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很早就引起了语法学者的关注,并对其作了分类。在"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诸多类别中,有一类似乎与"程度副词+有+名词"有某种关联。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比较这两个结构,通过对比省略"有"前后的变化和对"量"和"程度"的区分,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够出现在"程度副词+有+名词"结构中的名词都具有[+抽象][+被领有][+可量度]的语义特征,当该名词在[+被领有][+可量度]的语义特征基础上又获得了[+性质][+程度差]的语义特征之后,就可以直接受程度副词修饰,构成"程度副词+名词"形式。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现象开始流行起来,本文结合大量的语料实例考察该结构中名词的类型、语义特征和语义条件限制。主要内容为:第一,概括"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类型。将出现在副名结构中的名词划分为抽象名词、指人名词、指物名词和专有名词四种。第二,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的语义特征。对于词义,做了两个层次的划分:名物义与性状义。第三,从名物义和性状义的角度来分析"程度副词+名词"中名词的语义条件限制。  相似文献   

3.
对"副词+名词"结构的名词非范畴现象,可以运用语料库的历时语料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语料库检索、分析了与结构相关的名词的历时语料,实证考察了一些名词如兼类名词、专有名词、个体名词等的语料实例,探讨了名词非范畴化与副名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名词用于"副词+名词"结构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1)名词已非范畴化而兼有形容词属性;2)受特定事件影响,尤其是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4.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法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正处在一个语法化的过程之中,表现为:这一结构中的程度副词和名词,其句法功能得到扩展,其语义逐渐虚化。从新语法结构出现的四个典型特征亦可以判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法化趋势。这一结构至少符合认同、隐喻、类推三种语法化机制。"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将在人们的心理和语言中进一步凝固化、合法化,最终成为一个稳定的句法格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现在流行的"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组合情况进行总结,针对语法学界提出的词类滥用、误用会破坏语言规范、影响正常交际等问题,设定其结构分析的语法功能、语义变化二标准,并指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存在的合法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程度副词+名词”这种语言结构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是不被承认的,但是这种现象依然不能阻挡地出现并且扩大化,对于这一现象,20世纪60年代起部分学者就对此给予关注,直到近20年学术界才有了从语法、语义、语用各个层面真正的较为全面的讨论,本文就此种结构存在的社会背景和人文心理角度对“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回顾"副词-名词"结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从认知语义的角度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来讨论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旨在对这种结构的语义特征有一个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进入"副-名"结构的名词大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语义内涵丰富,(2)感情色彩转变,(3)特征为人熟知。而这些名词存储信息量的大小也对能否进入该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副词+名词”结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副名结构所涉副词主要为否定副词、范围副词和情态副词,名词主要为一般名词和专有名词;现代汉语所涉副词主要为程度副词,名词以抽象名词居多。古代汉语的副名结构所涉名词,在结构中体现了它的关涉性语义成分,表示属于事物本身的客观性内容,词义单一;现代汉语所涉名词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不但体现了汉语组合方式的灵活性和特殊性,也显示了汉语表达方式的经济性和多样性。副名结构在古代汉语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单一的信息,发展至现代汉语,所表达的内容丰富多彩,且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具有适应现代需要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语法学界对于“一起”一词的词性判定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全面分析了“一起”的分布情况。由于对副词“一起”的一般用法的看法分歧较少,所以本文重点分析了“在+一起+动”这种格式中的有较大争议的“一起”的词性问题。本文承认“一起”是一个兼类词,具有名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但又和以往的研究有所区别,认为“在+一起+动”中的“一起”也是副词。本文还对“一起”所属的副词具体小类有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先说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语法分布、名词类型,进而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解析使这一结构成立的名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的一系列“副词+名词”例证出发,分析这一结构中名词的语义特点及限制条件,探讨该结构的隐喻特性,考察该结构日渐流传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虽悖常规,在使用中却相当流行。根据基于使用的模型分析,孩结构的合成过程表现为一个连锁认知过程,包含了感知、选择、激活、范畴化和整合五个认知步骤。该合成过程不仅表征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合理性,而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SO与such的区别 1.so常修饰形容词或副词;such常修饰名词。常用结构有:①such+a(n.)+(adj.)+单数名词;②such+(adj.)+复数名词;③such+(adj.)+不可数名词。如:  相似文献   

14.
许丹丹 《考试周刊》2011,(54):99-101
"名词+名词"结构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搭配,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学习者使用"名词+名词"出现的错误占所有词语搭配错误的11.8%,因而,有必要对中国学习者的"名词+名词"使用情况进行一下全面分析。基于CLEC(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和两个本族语语料库LOB和BROWN提供的数据,本研究旨在通过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名词+名词"进行比较,进而为大学英语学习者及教师提供此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数+丝+名"这一结构中的名词,根据名词的语义特征,将其分为四类,这四类名词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一、with复合结构 1.with复合结构的形式:with+名词(或人称代词宾格)+宾补(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不定式等)  相似文献   

17.
浦丽 《考试周刊》2009,(10):38-39
在传统的中日语法体系里,对于名词的修饰,基本遵循定语修饰名词、连体修饰语修饰名词的原则,但面对目前层出不穷的非语法规则的结构,诸如“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应该如何看待?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N+地"结构,对这一结构中的N进行计量研究,并通过语义关系描述其中N的类型及其性质,同时讨论其中"地"的作用,比较分析"NV"和"N地V"结构的差异。我们发现:能进入"N+地"结构中的名词是名词词类家族中的非典型成员,多是表示动作行为性质、方式、范围的抽象名词,其弱空间性、无指性、性质义容易得到显现的特点,促使它相对具体名词来说更容易充当状语。"N+地"作状语能使表达更经济、更形象,有着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论“程度副词+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论“程度副词+N”原新梅在现代汉语中,副词一般不能与名词组合,名词受副词修饰时,总要受到或大或小的限制;程度副词一般也不能与名词组合,只有方位名词例外①。但近年来“程度副词+N”却以其新奇的组合方式、独特的表达效果为人瞩目②,成为人们喜欢使用的一种...  相似文献   

20.
汉语史上,"莫"具有名词、代词、副词三种词性。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莫"用作时间名词;在上古汉语中"莫"主要用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在中古汉语中"莫"用作副词的用例明显增多,而且根据其在句中的不同作用,又细分为否定副词、劝戒副词、表揣测性疑问的语气副词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