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西厢记》作为一本千古名剧,一直活跃在明清舞台上。在明中前期它主要以其本来的北杂剧面貌被搬演,最初是演出全本,到万历年间开始出现折予戏的演出。到了明中后期及清代,传奇勃兴,因“北曲不协南耳”,杂剧《西厢》不仅被改编为弋阳腔、昆山腔、徽州调、青阳腔、泉腔、四平腔等多种声腔演唱,而且其部分曲词和宾白也被进行了改编,《西厢记》北杂剧的面貌渐渐被其传奇的新面孔所代替。《西厢记》之所以在明代被重新发现,并在舞台上盛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主题与明代风情剧所表达的青年男女共同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倡情”主题极为契合。  相似文献   

2.
五四及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的蓬勃兴起,常被认为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其实不然,从元明清时期便可见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本文试以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文学作品-《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为例,探讨好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逐步觉醒和深化,以此反映当时社会上具有相似境况的女子追求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的心路历程,旨在探索我国女性主义文学发展前身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黄伦峰 《现代语文》2010,(4):149-150
《西厢记》故事本于《莺莺传》无可非议,但其结局的设置显然是受了《世说新语》"贾韩故事"的影响。它借鉴了包括《世说新语》"贾韩故事"在内的故事,将《世说新语》的品藻形式、《莺莺传》的传奇形式、董《西厢》的说唱形式,改编成真正的戏曲。  相似文献   

4.
《西厢记》作为戏曲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明清两代曾被频繁改编、续补。这些改编、续补不但说明了《西厢记》的永恒魅力,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出经典文学改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西厢记》中"把""将"处置式仍然是"将"处置式占据优势,在简单的处置式中两者数量相差显著,这与元代以前"把""将"处置式所比例的总体情况相同。但是在复杂的处置式中,两者的比例接近,这为元以后"把"处置式取代"将"处置式,成为主导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高敏 《文教资料》2008,(31):7-9
在谈到<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思想性的时候,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西厢记>是以情反礼,<牡丹亭>是以情反理.而我认为<牡丹亭>的主题是赞扬女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精神,从而表达对女性做人基本权利的肯定和呼唤,表达对女性的尊重.从整个剧作中可以看出作者有着初步的女权精神.  相似文献   

7.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戏曲史上最大型的优美的喜剧性杰作,其浓烈的喜剧效果主要体现在框架结构、人物性格、故事结局和全剧的气氛和情调等方面。《西厢记》正是以它浓烈的喜剧效果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人类生活中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唐以来,以"西厢"故事为题材的各类作品便层出不穷。在西厢故事的演进中,王实甫的《西厢记》把"西厢"故事推到了最高峰。它能成为一部鸿篇巨制,得益于《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从题材、主题到人物形象的革命性改造,同时也得益于王实甫的个人创作才艺和敢于突破传统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游婷 《海外英语》2015,(4):51-52,61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当代翻译大家之一,为中国经典古籍外译的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许渊冲先生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提出了"三美"、"三化"等翻译主张。在许先生的众多译著中,《西厢记》英译本秉承了他一贯的翻译风格,将"三美三化"等理念应用于实践中,在海外广受好评,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该文旨在通过例证来探讨许先生是如何在《西厢记》英译本中践行自己的"三美"理论,让译文达到音美、形美、意美,再现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当代翻译大家之一,为中国经典古籍外译的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许渊冲先生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提出了“三美”、“三化”等翻译主张。在许先生的众多译著中,《西厢记》英译本秉承了他一贯的翻译风格,将“三美三化”等理念应用于实践中,在海外广受好评,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该文旨在通过例证来探讨许先生是如何在《西厢记》英译本中践行自己的“三美”理论,让译文达到音美、形美、意美,再现原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从唐代文人元稹写《会真记》开始到元代戏剧家王实甫《西厢记》的定型,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张生、崔莺莺等人物形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越来越深,但是其人物形象却在不断变化,主题也不断得到深化。从不断演变发展的文本探索其主题变迁和人物形象的变化历程,从而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于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剧作的杰出代表。无论是主题的表达、情节的设置处理,还是典型人物的性格刻画,都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洞察生活的深度和表现生活的力度,体现出作者高度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13.
曹寇 《成长》2007,(4):91-93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此诗说的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姐,她在西厢房里等待明月升起。时间是深夜,而她却不关上房门,虚掩着。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月光下,她隐约察觉到墙边的花影在晃动。那才是她真实的等待,情郎逾墙而至,他爬上爬下干扰了那些睡眠中的植物。她惊恐并快乐地从凳子上霍地站起,走向那扇虚掩的门。扶着门框她定睛细看,这才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一切仅是幻觉,其原因在于她过度地紧张和兴奋。她再也不能回到凳子上安静等待了,她只能将自己等待的形象永远镶嵌在门框之内。  相似文献   

14.
刘庆元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4):64-66,76
《西厢记》英译本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大胆地摆脱了戏曲语言结构的影响,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抒情部分采用了词体的形式,叙事部分采用了散文体的形式。在语言处理上,主要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英译本散文体的内容力争做到了基本内容、形式与原文保持一致。在人物的描述方面,为了准确体现原作的生动性,译者绞尽脑汁,借助于英文的各种描述性语法来取代原文中过于冗长的并列句、复合句,生动地体现了原作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巡城司马 《成长》2006,(4):80-81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一直有一股细流,时断时续,明灭可见,这就是“一夜情文化”。早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出现了描述“一夜情”的诗篇,可这些都是小打小闹,  相似文献   

16.
前朝崔相国病逝后,夫人郑氏和女儿崔莺莺扶灵枢归葬,途经河中府,停灵于普救寺中。书生张珙上京应试路过普救寺,在佛殿上偶见莺莺。一见钟情,借故也在寺中住下。两人隔墙和诗,道场传情。互相爱慕,但无由相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青年男女本能情欲与礼教信条之间天然对峙的角度切入,对古典名剧《西厢记》的戏剧冲突重新予以发掘和体认。文章认为:贯穿《西厢记》全剧的戏剧冲突,是崔、张由一见钟情的爱恋发展而来的自主婚姻理想与门第婚姻观念、礼教禁忌的激烈碰撞。剧作家让一对儿痴情恋人在经历过这种种波折之后最终结成美满“眷属”,雄辩地证明了情对礼的战胜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从唐代传奇《莺莺传》到金代《西厢记诸官调》.又到元杂剧《西厢记》.崔莺莺的形象由妖孽变成佳人,又由佳人变为抗争的女性,这一历史演变.体现了妇女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逐渐上升.也是人民为争取自身解放而取得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有一个传统的叙事框架,即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这类故事中两类主角才子和佳人的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文章即以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才子佳人小说<西厢记>为例,探讨这种传统叙事模式背后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20.
《西厢记》以其惊世骇俗的思想内容、“花间美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达到了元戏曲创作的最高水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主旨、悲喜剧、大团圆结局、考证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状况作大致的梳理应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