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应协调配合,共同构建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淮庆  王玲 《文教资料》2008,(1):187-188
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教学型高校共同探讨的课题.加强教育与行业、企业的结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合作的主体角度探讨了行业、企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探索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3.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摇篮。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是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共识下,开展高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良性互动且有效的合作机制,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实现本科以上学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转型高校和企业必须深度融合,共同参与到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部分转型高校已在专业群建设、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校企深度融合进行具体的实践探索,但校企双方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需要在企业利益、校企课程开发、合作过程评价、合作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能够完善高等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地方高校2C+2T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难题."2C+2T"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零距离"的校企合作,有效利用企业实践条件,实现工学交替教学;在本科阶段实施"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教优势和企业技术优势,共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校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相关企业需求为起点,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入手,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共同建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视觉传达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易志恒 《考试周刊》2011,(2):215-216
以高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本文结合本院校企合作方式,探讨了财经类专业如何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同为社会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解决高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高校和企业应根据现实情况,采取恰当的模式,努力解决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真正实现校企之间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校内基地运行模式与机制在校企合作中充当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校内基地运行的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中校方人才资源以及科研创新的优势,切实提高了高校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对教育投资有限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的情况下,如何协调我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很多误区,依托大型企业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思路,对企业和高校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只有搭建好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才有落脚点,高职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依托双方优势资源,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人才具有深远影响。但是,现阶段校企合作过程中始终存在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脱节,企业“爱答不理”、学校“一厢情愿”的问题。针对于此,高校要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全面了解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剖析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高校层面成为“意中人”、行业企业层面成为“追求者”、政府层面当好“红娘”三点对策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共同培养职业素养过硬、道德品质优良、技术技能精湛的青年大学生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4.
校企共建实验室是建立在双方需求互补基础上的全新教学模式,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高校实验室和企业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以高校已有校企共建物流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共建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包括项目合作模式、教学合作模式、定向培养人才合作模式以及科研合作模式,最后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提出校企共建实验室应注意的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次转变,其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从各高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都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基础的选择等方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强化交流,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接。  相似文献   

16.
以产业急需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为切入口,创立高校与政府、产业、企业联合体,成立多个产业学院(班),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以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搭建智能制造专业群,探索与实施不同学科(专业)交叉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制定多学科融合的柔性化课程体系.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变革与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湖南省处于内陆,尤其怀化市处于武陵山片区,其区域内电子信息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相对较少,部分教师缺少项目实践机会,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毕业前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脱节。校企合作"双主体"模式可以加强高校和企业的相互沟通,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企业需求"定制"培养,解决人才培养脱节问题。  相似文献   

18.
MTI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应开展与语言服务行业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培养翻译人才的模式对学生、高校、语言服务行业和社会来说是一种互惠互利共赢模式。MTI高校与语言服务行业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在合作中承担各自的角色,是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通过对河北省MTI高校校企合作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梳理,比较探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但也有很多共同特征。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高校、企业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作用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必须努力解决好教育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的问题。高等教育加强产学研结合 ,加强与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 ,这是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山东建工学院与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 ,走出了一条校企联合 ,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校企联合 ,一方面是高校利用企业资源发展教育 ,另一方面是企业利用高校资源发展壮大企业。本文主要谈一下高校利用企业资源发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校企联合途径1.互聘专家、教授。山东省建工集团有一批既懂理论 ,又懂实践的经验丰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