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阳纸贵     
  相似文献   

2.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他的诗歌既继承了慷慨任气、磊落使才的建安风骨,又不乏典雅凝重的风格,因而形成了气韵深沉、风力峻峭的风格。这种被钟嵘称为“左思风力”的风格突出表现在代表作《咏史》八首中,《咏史》错综史实,融会古今,连类引喻,语言朴实,感情充沛,气势雄健。所以钟嵘说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因而左思的诗歌是西晋诗坛上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代表着其时诗歌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3.
洛阳纸贵     
【读音】luò yáng zhǐ guì【出处】于是豪贵之间,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书·文苑传》)【释义】因为抄写《三都赋》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比喻有价值的著作受到读者的欢迎,风行一时,人人争相阅读。【故事链接】晋代文学家左思,字太冲,临  相似文献   

4.
教学余暇,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几年前给儿子买的《十万个为什么》,从书中的“文学艺术卷本”中读到“为什么晋代作家左思的《三都赋》会引起洛阳纸贵”这一典故时,联想良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左思杂考     
章从史料出发,对左思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6.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身材矮小,说话结巴,又不爱读书。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时,叹口气说:"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小左思听到了非常难过,于是,暗暗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  相似文献   

7.
王理尧 《初中生》2007,(3):23-23
2004年9月20日《现代教育报》第三版《青春期教育呼唤理想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青春期教育读本层出不穷,但真正能作为学校性教育理想教材的版本却显得洛阳纸贵。”这里的“洛阳纸贵”明显用错了。本来作者是想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与“层出不穷”相反的意思,以示“学校性教育理想教材的版本”缺乏。但因不知“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的来历,弄不清它的意义,反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左思《三都赋》之所以轰动一时,引起洛阳纸贵,主要原因在于它强调全国统一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且特别注重思想化上的统一。完全适应西晋初年社会人心的需要。左思为自己的作品做了许多宣传工作,也十分有利于扩大《三都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20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被立案调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曹鉴燎)当着数十位来宾的面说,自己曾在去年初全市(增城)干部大会上,号召公务员买房。“那时候增城房价才4500元/平方米,不到一年楼价涨了一倍多,还洛阳纸贵一样。”他甚至不隐瞒房价和地价的关系,称房价暴涨一倍多,地价涨了10倍。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21,(1):14-20
从《咏史》诗来看,左思的创作心态经历了从早年时期积极用世的进取心态,到中年时期的沉郁、执著与激愤,最终走向了对现实的通透认识与自我宽慰。左思创作心态的变化与西晋时期复杂的政治、文化、思想背景关系密切。而左思的家境、天生的才华与缺陷所造就的独特自我认知模式,也对左思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入与出、仕与隐之间挣扎,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徘徊,是左思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心理斗争。心灵的冲突与矛盾是形成左思《咏史》诗创作心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洛阳纸贵     
谢高慧 《家教世界》2013,(12):26-27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第五条也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诸多的游戏当中,玩沙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它是通过幼儿的想象,以沙为基本材料进行建构和构想,通过手的操作及成品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的印象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马德 《高中生》2011,(10):55
有时候,我们活着活着,就会昏了头。左思就昏过头。讲他的故事,还得从另一个人物潘岳说起。潘岳,即潘安,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他有一个更为响当当的名号——史上最美的男人。传说他的美艳,具有惊人的杀伤力。《世说新语》就称潘岳相貌出众,神采仪态优雅,远近闻名。年轻的时候,他挟着牛皮弹弓,气质清雅地走在洛阳道上。妇女们见到他,  相似文献   

14.
张协洛阳二赋,指的是《洛禊赋》和《登北芒山赋》这两篇描写洛阳的赋作。张协是被钟嵘《诗品》列为十家上品者之一,由于张协的作品流传较少等原因,对张协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他的赋更没有人问津。本文论述张协这两篇赋产生的背景,文化的或历史的意蕴,指出这两篇赋,一作于前期,一作于后期,由于社会环境起了很大的变化,格调和风格上也有较大差异。最后指出,同样一个诗人、赋家,在他们不同时期的诸多作品中格调和风格存在差异,这种文学现象,在文学史上是不难见到的。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09,(9):23-23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我们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相似文献   

16.
包世臣泾县人。家境虽贫,父却文雄郡邑。世臣幼时饱学经史,“资质绝人”。中举后,在赈灾、咨政、知县中均多有建树。包世臣在经济上重农,文学上否道,书法上博学兼采,自成一家。此外在诗、文、赋诸方面,世臣亦有不凡之绩。  相似文献   

17.
位置     
宗徽宗赵佶的文学造诣令人瞠目,他的书法、绘画乃至填词都是名扬天下的,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可谓独步天下,直至今日后人也无法超越,他最适合的位置莫过于一直如此,做一个文学家,他的造诣绝对可以流芳百世。但偏偏他别无选择,按照宗旅的安排去从政去做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18.
诏书以纸代简过程的完成意味着中国社会纸的时代的正式来临,本考证出纸诏的通行始于西晋,故中国是自西晋开始正式进入了纸的时代。西晋后,在诏书领域里,还有极小的一部分在用板,“板诏书”仅限于一般官员的任免,但以梁隋,“板诏书”的功能已慢慢萎缩成只任命虚职。本论述了诏书以纸代简的过程及“纸诏书”的产生和演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秀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又存在着文化艺术教育的某种缺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思考文学与书法的学习,以及这种学习对高校学子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文章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展开了如下论述文学与书法都源于生活;文学与书法修身的法宝;文学与书法艺术上的相互启迪。  相似文献   

20.
西晋时期,洛阳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一位名叫左思的人,构思十年,写成了《三都赋》。由于《三都赋》详细记述了三国时蜀都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魏都邺(今河南省安阳北)三地的形势、特产情况,内容非常丰富,文章也写得很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传抄。为此,洛阳城里的纸供不应求,纸的价钱也一下子贵了起来。左思的文章为什么写得这样好?是不是他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呢?不是的。左思所以能成长为著名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