量的优劣,还能意想不到地获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写出有深度的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16.
李雅林 《当代传播》2011,(6):122-123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是当下电视新闻报道极其重要的表现形式,所带来的身临其境效果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距离.但是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与最佳化并不是现场报道与生俱来的,也需要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增强和提升对新闻报道的同步记录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范宗武 《青年记者》2006,(14):51-52
新闻的典型化是指新闻要做到鲜明的个性与深刻的共性的统一。最强烈的个性来源于真实。现场通讯之所以易于形成新闻的典型化,就是因为它现场展示了真实,但并不是把现场的所有都写入记者的笔下。这里就有选择,就需要典型化,即选取那些有突出个性,又闪烁着共性的现场事实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18.
19.
现场报道是出镜记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必须具备把握现场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闻现场的魅力。在出镜记者的培养过程中,现场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现场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保证现场教学的教学效果,需要按照现场还原、现场模拟、现场演练、现场拓展的步骤系统实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专业报有了长足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年轻记充实到采编队伍,给报业增添了活力。为提高专业报采编人员特别是青年记的采写水平,2006年6月8日,湖北省专业报协会组织了10家报社的10多位记,奔赴荆门市,开展以“湖北电力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为主题的“现场新闻采访写作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