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人认为“患得之”当作“患不得之”,本文觉得这有增字解经之嫌,是不明句例所致。“患得之”作为动句解,既保持了原文的整齐美,语意也十分明畅。从而说明了杨树达先生所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读古书,向有传统的说法,一是“明训诂”,二是“通文法”。因为“明训诂”可以弄清楚字、词的意义,“通文法”可以明了虚词的作用,从而相互为用,得到确切的理解。《论积贮疏》是贾谊上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疏,选在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这篇文章短短四百来字,用“之”字28个,使用“之”字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之”字的主要用法,按吕叔湘先生的分析,例举了六种表现形式,归纳起来是两  相似文献   

3.
试评方以智对“謰语”及联绵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方以智《通雅》对“讠连语”的研究,认为方以智在古汉语联绵词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方以智将其“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训诂原则用于联绵词研究,抓住了联绵词的本质之所在,联绵词研究自此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同时,方氏把联绵词放在特定的词义系统中考察,进入同源联绵词研究领域,拓宽了联绵词研究的范围,有启发后学之功  相似文献   

4.
近读郭锡良先生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其中文选部分选有徐宏祖的《游天都》一文。文中有“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之句。句中“风钜”之“钼”,该书注释为:“钜:同‘巨’”。我以为这可能是一处笔误,此字注“同巨”,不尽妥当,应注为“通巨”,才较确切。因为,“巨”与“钜”在此属同音假借关系,或者称为通假字、通借字。 一般讲来,古汉语中同音假借字,通常用“某字通某字”来表达;古今字或同义后起字,通常用“某字同某字”表示;而异体字、繁简字则多用“某字之异体”、“某字之繁体”等形式表示。繁简字的意义、读音完全相同,只是在字形笔划上有繁简之别。“钜”、“巨”两字的本义不同,因此它们不属繁简字关系。  相似文献   

5.
笔者运用古代汉语之文字、音韵、训诂之法考释了《论语》“无通无莫”和《诗经·卫风·氓》“咥其笑矣”的确切精义,对前人的训诂成说做了补正。  相似文献   

6.
近人黄侃述说:“只以其观念相同,可以相训,而非完全之训诂也。完全之训诂必义与声相应。而古书说解不能完全为声训者,或从其便,或不知得声之由来耳。若《说文》义训只居十分之一二,而声训则居十分之七八。……惟声训乃真正之训诂”。又说:“《说文》列字九干,以声训者十居七八,而义训不过二三,故文字之训诂必以声音为纲须,然则声训乃训诂之真源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笔者以为黄氏之说是有问题的,一是不审声训产生根源;二是,依据《说文》声训之多作为根据,不察《说文》声训的谬误;三是,本末到置,把声训和义训讲混了。为确正声调不妥,愿借此文,陈述鄙见,以求教同人。  相似文献   

7.
“因声求义”是通过考求古音以求古义的训诂方法。戴侗通过对语言文字产生原因和过程的考究推测,成为最早提出“因声求义”的人。方以智继承了戴氏的思想,并在自己古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在方言的运用、假借和通假等用字情况的处理、同源词研究等方面对戴侗的学说加以发展,为后世乾嘉学者运用这一方法并走向训诂高峰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以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为主(先秦两汉部分),将其训诂可疑之处加以讨论、说明,得出该部分大致存在三大训诂问题,即词义不明、语法不通和句读不明。  相似文献   

9.
前贤云:学问文章皆宜由章句训诂起。此说确不可易。至训诂则又起于语言文字之变。我国古籍保存了古代汉语书面语,记录它的是汉字。由于古今悬隔,社会推进,语言发展,文字演变,致使后人读古书产生了文字关卡和语言障碍。所以从汉代起就有经师学者出来为古书作注解,于是章句训诂之学便应运而生。传注训诂兴,字书训诂也起,所以历两汉产生了一大批传注书,又编撰出一批文字训诂学专著,并功在当代,泽及后世。  相似文献   

10.
温志权 《学语文》2005,(2):45-45
某字“同”某字,某字“通”某字。是古书注解中常用的术语。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烛之武退秦师》注解里。针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句,有“共,通‘供’”之注。对该字注解用“通”的还有: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二版)。然他书该文此字注解里。又有“共,同‘供’”之注。如:《古代汉语教程》(张世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二版);  相似文献   

