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评价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以促使学生最大程度的提高。新课标明确提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评价要从学生科学素养着手,即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分析,综合理科课程的设置顺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符合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但是在综合理科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以至使得课程的实施困难重重、步履维艰,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的选择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那么,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还是选择分科课程,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课程实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教师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的成效主要通过课程实施来检验,而课程实施的落脚点主要在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因而教师如何理解和运行课程实施就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影响其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动机、教师的自主性、教师的投入感、教师的信念、教师的安全感、教师的时间、教师的能力、教师的文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等。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顺利进行课程实施、提升课程内在价值的关键因素。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性知识由课程理念、生活态度、反思能力、课程知识等内容构成,具有内隐性、情境性、即时性、自我建构性等特征。课程研究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主要途径。为此,要强化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具有个人性的研究,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和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凝聚教师智慧、彰显教育专业性的关键所在。反思和行动中反思是专业信念、个体经验和行动策略合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要运作方式。在分析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基础上,从专业理论知识建构的质量、教学中案例情境信息的逼真性、行动中策略积累的实践机遇以及反思性思维训练四个维度探讨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缺陷,主要在于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深度加工、教学案例情境信息脱离实际、实践场域中的"摹""练"难两全、课程实施不注重反思性思维训练。改革策略即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精致性复述、引入情境信息丰满的真实案例、提供"摹""练"结合的实习实训机会和重视教学中的反思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其它省市实验区科学课程面对综合还是分科选择的难题之时,浙江省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实施坚持着“综合”的导向,因而审视与反思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成为必要。本文基于科学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七个维度三个层次设计的访谈、对典型地区学校的课堂观察,提出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推进中的问题,表现为“综合科学”与“组合科学”两种科学课程形态的并存;科学教师对科学课程性质与目标认识不到位;对课程资源理解不一,科学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有效科学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使用亟待专业引领。进而立足于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的难点,提出有效推进科学课程实施的根本在于以培养与培训相结合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以教材比较研究促进科学教材的完善;改革中考,促进科学教师对科学教学评价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师忠实执行课程、与课程相互适应以及参与课程建设的三种课程实施观入手,分析课程改革体制、教师自身态度知识能力、课程资源等因素对教师课程实施观的影响,进而对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的发展与科学课程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有与其相适应的科学课程教师的培养。科学教育与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从科学发展的三次产业革命来阐述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我国公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标准(2011年版)》是在我国十年初中科学课程实施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各方面的反馈建议,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的修改与完善。《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保持《标准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教师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实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就需要与之相应的新型的教师评价。本文主要从教师课程观念、实施能力、职业情感与态度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实施中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并结合幼儿园的实例重点介绍了自我反思、专项测查、微格评价、作品分析等几种教师发展评价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课程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复合性、动态性、实践性的特征,教师课程知识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当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认知性课程知识不够全面、实践性课程知识不够深入,要解决这种现状,需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的协同努力来促进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知识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要素,传统的对科学知识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性的理解决定了教师、学生的科学课程知识观的价值取向。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文化性、相对性、多样性、建构性、境域性品格的揭示,引领了科学课程领域的一场思想革命,催生了由封闭、单一、科学本位的科学课程知识观向开放、多元、人文、生态课程知识观的转变,对科学课程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考试周刊》2021,(45):19-20
"互动式"教学模式把教育活动看作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的教学模式。初中科学课堂实施互动教学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提升初中生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把互动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突出互动的价值,让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分析和研究了初中生物学课程实施现状和教师的表现 ,提出了与课程标准实施相关的教师培训对策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以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为核心诉求,以“教学设计,匹配一致;精讲多练,互动生成;善用媒体,讲究效率;持续激励,乐学乐教”为教学指导思想,从教学的准备、组织、过程、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和基本的要求。在实施和贯彻“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学建议”的过程中,教师既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也是课程的倡导者和实施者。科学教学是一个双边乃至多边互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科学教师应把握契机,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实际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文化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及情绪反应等。从教师文化的内容来看,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或者在更加广泛的教师社区之间,各成员共享的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假设和处事方式,如教师信奉学术理性的观念、学生中心的观念等。教师文化的形式是指在该文化范畴内的成员之间具有典型意义的相互关系的类型和联系的方式,体现于教师与同事之间关系的特定连接方式。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探讨教师文化对课…  相似文献   

20.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课程实施取向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实际形式。明确课程实施取向的研究意义 ,了解教师遵从或恪守、修改或适应、漠然或抵制的三种课程实施取向 ,探讨影响教师课程实施取向的主观与客观诸因素 ,这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