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宗师。孟子十分敬服孔子,认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公孙丑上》第2章)他的中心思想,主要是继承和阐发孔子的学说。孟子“受业于思门人”(《史记》卷74《孟子苟卿列传》),学成之后,怀亚圣之才,游说诸侯,但都受到冷遇。当时诸侯都认为他行“仁义”之政的主张迂阔,远离实际,不加采纳,凼此他“所如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苟列传》)。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三部分介绍了辽金元时期,统治者崇儒重教,以及对儒家经典图书的出版编译情况。(一)辽统治者在建国初,即诏立孔庙、亲祭孔子、设学养士、翻译刻印了《论语》《五经传疏》等,正式确定了以儒家经典为法定教材。(二)金朝统治者除规定金的国学要尊孔读经,还通过国子监刻印出版了一批儒家经典图书,为金的国家传授儒文化提供了大量教材。(三)元朝统治者进一步认识到尊孔崇儒的重要性,儒家经典图书的出版不仅为统治者治国之用,而且成为元国子学和各级各类儒学、书院的必读教材。作者认为:辽金元教育及其出版业对儒学的吸收和传播,推动和促进了儒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在《史记》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和《儒林列传》等几个篇章中,系统记载了春秋战国、秦汉之际以至西汉前期儒学的兴废与发展状况,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儒学史。它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的儒学,其代表人物为孔子、孔子弟子及孟子、荀子;秦汉之际的儒学,此时六艺湮没;汉代儒学,其代表人物为诸学者及学官。纵观整个儒学史,司马迁的写作始终围绕着两个重点:一、儒学与六艺的关系;二、儒学在各个时代的不同遭遇。  相似文献   

4.
对何伟先生《对“孔子热”的冷思考》一文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有:1、对孔子研究应一分为二,不能混肴真假孔子;2、对孔子思想史地位的分析.儒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3、什么是“国学”.把儒学作为“国学”是复古倒退吗?4、孔子思想与科学、民主并行不悖。进而对当前“孔子热”提出了一些尚显稚嫩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孔子》对古装战争片模式的重复、对儒学思想的隔膜误读、对市场的自觉倾斜妥协等原因,使得影片重释孔子的预期并没有实现,远未触及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问题在其他影视翻拍剧中同样存在。在大众传媒时代,儒家文化传统该如何重建,这样一个急迫而重大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6.
作为魏晋之际的一位大儒,王肃所为人注意的往往只是经学史上的“郑(玄)王之争”,其儒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却常被忽略,本通过对王注《孔子家语.致思篇》的研究发现,王肃的思想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援法入儒,德(礼)法兼备、顺时权变的特点,深刻地反映了魏晋之际复杂的社会和政法变革,在中国儒学思想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真真 《历史学习》2005,(9):16-17
“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Ⅲ)中的第一个专题。该专题的内容标准是:“(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这些知识点在现行统一教材中都有。用新课标的专题进行高考复习,不失为第二轮复习的一个路径。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研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以下简称“上博简(五)”)的过程中.读到部分记录孔子与其弟子言行的简文,生动有趣,可与传世儒学文献参照.以深入认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4期)上看到高鲲先生《曾皙“鼓瑟”问题臆解》(以下简称“高文”)一文,关于曾皙“鼓瑟“问题,作者从“孔子不能容忍”与“曾皙不可能越礼”等两个角度,“完全可以理解为在孔子向曾皙提问前他根本没有鼓瑟,只是在孔子向他提问时,他才稀疏地鼓了几下瑟,铿的一声停住琴声”。  相似文献   

10.
孔子     
孔子(前51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1.
《大学》在儒学史上具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宋代《大学》居《四书》之首,达到与《五经》同尊的地步。《大学》纵贯儒学发展的两个主要阶段———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本文试研究《大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先秦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到战国末年直至秦汉之际,儒学有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儒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它在殷周文化大传统中酝酿,〔1〕适合中国的宗法社会和自耕自足的农业经济,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先秦儒学在百家争鸣中成为显学,但它在先秦只是一个民间自由学术派别,…  相似文献   

12.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一直产生着强烈的影响。虽然在不同时期,儒学一再受到批判、冲击,但它自身所凝聚着的儒家们的特殊智慧,潜藏着的丰富的思想财富、文化内涵,依然顽强地表现出自己的生命力。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东亚又一次掀起推崇儒学,复兴儒学的高潮,甚至有人提出,“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新加坡·陈德耀《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见《走向世界》)这充分说明儒学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充分体现I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诸如人文主义精神;民族主义及爱国主义的献身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清华 《教育》2011,(26):40-41
《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西汉时候有几个本子,都早已佚失了。东汉的郑玄根据他还能看到的《鲁论》《齐论》等本子,给《论语》做了一个注,该注本成为后来《论语》流传本的基础。《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汉后2000多年,儒学是  相似文献   

14.
《论语》“孝”字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语》是儒学文化的源头。本文就《论语》中孔子言“孝”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闻释。笔者认为:“孝”的文化内涵除了“善事父母”外,还庄包括统治者的“慈惠爱民”,从而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一种为政之道与成已之方。并且,“孝”的实践意义,致力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与对社会及家庭的责任惑,无论古今,皆归于此。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日本二战后著名作家井上靖的最后一篇历史小说。《孔子》是井上靖读《论语》的心得,从作家在作品中重点讨论"天"、"天命"和"仁"等问题,可以看出井上靖对中国原始儒学的认识存在着误读,这也和儒学在日本传播的历史有关。  相似文献   

16.
伊人 《新读写》2013,(11):18-19
原《解放日报》读书版主编伊人(房延军),耗五年半时间潜心撰写的《平视孔夫子》一书,近日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全书卷一有七篇专述孔子——作为学者、先师、行道者、政论家、异见者、哲人及性情中人的七个侧面。卷二则是对关于孔子及儒学的命题《或话题)作考辨论析。卷三“杂编”的文章篇幅短小,可读性更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写了孔子性情的、幽默的、可爱的一面。对孔子的短板和自相矛盾之处.也不刻意掩蔽、曲意回护。“平视”孔子等哲贤。使我们能有理性且更真切的认知,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同时深怀敬意。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一个伦理本位主义者,所以当他创立儒家学派时,便对古代的宗教与礼乐文化传统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改造,即将祀神祭祖的宗教礼乐变为施行伦理教化的手段,从而建立起以伦理本位主义为中心内容的儒家礼乐文化传统。孔子尊崇古代文化的传统,也尊重社会普遍的信仰,所以他虽不言“怪、力、乱、神”,却并不否认宗教。因此他所主张的礼乐教化思想实质上即是以传统文化(《诗》、《书》、《礼》、《乐》)为基础,以宗教礼乐为形式,而以伦理教化为内容的人文之学。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是一个精深广博的思想体系,它包容了古代的宗教文化,但并没有让宗教文化代替它。也就  相似文献   

18.
近日读到石爱华老师的《与孔子同行——人教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复习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10期)一文,石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引用了《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材料来说明孔子的长相:“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日:‘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  相似文献   

19.
儒学能在中国两千年的社会里产生重要影响,当然是源于它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与孔子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有莫大的关系。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是一位多姿多彩的人.而不同时代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孔子的形象进行了一些改变或塑造。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时候,主要讲了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