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先后进入课改实验区。围绕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和学科特点,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学科课程标准,随后,同一学科不同版本教科书陆续通过教育部的审查,进入课堂。既然是新课改,执行的是新课程标准,用的是新教材,必然与原来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所区别。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加强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领会新课改精神实质,切实把握好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弄清教材编排体系,透彻理解授课内容,从而为按质按量开展好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序幕。十年课改路,虽然有彷徨、困惑,遭遇阻力与波折,但新课改的理念和思维,带给基础教育界的冲击,确是前所未有的。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19个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标志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这标志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回顾十年语文新课改,我们有哪些主要收获?修订工作组:应该说,十年语文课改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具体来说,我们觉得主要可以概括  相似文献   

4.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精神,2007年秋,北京市普通高中将全面进入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同于以往学科内容、教学方式的局部调整,而是涉及到课程体系设置、学校管理、考试评价升学制度、教师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方方面面的一次系统变革。对众多的一线教师来说,系统的变革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随着普通高中新课改的全面进入,一线教师到底作何感想,有何认知,同时又有着怎样的心理与行为准备?《一线教师,直面高中新课改……》,让我们聆听高中新课改备战阶段的一线教师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顾子龙  刘娟 《教学随笔》2009,(11):24-25
来了,信息技术新课改!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计划和《可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从2009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暑假近一个月,我校进行了系统化的新课改培训,开学伊始,笔者又参加了信息技术新课改的研讨学习,收获很大。说真的,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秋季开始.白银区城市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起始学科进入新课改实验。2003年秋季,白银区农村中小学起始年级、起始学科进入新课改实验。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该采取新教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课改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的学科备课:进入新课改后,教师的教案、教参、教材和备课方式、教研方式都将有所变化,教师必须作好相关调整。二、教师的学科讲课:新课改后,教师的教学时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教育部开始推行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正式进入新时代,政治教师的发展被提升到新的发展高度。作为最后进入新课改的政治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四川政治教师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率先进入新课改省区教师专业化的研究,结合区域特点,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习方法提出新看法,旨在为政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华章》2007,(Z2)
今年9月起,北京高一新生将进入新一轮课改实验。近日,在北京人大附中第九届科研年会上,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用"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来评价新课改,并向参会学校的老师作了新课改的政策解读。  相似文献   

17.
《今日教育》2012,(5):10-11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决定予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此次课标修订正值新课改十年之际。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后,到2009年全国已有10个省进入了新课改下的物理学科新高考.本文对比研究我国课程改革各实验区物理学科高考的考试方案,并从2009年各实验区的高考物理试题呈现形式上对比分析了各实验区对物理选修模块的要求以及各实验区在物理考核知识点上的分数分布,提出了各实验区采取不同考试方案的利弊,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陈严 《中学生物学》2011,27(12):48-51
从试卷的结构、命题的特点两方面对江苏省进入新课改后的高考试卷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和高三复习有所启发,也为正进入新课改实验的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后,到20的年全国已有10个省进入了新课改下的物理学科新高考。本文对比研究我国课程改革各实验区物理学科高考的考试方案,并从2009年各实验区的高考物理试题呈现形式上对比分析了各实验区对物理选修模块的要求以及各实验区在物理考核知识点上的分数分布,提出了各实验区采取不同考试方案的利弊,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