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报刊上有关医学成果的报道多了起来。人民日报也常常把医学成果的报道放在比较显著的位置上刊登。这对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增强广大群众自我保健的能力,起了积极的作用。应该看到,医学成果的报道是拥有大量读者的。因为医学与每一个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人们关心这一类报道是理所当然的。去年12月21日,1986年度重大中医药科技成果的消息在人民日报见报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记者直接收到的群众来信就有好几十封。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去年9月23日第5版发表了山西太原市公安局部分公安干警的来信《我们依法办案受阻》、记者调查汇报《逮捕令发出以后》和编者的话《不许以权势嘲弄法律》,揭露了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原太原市委副书记仝云利用职权,包庇犯罪儿子仝(?)海,阻挠、干预公安人员执行公务的严重问题。据了解,这组报道在各地产生了很大反响,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效果也很好。最近,本刊记者就这一事件的报道,访问了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负责人和有关编辑,记者。问:请介绍一下有关仝云一案的报道经过。答:这组报道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报道,着重揭露全云所犯的严重错误。“9.23”报道见报后,群众反应强烈。我们在很短时间内收到各地几百封群众来信,一致要求从严处分仝云,追究徇私枉法者的责任。在太原反应更为强烈,不少群众放起鞭炮,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案。许多人说,感谢党报为山西人民说了公道话。中央和山西有关方面对此案也很重视。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去年9月23日第5版发表了山西太原市公安局部分公安干警的来信《我们依法办案受阻》,记者调查汇报《逮捕令发出以后》和编者的话《不许以权势嘲弄法律》,揭露了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原太原市委副书记仝云利用职权,包庇犯罪儿子仝霄海,阻挠,干预公安人员执行公务的严重问题。据了解,这组报道在各地产生了很大反响,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效果也很好。最近,本刊记者就这一事件的报道,访问了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负责人和有关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4.
据1991年第7期《新闻与成才》报道: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建议,今后评选人民日报同志的稿件,以原稿为准,见报稿修改大,编辑应得一份奖金。此建议在人民日报社引起较大反响,编前会上讨论决定立即施行。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及时,很有必要,也很值得一议。按理说,新闻界人在家是编辑,外出是记者,能采能编,稿子写出来就可见报。可眼下记者的稿件,不经编辑改动就可上版的较少,这并  相似文献   

5.
长期在医学院校工作,常遇有这种现象,一篇医疗科技稿件见报后,在社会上即刻引起反响,许多患者纷纷来信、来电,问长问短,打听究竟,期望这成果立即变成他们治病除疾的妙药。对此使我领悟到,搞科技新闻宣传,不仅是让成果见报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让那许多科技“福音”尽快转化为社会服务的“福果”。基于这些认识,我在抓科技报道中,处处留心当“红娘”,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生产力尽心尽力。怎样做呢?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遍布祖国各地的人民日报驻地记者形象地比作排球场上的“一传”。“一传”并不是把稿件直接传到版面编辑手中,而是传到“二传手”———记者部编辑组,由他们编辑并经部领导阅改,输入稿库,供版面选用;重要稿件则送相关领导直至总编辑、社长审阅。“二传手”是一个特殊的集体。他们是人民日报记者,却少有机会外出采访,名字也极少见报;他们是人民日报编辑,但并不是版面责任编辑,不能决定稿件是否上版。然而驻地记者的每一篇见报稿件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都凝聚着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明知相当数量的稿件将要“牺牲”,仍善待每篇来稿,…  相似文献   

7.
《河北日报》编辑部日常收到许多来稿、来信,其中有一部分是批评性稿件,这反映了广大群众对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加强廉政建设,改进各方面工作的强烈愿望,也说明了群众对党报的信任,刊登批评性来稿、来信,反映群众的呼声,这也是党报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闻报道要真实、准确,批评报道所涉及的事实更要真实、准确,这是批评报道的生命和威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翻阅今年《人民日报》扩版后的第一季度报道,有这样一个突出感受:体现党的意志浓了,报道基层内容多了,新闻可读性强了,版面设计新了。总之一句话,在保证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活动报道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稿件。《人民日报》这次扩版,不单纯是版面页数的增多变厚,在内容上也增加了新闻性、指导性和思想性的厚重之感。贴近即亲近。“两会”期间,与一位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谈起《人民日报》的变化,他概括了一个“亲”字———“越读越觉得亲了”。据他介绍,他原来看《人民日报》从头到尾大致翻阅一下标…  相似文献   

9.
经过选编,刊登在报纸上的读者来信,能起到表扬先进,鞭挞歪风,推动工作,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作用。有一些来信,虽然不见报,但只要处理得好,也能起很好的作用。襄樊日报除了用适当的版面(每月八个半版)刊登来信,并不定期地编发内参(约一月两期)以外;还舍得花力气处理那些不宜见报、不必见报的来信。  相似文献   

