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个故事说,从前有四个秀才,都是吟诗高手.一天碰到一起,要做一首咏景诗,决定各吟一句,联成一首.每个人单独做诗就够好的,四个人合作岂不更好!秀才甲起句说:“阳春白日风花香”,秀才乙紧接说:“绿树浓荫夏日长”,秀才丙按作诗要求来了个转折:“长风万里送秋雁”,最后秀才丁结束全诗:“塞北江南尽银妆”.吟罢,四人得意非凡,连声自赞曰:“好诗好诗.”只听旁边一位老者吟道:“字字珠玑如断线,春夏秋冬不相连:此篇若能称佳作,李杜泉台亦唤天!”确实如此,四秀才的咏景诗咏的是什么景?地地道道的四不象,四句话把四时景色说全了,这要算好诗,李白、杜甫九泉之下只有徒唤“天晓得”了!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轼、秦观、黄庭坚、佛印和尚四人是宋代有名的才子。一次,四人结伴郊游,路过一座寺庙,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一诗。因年代久远,诗中“林花著雨燕支”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模糊难辨。于是,四人建议把缺字补上。  相似文献   

3.
乙白莲 《初中生》2007,(1):26-26
苏东坡、秦少游、黄庭坚、佛印和尚四人是宋代有名的才子,经常在一起唱和应答。一次,四人结伴郊游,路过一寺庙,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一诗,因年代久远,诗中“林花著雨胭脂□”一句最后一字看不清楚,于是,四人建议把缺字补上。  相似文献   

4.
马其昶从<诗大序>导出国史作<序>的结论.文章首先通过对<大序>文意的分析,推翻了马氏立论依据,进而从汉人注疏体例、四家诗<诗序>不同和<毛传>不为<诗序>作传三方面反驳国史作<序>的观点,最后得出<诗序>与<毛传>同出一人一时之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汉初<诗>学的最大贡献在于"经典复原"的成功.经师们靠记忆口头传授,一人不能独尽其经,阜阳诗简之所以<稚><颂>阙如,即是证明.<毛诗>则为藏干隐密而得以幸存的<诗经>全本.在经典复原过程中,<诗>学传播呈现出了无序状态.,随着大师的出现,始有了齐、韩、鲁、赵<诗>学传播的区域性特点.政治力量的介入,使<诗>学传播由无序走向有序,逐渐形成了四家<诗>派系.  相似文献   

6.
彭樟清 《初中生》2006,(25):38-39
"三句半"是一种流传民间的滑稽诗体.因其前三句每句五字,最后半句二字,故亦称"十七字诗".也因"三句半"似有站立不稳之势,有瘸脚之嫌,故又称"吊脚诗""瘸脚诗".它不但可以吟诵,而且可以供舞台演出,由四个人敲锣打鼓走上台去,甲、乙、丙三人各念一句,丁最后念半句,这最后半句可谓"点睛"所在,滑稽而又可笑.  相似文献   

7.
"兴于诗"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国诗教经验交流(淮安现场)会议"开始,由"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出发,论述了诗与诗教的重要性.本文从诗对人的内部精神世界的功能:立德、启智、健心、育美、燃情五个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又从诗对人的外部世界的功能:观、群、兴、怨四个方面作了简扼论述,并在此两功能基础上,强调了诗对内对外的创新功能,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唐诗人卢仝,是韩孟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诗向以"险怪"著称却并非一味如此,间或流露出一种笑傲俗世的谐趣.其谐趣之表现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以正说反、以已拟彼、以"戏"为诗、以乐写苦.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9)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的是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牧场景色。课文如诗的言语,如诗的意境,如诗的画面,读来让人心动、  相似文献   

10.
《断章》一诗被收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全诗共两节、四行,仅35字,却成为卞之琳最富盛名的一首小诗,也是新诗中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人曾云"这首短诗是我生平最属信手拈来的四行,却颇受人称道,好像成了我战前诗的代表作"[1]。  相似文献   

11.
"诗穷者而后工"是由"发愤著书"衍生出来的子命题.其产生具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为"穷而发愤",其文"要约而写真";二为"穷而发愤",其文能"写人情之所难言";三为"人穷则诗工";四为"欢愉之辞难工,穷愁之言易好"."诗穷者而后工"其实道出了文艺创作中的创作主体的内在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析了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四位伟大诗人的绝笔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以这四首绝笔诗为切入点论及了四人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一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作,本诗叙写初学垂钓的稚童天真可爱,勾勒了一幅生动、有趣的"小儿垂钓图",尤其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小孩钓鱼日寸的专注,一副干正事的派头,一副行家的模样.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析了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四位伟大诗人的绝笔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以这四首绝笔诗为切入点论及了四人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是清代辑录三家诗最丰富的专著.以此书中的四家诗为对象,对其中四家诗中的"异文"进行研究,以便全面的了解四家诗.异文研究在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以及版本校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异文对汉语史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诗>学发展至汉初,形成了四个主要的流派,即鲁、齐、韩、毛四家诗.这种分化的出现有诸多原因,既有<诗>学传承的内部因素,又有焚<诗>禁语的外部因素.四家诗在汉代不断发展变化,各家内部又不断分化出新的诗派,形成了一祖数宗现象.本文结合汉代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诗经>的传授系统以及汉代整体的学术动态来探讨汉代<诗>学发展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冯至20年代的叙事诗在现代文坛上享有独特的称誉.<吹箫人>等四诗所选素材不一,哲学意蕴也有出入.<寺门之前>主要书写人的欲望的自然喷射,其它三诗则通过描述爱情表达诗人对生命存在的哲学之思.这几首诗在文坛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唐朝山水诗人王维写了一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兴来神来,天然入妙”的诗,题目是《送梓州李使君》,诗中四句,云:  相似文献   

19.
袁枚六世祖至四世祖皆为官,且多能诗;自祖父始式微,祖、父辈以游纂为生,家境盆困,皆具合资义之风,这对袁枚都深有影响。有妻妾五六人;一嗣子一摘子,孙子辈多人, 乏诗才,在袁氏家族好诗之风谓不绝如缕。  相似文献   

20.
<周颂>中的祭祀诗,是伴随着周公制礼作乐而产生的一组乐诗.其主要有五类:一是祭祀文王的诗;二是祭祀武王的诗;三是祭祀成王的诗:四是祭祀天地山川的诗;五是祭祀社稷,田祖、农神的诗.它们以诗、乐、舞的一体化形式和肃穆崇敬、雍容舒缓的风格,表现出宗教祭祀和政治统治密切结合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