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很情绪化的,而音乐可以调整人的情绪。前苏联学者奥·克列姆迈夫在《音乐美学问题概论》中说:"音乐的优点根源于听觉感受的激奋性优点……它能比任何艺术都更强烈地作用于人的情绪领域。"一般儿童学习外语大都通过机械识记完成记忆,识记后又恢复到没有外语交流的母语氛围中,因而英语学习效能不高。在英语教学中,借助音乐这一手段增进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将能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内容既感兴趣又易于掌握。一般可以采  相似文献   

2.
音乐美学学科因其主要以哲学为基础,理论性极强,已成为高校音乐理论课程中很难学习的一门课程。笔者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当地音乐文化为基点,结合现代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的学习真正地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思考相关的音乐美学理论点,从而充分发挥出音乐美学学科在音乐理论体系框架中基础性、指导性的双重重要作用,为提高高校师范生整体音乐理论素养与理论研究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音乐鉴赏中 ,由于音乐种类的不同 ,其审美心理动态也不同。单一的音乐作品与综合的音乐作品的审美更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意韵生动的器乐小品 ,感人肺腑的抒情歌曲 ,欢快奔放的民间舞曲 ,扣人心弦的交响乐 ,瑰丽辉煌的歌剧、舞剧等千差万别的音乐体裁 ,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音乐形态美与丰富万千的审美心理动态。为了更好地分析、研究各种音乐的美学价值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剖析。1.无标题音乐。这是一种“纯粹的音乐” ,它突出了声音艺术的音响特征 ,无需添加音响动态之外的标题及文字说明 ,完全脱离了概念、词语、动作情节等外在…  相似文献   

4.
音乐美学是研究如何将音结构和音乐规律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声音上的艺术品。也就是说其是结合音乐审美而形成的理论学科,对现实的音乐表演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现代音乐美学,理论翻新,说法不一,但是围绕的仍然是音乐是否受情感影响,即音乐自律和与音乐他律,现如今的音乐表演艺术主要受这两个流派影响。本论文针对现代音乐美学两个流派对音乐表演艺术启示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促进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5.
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在不断迅速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体系也发生了较大的改革,作为社会科目之一的美学,在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和改进下早已经浸透不一样的课程当中,并充分发挥着重要的效用。音乐美学作为音乐表演的理论基础,其能够经过美学来直观性为观众带来和呈现出视觉与听觉上的景象。本文对美学的创建和发展对音乐表演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推进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的作者高拂晓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员,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他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美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去英国牛津大学(2011-2012)和美国芝加哥大学(2017-2018)做过访问学者,其出版的专著有《期待与风格--迈尔音乐美学思想研究》《音乐表演艺术论》《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基础》。此外,他还在各类中文音乐刊物发表了《中外音乐表演理论研究进展比较和评价》《音乐表演表现力的多维视野》《论音乐表演艺术接受的三个维度》等有关音乐美学、音乐评论以及音乐表演研究方面的论文几十篇。他还曾获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项目(201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12)、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17),主持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近年来,他致力于音乐表演理论在国内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于2016年和2019年发起并组织了两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美术课以及体育课等传统教学中不受重视的课程迎来了发展的机会。为了推动初中生能够在实际的音乐课中收获音乐美的感悟,最好能够将器乐教学充分落实在实际的音乐课堂中。掌握一门乐器能够实现对音乐知识的综合学习目标,同时能够深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美学体验和音乐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了20世纪中国的音乐美学现代部分,对当前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与分析,并从音乐的本质上对音乐的美学进一步理解,分析了近代音乐美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近代音乐美学的参考文献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的音乐美学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并推动我国音乐美学研究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演唱能力,就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音乐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娱乐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其在游戏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吸收、消化音乐知识,培养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勋伯格完成第一首无调性音乐作品开始,音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的音乐语言、创作手法应运而生,无调性成为20世纪音乐创作的标志性音乐语言。同19世纪相比,20世纪音乐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各种创新的思想和技法。艺术作品同其观众的关系应是美学、心理学、社会诸条件的总和,20世纪许多音乐创作恰恰是忽略了这一点,其日益深奥的音乐语言使观众不断减少,因此引起了许多作曲家的关注与思考,掀起了一股强大的音乐修正与回复浪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音乐艺术创造水平与文艺演出的发展,音乐美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可以说,现如今的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及音乐表演艺术已经成为了音乐美学的一种传播载体,而音乐表演艺术不仅仅是一个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展现过程,它更多的肩负着音乐创作与音乐作品风格的使命感与历史特征.所以说,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当代的音乐美学进行研究,结合其对于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来进行创造激情与审美意识的提升,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的艺术从业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析音乐思维中的创造性根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音乐的构成、传播及作用于人类社会 的各种功能中,自始至终蕴涵并渗透着创造性思维的内质与外构。音乐材料的可塑性、音乐展示的时间性、音乐声效的意味性及音乐表情的渗透性都为音乐的思维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创造性空间。因此,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愉悦或情感陶冶,其最终目的是要学会以音乐思维的特殊方式与方法,来发掘和拓展潜存于人类本质中的创造性天性,并逐步运用于人类的学习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学生幼儿的音乐素养也日益成为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问题,这在幼儿园教育中也不例外。由于幼儿独特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就幼儿园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运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述。文章首先阐述了音乐课堂游戏教育的重要性,继而分析了音乐课堂中音乐游戏的运用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李樱梅 《考试周刊》2010,(50):222-222
音乐来源于生活,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有着较大的距离,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本文作者依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略谈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当注重其课堂教学方式的应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小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享受音乐中的乐趣。文章探究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提出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梳理音乐美学与音乐审美心理学学科的发展轨迹与研究方法,提出了两学科只有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扶持,才能够真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才可能出现,从而对我国的音乐理论建设乃至音乐实践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音乐美学非主流化警示的自我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84年,德国著名诗人、作曲家和音乐学者舒巴特在其《论音乐美学思想》(1806年出版)中,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毫无关联的术语结合在一起使用,从而宣告了"音乐美学"的诞生。"音乐美学"自开始产生至发展到现在,一路走过来伴随着许多争论和疑惑,现如今,音乐美学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音乐的欣赏和追求,同时更是受到新兴的哲学美学狂潮的冲击,而面临着知识改革、系统更新的困境,由此引发了音乐美学的边缘危机,产生了音乐美学非主流化的趋势。本文以音乐美学的源流概析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音乐美学的基本概况,如内涵、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等,力图找出音乐美学非主流化的原因,为如何更好的遏制音乐美学非主流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音乐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曹云 《华章》2013,(19)
音乐美学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没有音乐美学的存在,音乐的表现形式势必会成为一种难懂且没有展示对象的产物,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人们也会在不懂欣赏音乐作品的原因下,渐渐得使音乐淡出人们的生活范围。这就是音乐与音乐美学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音乐究竟能否表达情感,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争论。从声乐形态向器乐形态转变时,旋律派与和声派的产生,到20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的对立产生,不难看出,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对于音乐美学情感问题的追问,各种流派一直是在此消彼长、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状态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传承性、民族性、丰富性和地域性是蒙古族音乐的主要特点,史学价值、美学价值和典型的民族象征意义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在蒙古族音乐教学中融入蒙古族音乐文化,创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是提高地方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能够为蒙古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