11.
方以智小学方面最突出的成就在于训诂学。他在训诂材料的运用上,广稽金石材料、征考方言俗语、参取笔记小说;在训诂方法上,方以智最大的成就是因声求义,提出了“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原则,并以此在联绵字研究、破通假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相似文献   

12.
训诂学作为语言解释之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分支。由于其"以语言解释语言"的特点,训诂学呈现出和现代语言学研究很不相同的特点,很难把训诂学等同于语言学中的语义学或词义学。根据训诂著作的实际,训诂学与语文学更为接近。凭借训诂学更好地理解、研究古代汉语是目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今介绍训诂学的一些著作,在解释“训诂”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意义时,往往把它和《毛诗故训传》书名中的“故训”二字完全等同起来,因为“故”与“诂”古字通用,汉人著述中“训诂”一语多作“训故”,而《毛诗故训传》书名的“故训传”三字又或作“诂训传”,于是便把“训诂”或“训故”看成是“故训”或“诂训”的同义倒文,认为二者是一回事;又因为《尔雅》篇名有《释诂》、《释训》,孔颖达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于是又认为,“训”与“诂”(或  相似文献   

14.
常和古书打交道的人,都会遇到一些难于索解的地方。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能就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谈一部分。读古书离不开训诂方面的知识,所谓训诂,简单地说,就是“用语言解释语言”。(黄侃语)语言何以要解释?因为时有古今,地分南北,音转义变,非训诂不能通其义。训诂与语法的关系至为密切,用哲学的语言说:训诂是内容,语法是形式;训诂是个别,语法是整体。个别是整体的个别,整体在个别之先。简言之,训诂与语法的关系就是由部分到整体,再由整体到部分的循环阐释。因此,如果在解释语言时只看到个别而不顾及整体,往往误解。维…  相似文献   

15.
古诗文中的字词所传达的信息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 ;汉语的词汇意义的内涵与外延与英语也不是一一对应。古诗文中的某个词是今义还是古义 ,它的古义是什么 ,都是译者所需注意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床”字在古诗文中不同意义的探讨与训诂 ,说明把握字词的文化语境是理解原文意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中有类词是比较特殊的,它所属的每个词都是一个单音词,即一个汉字,而且均具有两种相反对的意义。对于这种现象,古代的训诂家们早有解释。如晋代郭璞在《尔雅·释诂》“徂、在,存也”条下注云: 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曏,以故为今①,此皆训诂义有反覄旁通,美恶不嫌同名。这段著名的论述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由于训诂上往往几个意义交相潛通,两种相  相似文献   

17.
词气、训诂与音韵——《经传释词》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气、训诂与音韵三者关系至为密切,在解读古籍、尤其是解读先秦古籍中的语词时,尤当注意。以王引之《经传释词》为例,评述该书在运用词气、训诂及音韵来解释语词时的得与失。凡其所得,皆在于作者能通词气、明音韵、达训诂,三者统而观之、交互为用,故释词解语,所到冰释;凡其所失,即在于作者不能将三者统筹兼顾而以主观为之,故往往扞格难通。  相似文献   

18.
王源对《左传》中"虚实"、"错综"文法的评点可谓独出心裁,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其"虚实"文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虚"处传神;"虚"、"实"结合;关于写真的问题。而"错综"文法则是使文章结构充满变化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并且探究了"以整齐为错综"的特殊章法现象。  相似文献   

19.
古今义浅说     
训诂学是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解释字义或词义是训诂学的核心,而作为语义基本单位的词义是纷繁复杂的。大量的词义随着时代的推进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在对字词进行训诂时,有必要辨析古今词义。笔者在此试图以古义与今义为研究对象,说明古义与今义的含义,探讨古今义的差异,归纳、总结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个句子:“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白话四书五经》将此句译为:“爬过东邻的墙去搂抱女子,便得到妻室;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室,那会去搂抱吗?”将“搂”释为“搂抱”。《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对此句中的“腧”与“处子”加以解释,但没有释“搂”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