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中学科技》2011,(4):39-39
电容的法定单位是法拉(F).但F的容量很大(1F=10^6μF、1μF=10^6pF),  相似文献   

2.
1.弄清楚两个相关的概念。 1.1电容:电容器的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在LC振荡回路中,电容器不断的充放电,回路中通过的是交变电流。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取决于极板间的正对面积S、板间距离d以及是否插入电介质,即C=εS/4πkd。  相似文献   

3.
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要能用浅显的语言,说清深奥的道理。例如,学生很难将导体所带的电量Q与导体的电势U的比跟“电容”一词建立起联系。这时,教师就要运用自己的语言功力,利用容器装水来比喻,讲清三点:(1)导体的电容是表示导体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2)在导体上容纳电荷的绝对数量表示导体的电容的大小;(3)我们只能用导体在容纳电荷时的相对容量,即一个单位电势时所带的电量表示导体容纳电荷的本领的大小。所以,导体的电容等于导体所带的电量与导体的电势的比。精确、简洁。所谓精确,就是能准确地反映所述的物…  相似文献   

4.
在电容器的电容教学中,教师往往向学生展示几个电容器,并告知以下原理:一是电容器的电容大,容纳电荷就多;电容器的电容小,容纳电荷就少。二是当电容器串联时,电容器的电容变小。三是当电容器并联时,电容器的电容变大。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没有一点感性认识,也难以理解和接受。为此,笔者自制了一个电容器的电容教  相似文献   

5.
国外生产的电容器,其规格与数值的表示方法与我国有所不同。怎样识别国外电容器容量的标志呢?作者根据有关资料和工作经验,提供一些识别方法。标有单位的直接表示法例如图1中的220MFD表示220微法。图2中.01μF表示0.01微法。还有些电容用“R”字母表示小数点,如图3中R56μF表示0.56微法。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其中用一位到四位数表示,单位一般为pF。而电解电容器其容量单位则为μF。例如图4中电容上写的“3”表示3pF;另一个电容上2200表示2200pF,图5中的0.056表示0.056μF。电容量的p、n、μ、m表示法用2~4位数字和一个字母来表示标称…  相似文献   

6.
1.三个公式 (1)C=Q/U号,此为电容的定义式,用于分析电荷量Q或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 (2)C=εS/4πkd,此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用于分析电容C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例1 图1为电容C=5μF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示意图,两极板带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 5×10-6C和q2= 9×10-6C.两极板间距d=20cm,则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为多大? 分析常见的电容器都是两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在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此时可由E=U/d和U=Q/C,  相似文献   

8.
电容这个概念并不难学。普通物理书上对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分别定义为: C=q/U C=q/(U_A-U_B)严格地说,构成电容器的A、B两导体应满足这样的条件,即A带 q电荷,另一个B应带-q电荷。用电力线来说明,即要求从A发出的电力线能全部终止在B上。图1所示的A、B两导体组成了理想的电容器。对于电容的涵义,普通物理书上认为它等于电压每升高一个单位时需要的电量(某些书上把它称为“容电”的本领),或由电容器的储能公式W_e=CU~2/2得出电容C是电容器储能本领大小的标志,这些论述无疑都是正确的。但笔者认为除“容电”、“储能”外,电容还反映了两导体间的静电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巧设——以虚求实例1图1为电容C=5μF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示意图,两极板带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5×10-6C和Q2=+9×10-6C.两极板间距d=20cm,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为多大?解析常见的电容器的物理模型都是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电荷在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此时可由E=Ud和U=QC解得E=CQd.本题需将两极板带同种电荷的问题转化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问题.我们知道,如果电容器两极板带有等量的同种电荷,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为此,设想让两极板分别再带Q3=-7×10-6C的电荷量,则两极板就分别带有电荷量为Q4=2×10-6C的异种…  相似文献   

10.
氖管实验拾锦马均金琦(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13003)一、用氖管展示电容器放电过程电容器是可以容纳电荷的元件,如何形象、直观地来说明这一点呢?图1取规格为“450V10μF”的电解电容器C组装成图1所示的示教板,使接线柱A、B与直流高压电源(J12...  相似文献   

11.
现行教材(必修、选修)将电容、电容器这部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入第二册和第三册,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整理于后。 一、应该怎样定义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的物理量。第二册(必修)图1—8用两个盛水容器来类比电容器,将电容定义为:“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要的电量”;第三册(选修)则说:“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与两极间电势差之比叫做电容”。两种定义法的数学表达式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四章"电场"中有关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和电容的概念,非常抽象,教学中通常使用电表或小灯光或发光二极管来演示,但电容器充放电现象发生于一瞬间,即充放电电流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若用电表演示,只能观察到指针快速地偏转一下就马上返回;若用小灯泡或发光二极管演示也只能观察到灯泡亮一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不容易观察清楚.况且上述方法只能演示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现象,很难说明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用石英钟来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装置,其演示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信赖他人及容纳他人的程度。方法:采用信赖他人量表和容纳他人量表。对某高校180名二年级大学生采取整群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Х^2检验、T检验。结果:1.大学生信托屯人量表构成比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95.769,P=0.000)。2.大学生容纳他人量表总均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1,P=0.000)。结论:大学生信赖他人程度较好,但容纳他人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四章“电场”中有关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和电容的概念,非常抽象,教学中通常使用电表或小灯光或发光二极管来演示,但电容器充放电现象发生于一瞬间,即充放电电流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若用电表演示,只能观察到指针快速地偏转一下就马上返回;若用小灯泡或发光二极管演示也只能观察到灯泡亮一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不容易观察清楚。况且上述方法只能演示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现象,很难说明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用石英钟来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装置,其演示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郑迪 《中学物理》2012,(8):16-17
电容器是《静电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静电场知识的一个应用,电容器本身又是一个重要的电子元件.在平行板电容器教学中,有这样一类问题,通过改变决定电容器电容的某些物理量来改变电容大小,进而判断电容器两端电压、所带电量、电容器内电场强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我们称之为电容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电容器,首先要明确电容器的作用和电容的定义式C=Q/U,知道电容C虽然用比值UQ来定义,但电容的大小却与Q、U无关,是由电容  相似文献   

17.
在“电容器的电容”一节,电容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形成难点的原因是,学生不熟悉电容器,不知道电容器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的定量关系.教学时学生没有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给建立电容的概念带来了困难.因此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实验探究,把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的定量关系准确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此有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电容器放电试验中,由于电容器放电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动态的,所以容易出现读数不准的情况.本论文采用“数码摄像,录像回放”的方法来改进读数工作.结果显示:此方法求得的电容值和DIS系统测得的电容值相差无几,且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需要动态读数的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9.
质量与密度     
《物理教学探讨》2009,(7):51-60,158
1.质量的理解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质量的国际主单位是千克(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和毫克(mg)。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kg-10^3g,1g=10^3mg。  相似文献   

20.
一、电容定义式的理解与应用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C=Q/U=△Q/△U,这是电容的定义式,对任何电容器都适用.对一个确定的电容器,其电容已确定,不会随其电量的改变而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