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娟 《西部素质教育》2019,(4):178-178,180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然后阐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策略,包括在教材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元素;改革大学英语考试模式,促进评估体系的科学化;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究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从而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英语人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引进来"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西方文化知识;"走出去"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讲授中国文化知识。文章从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和维护中国文化安全、抵制英语霸权和保卫汉语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三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教育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的重要意义,最后从国家政策、教师、教材、考试四个方面讨论了实施这种战略转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牟晓 《英语广场》2018,(10):98-99
当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成绩斐然,但教学过程较重视西方文化,而忽视我国文化的传播,出现"传统文化失语"现象。本文通过分析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失语"现象及其造成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解决文化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春霓 《考试周刊》2015,(25):69-70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分析了文化失语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席影响了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播,削弱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竞争力。要改变中国本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失语"的现象,外语教育工作者应在教材、教师、教学方法和评估四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和改善,以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于鸿雁 《海外英语》2012,(11):90-9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播媒介。"中国文化失语"是目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英语教材和教学普遍忽视对学生进行中国本土文化的灌输,造成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很好地用英文去表述本土文化而屡屡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英语成为世界第一语言在中国普及之后,我国也逐步加重了对本国文化的保护力度。在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育中,"渗透"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该文分析总结了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和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金虹 《考试周刊》2014,(66):77-77
本文以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背景,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本土化的重要途径,能有效避免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误区,并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侧重西方文化忽略本土文化,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出现"文化失语"现象。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并相应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因母语文化输入欠缺而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从而影响了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化发展需求。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过多关注目标语文化输入,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解读与传扬,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其对本国文化缺乏认同感。基于这种现象,研究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段宇彤 《英语教师》2023,(5):55-57+67
阐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普遍英语输出能力不足、教材极少体现中国文化内容等问题,从调整教学目标、完善教材内容、改进课堂教学、改革考评体系和提升教师跨文化专业素养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扩充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储备,帮助其树立文化自信,在国际交流中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当好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有助于增强其文化认同感.从知识层面来看,挖掘课程中与文化自信相关的知识点;从能力层面来看,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培养文化自信能力的手段.在"说中国故事"的背景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中国文化自信"教育的现状,探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母语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业已成为我国外语界的共识.但是,不难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片面地灌输西方的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针对目前国际国内大环境和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和加强母语文化教育,从而培养大学生和谐的文化意识,造就和谐的校园以及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庄若冰 《海外英语》2012,(21):73-74
大学英语是我国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逐渐显现,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正面临的尴尬状况。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在我国大学生工作与交流能力培养中占重要地位,对中外语言的融会贯通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国文化与英语的结合教学逐渐成为大学英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中国文化的现象作出分析,指出导致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研究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大学生尽快走出"失语症"的怪圈,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以东学西渐为目标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慧 《海外英语》2012,(3):96+98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文分析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意义,并对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促使我们意识到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文化教学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对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忽视母语文化,从而导致了"母语失语症"的现象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由这一现象引发的英语学习问题,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双向"交际意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注重中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但由于"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普遍存在,重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及具体举措;文学知识的拓展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重点研究文学知识渗透的有效途径;针对师生们重视工具性、忽略人文性的社会现实,重点分析立足工具性、弘扬人文性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措施,以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