10.
重视和发挥报纸“读者来信”的作用,是我们党的报纸的传统。许多报纸为加强“读者来信”工作,设立了群众工作部,负责处理读者来信,按照传统的做法和要求,对每一件读者来信,都要认真阅读.能见报的见报,不能见报的附上报社意见转给有关部门处理,并同时通知来信人,有关部门要在规定时闻内答复报社,对有参考价值而又不宜见报的,要以“内参”形式上报,求得上级领导的批示。对于已经见报的来信,报社要将这份报纸寄给有关单位,请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意见。就是说,不管见报没见报,每件读者来信都要有下落、有答复、有处理,让来信者放心。对于来信中反映出的重大问题,报社便有可能派记者前去采访。对于来信中因批评了领导而遭到打击报复的,报社要维护正义,支持来信者。党报的权威就这样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是让人民群众在报纸上唱主角的主要渠道。此信编者从一个小学生写的水龙头淌水这件小事的来信中,敏锐地发现了其新闻价值,经过精心编写见报,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讯《今日“两地书”》在1986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后,编辑部收到读者大量来信来电,赞扬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祖国军队了不起”,赞扬前方将士和军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张立同志那种“祖国万事连我心,献计献策为己任”的高尚精神。同时,读者也称赞通讯的写作,要我们介绍经验。我们觉得不好办。但是,想到稿件见报后,认真总结一下经验,还是应该的,这对改进今后报道,提高我们写作水平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对《今日“两地书”》的报道过程,作了一番回顾。一去年7月,罗同松曾赴老山前线采访。回京后,正在酝酿写一篇通讯。9月,部队新闻干事马文科从云南前线来到北京,给人民日报送来了一大本材料,是有关前线将士与军委办公厅机关干部张立同志讨论  相似文献   

13.
关注、关注、再关注,采访、采访、再采访,修改、修改、再修改。2003年1月2日,《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终于见报了。这篇稿子在河南省引起了很大震动,有关部门看到人民日报刊登的这篇报道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排查摸底,承诺切实解决民工欠薪问题。报道完成后,我们掩报深思:一篇报道、尤其是“战斗性”很强的报道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以《莫让民工流汗又流泪》为例,首先,这篇稿件是人民日报记者部选题、总编室策划后,由河南记者站采写完成,是三方互动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次,记者站明确报道思路,  相似文献   

14.
经过选编,刊登在报纸上的读者来信,能起到表扬先进,鞭挞歪风,推动工作,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作用。有一些来信,虽然不见报,但只要处理得好,也能起很好的作用。襄樊日报除了用适当的版面(每月八个半版)刊登来信,并不定期地编发内参(约一月两期)以外;还舍得花力气处理那些不宜见报、不必见报的来信。当前读者来信有什么特点呢?和前几年相比,现在有三个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海难,为什么发生在这里?———福州市“2号台风重灾村”调查记》于今年8月26日在人民日报见报,独家披露了“2号台风”造成海难的人为原因,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受到广大善良、公正读者的好评。稿件也获得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新闻战线》编辑约我写点感受。现通过介绍这篇报道的采访经历,结合我到福建驻站一年多的体会,谈点想法。亡羊补牢犹未晚6月23日晚9点多钟,“2号台风”正面袭击福州。当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附近楼群房顶上、阳台上的东西不断被吹打坠地,在人们的尖叫声中,我办公室的一扇铝合金窗户也被吹到…  相似文献   

16.
据1991年第7期《新闻与成才》报道: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建议,今后评选人民日报同志的稿件,以原稿为准,见报稿修改大,编辑应得一份奖金。此建议在人民日报社引起较大反响,编前会上讨论决定立即施行。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及时,很有必要,也很值得一议。按理说,新闻界人在家是编辑,外出是记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通讯员都希望自己投出去的稿件能见报。当自己的稿件被报刊或电台采用时,回过头来把自己的原稿与采用稿仔细对照比较一番,这对今后写稿是大有益处的。以往,我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好。后来才明白,那些好文章大多是经过编辑精心加工的成果。以后,当我的稿件见报后,就注意对照琢磨编辑是怎样修改的。有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我这样学习写稿》的文章,全文700多字,寄给《新疆新闻界》。编辑删繁就简,仅用150多字就把意思表达明白了,使文章思路清晰,主旨鲜明突出。去年12月,我写了一篇题为《上  相似文献   

18.
在来年的“元旦”起“作用”了。还有一家报纸,登了一封要求整修某段路面的来信,但发表时间是在近三个月之后。结果,这个问题由于群众反映强烈,当地政府已经解决,以致这封来信变成了“马后炮”。笔者以为,对于读者来信一类稿件,其反映的问题大多时效性较强,故应抓紧处理,拟见报的更应及时见报:同时作者也要加强与报社的连系,如果反映  相似文献   

19.
报道失实的原因很多,其中多数是由于作者采访不深入或弄虚作假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属于编辑的责任。下面从我采写的见报稿件中举出两例,供编辑同志参考。(一)我曾写过一条某学院举办干部训练班的消息。因得到报道线索时训练班早已开学,所以我找了一个新闻根据:“训练班昨天上了《农田防护林学》第一课”。但稿件见报时编辑却把《农田防护林学》几个字删去了,标题也改成了“训练班昨天上课”。结果,这条消息由于编辑删改不当而造成了失实。(二)我在一篇稿件中提到了“中国林学会林业教育学会”,这本来是一个学会组织的全称。但编辑在改稿时却在中间加了一个顿  相似文献   

20.
算起来,从1966年4月发表的一块“豆腐干”开始,我的通讯员生涯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从事高校校报编辑工作也有十多个年头。从业余通讯员到专职新闻工作者,我始终拿着手中的笔,坚持为党报写稿,至今已在《人民日报》、《光眀日报》、《新闻出版报》、《新华日报》等中央、省市报纸发表各类作品近两千篇,其中不少作品还获了奖。有些通讯员讨教我的写作经验,我的体会是“写稿三十年,感受有八点”。 一是登上算报道,登不上算参考。作为一名通讯员,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写稿目的。我的做法是不过分追求见报率。稿件发出后,如能见报,说明稿件有新闻价值,有些稿件尽管没有见报,但对新闻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是文章登不上不灰心,回头在质量上找原因。文章即使未发表,也应正确对待,不要埋怨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