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己族是殷商时期重要的族氏之一,通过分析甲骨文和商代青铜铭文可以看出己族的主要居住地应在今山东省寿光一代,己族与竝族合署而构成的复合族徽的含义应是族与族之间的联合关系,而非是主支和分支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李学勤先生《曾国之谜》一文发表以来,古曾国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特别是2011年2月至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第一阶段发掘工作的开展,再次掀起了学界研究古曾国的热潮。本文从曾国族属、曾国地望、曾缯关系及曾国之迷等方面对古曾国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期推动此项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古文献可知,[尸鸟]鸠在树上养子且有“主管平均”的鸟传说。对《诗经》中[尸鸟]鸠的解释大略有三种:一是鸪鹕(布谷),二是戴胜(戴鸳),三是鸲鹆(八哥)。根据现代鸟类学者的说明,鸪鹕不营巢不养子,戴胜很少停在树上,所以不是鸬鸠,而符合古文献中[尸鸟]鸠生态的只能是鸲鹆。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能源利用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换热器的节能效果不应采用热效率作为评价指标,而应该采用烟效率。[火用]效率有一个小于1的最大极限值,这个极限值取决于不可避免[火用]损失。针对板式换热器产生不可避免[火用]损失的原因,结合板式换热器的传热和摩阻特点,提出了板式换热器的不可避免[火用]损失计算方法,为板式换热器合理传...  相似文献   

6.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为研究对象,用溴代正丁烷与N-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Br),分别利用可见吸收光谱及红外光谱对[BMIm]Br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
[女米]洛甲是壮族非常古老的神灵,至今依然存活在壮族人民的民间信仰中,究其原因,它是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相关的,表现为:壮族传统的民间信仰体系尚未完全崩溃;壮族民众对[女米]洛甲神话及其神职仍有信赖感与需求度;[女米]洛甲神话的传承场及传承方式仍然存留。  相似文献   

8.
论商代上帝的主神地位及其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墟卜辞中所见帝或上帝是否至尊神,目前在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殷人所崇拜的上帝是商人的至上神,是殷王形象在天国的反映;另一种认为上帝并非至上神。这两种看法中,前说较为可信,这是因为:一、殷墟卜辞中上帝与祖先神、自然神之间具有十分明确的上下关系;二、殷人的上帝与他们的祖先神之间也有明确的上下尊车关系;三、从商代甲金文“上下帝”来看,上帝或帝是指上天帝廷中具有“五臣正”的统帅,是当然的至上神。  相似文献   

9.
将一般图的[r,s,t]-着色推广到超图上得到超图的[r,s,t]-着色的定义及超图[r,s,t]-着色的一些性质和定理,并讨论了超图的[r,s,t]-色数的上下界。  相似文献   

10.
西汉经略西域的“众建其国”之策,先后主要运用在姑师和乌孙二国。通过这一政策,西汉政府成功地削弱了西域的亲匈奴势力,达到了“分而治之”、保持西汉对西域有力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殷商时期,作为动物实体的大象广泛参与了先民驯养、田猎等生活及生产活动乃至宗教祭祀活动。先民和大象的这种密切关系,使得"象"作为概念具有了从自然属性升华到哲学范畴的前提条件。先是在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生活事件中,大象逐渐具有了神圣性。神圣性是大象由自然属性向哲学属性、文化属性转换的关键一环。这种神圣性使得"象"之所指从具体到抽象,具有了更广泛的象征性,这一点已经从殷商青铜器的象纹饰和象形制品中清晰地体现出来。考古发现还同时表明,用大象作祭牲已然是殷商祭祀活动中的一种常态,并且祭祀对象大多是先王。这也印证了殷人服象之传统和帝舜服象传说在殷商先民中所形成的对象的尊崇之情,因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家认为,上古汉语中主要是单音词,只有少量合文形式的复合词。其实,商代已有不少复合词,甚至还有三个字组成的复合词。除此外,还有联绵词,这些都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商代的友     
中国古代社会特别重视朋友。朋友是亲属,根据古人的解释,出身同一家族的人称为"朋",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所以叫作"友"。朋友之间有义务互相帮助、互相保护。  相似文献   

14.
商末周初,纣王无道,微子启数谏不听而率族奔周。在商灭亡过程中,以微为族称和方国名称的微氏家族、微史家族及微方、微国的称谓频频见于甲骨文、金文、史籍等。微子启作为商末微地的封君,与文献中的微氏家族和微方、微国在族源上有着极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商代诸神与商代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商代是一个以神为本的神权统治时代。尊鬼事神、崇信上帝鬼神、迷信巫祝占卜之术,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特点。在商代人心目中,诸神具有三种不同的权能:自然权能、战事权能和人事权能,它们通过不同权能主宰着万事万物的发生和发展。商代人“万物有灵”的观念与多神崇拜的行为决定了商代信息传播的观念与运作。商代诸神不仅是万事万物之源,而且是万千信息之源。商代诸神是各类事件与信息的制造者与传播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些学者屡屡提及所谓商代外婚与内婚并行的说法。我们认为,所谓商代女性不著姓的说法,并非确凿无疑;说商的后裔宋国有内婚的现象发生,就断言其为商的遗制,未免片面;从甲骨文的个别资料论证商代内婚制的做法,也很难成立。从甲骨卜辞中看到了商代外"取"和"氐"女的证据;考古资料中除了前引资料中所言男女合葬墓中女子手脚被捆绑的"取"来证据外,还有证据表明男女的族属差异。因此,从婚姻角度来说,商代已盛行男娶女嫁,也就是说当时流行的是外婚制,而非内婚制。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商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商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发战略。开发策略主要有:对河南省商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综合规划和设计;调整拳头旅游产品的思路;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走形象化发展之路;加强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结合;做好旅游宣传工作,扩大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以京广,京珠沿线为依托,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条由南向北游动的巨龙。  相似文献   

18.
岳红琴 《天中学刊》2005,20(3):103-106
商代的"方"有多种涵义,除表示方位、该方向之土地或土地神、祭祀方法等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涵义,就是表示方国的泛称。有商一代,方国林立,但其社会性质却不能一概而论。商代方国在地理分布上主要位于商王朝势力范围的边缘或之外。当他们臣服于商时,即被纳入商之势力范围之内,反之,则不属于商之势力范围,这就造成了商王朝疆域的复杂与多变。  相似文献   

19.
商代社会性质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一八九九年殷墟甲骨卜辞发掘以来的一个世纪里,随着史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商代社会性质逐步成为先秦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商代社会性质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先秦史发展的规律,了解民族化源流传承都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同时它将极大有助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最终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20.
商代贞人与殷商诸王针对占卜权的争夺,其实是贞人代表的神权与商代诸王代表的王权斗争的集中表现。神权与王权的斗争在政治上表现为占卜权的争夺。随着神权与王权势力的此消彼长,贞人集团与商代诸王所拥有的占卜权也随之逐渐被削弱或得到强化,商王最终完全取得了占卜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