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泰勒原理”作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在西方世界盛行了几十年。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课程学家派纳对以泰勒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和学校教育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反对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类行动自主性的“工具理性”。派纳提出从词源上去理解“课程”,把它理解成“存在经验课程”并倡导“自我履历法”。本文从对二者的课程思想的哲学基础、思想渊源以及课程观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中,试图找到一些课程研究的新思维,以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作为教师职业实践、学生学习活动的课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理论探索的深入,越来越呈现其多样化走势。而作为课程体系中最活跃的部分——校本课程,将以其独特的价值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笔者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发现课程概念重构理论与校本课程开发有着广泛的适切度,借鉴该理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存在体验课程理论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即:以提升个体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目的论来源于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和学生自我意识的受控性;以体验为核心的方法论是现象学之本质还原的具体展开,其步骤分为回溯、前进、分析与综合。存在体验课程理论最大的优点在于弘扬了课程人的主体能动性,有力地回击了客体主义。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滑向了主体主义,这表现为夸大了课程人的能动性和忽视了课程结构对课程行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概念重构主义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施瓦布、格林、舒伯特、派纳、格鲁梅特、阿普尔、吉鲁是这个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课程共同的思想特质是关注人的存在性和创造性,重视知识的情境性和诠释性,关注价值的导引和价值的冲突,倡导以经验为基础的方法,从多个侧面批判了传统教育和现实教育的弊端,为未来的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价值取向,从而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审视教育。  相似文献   

5.
威廉·派纳(William F.Pinar)是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杰出代表,其经验课程理论中蕴含了丰富的发展学习者自主性的思想,对当下学校德育改革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德育的目的应该促成学习者自主生长,德育的内容应该关注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德育过程应该凸显学习者自我建构,德育评价应该激励学习者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概述课程概念重构理论的内涵,引出其与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关联,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通过个案实践探索总结,证实校本课程开发借鉴课程概念重构理论的合理性、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8.
喻春兰 《教育学报》2007,3(3):34-40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中对学生的课程理解关注较少,且关注点集中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课程体验。学生课程理解还涉及学生在学习、体验课程之前对于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认知这一课程理解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性认识,影响着学生课程学习的态度与动机。实践中教师课程理解的狭隘以及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关注不足导致学生的课程理解薄弱,进而造成学生的学习效能低下。今后应提升教师对学生课程理解的关注程度,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有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10.
变式教学是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直观变式有利于"形成"概念,正例变式有利于"同化"概念,反例变式有利于"精致"概念。用好"变式"教学,能使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概括精确化,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是美国70年代出现的一个课程理论流派,是一批不满于传统课程理论,试图对课程领域进行概念重建的学者们的课程观点的总称。他们主张课程研究的焦点从课程开发转移到力图理解课程现象,在课程研究领域形成超越“科学研究范式”的新的“人文研究范式”,课程不再是被视为预先制定的外在于师生的“学校材料”,而是师生在共同交往的教学实践中生成的教学事件。  相似文献   

12.
虽然每位教师对课程都有不同的个性化理解,但其理解课程的要素基本相同.教师理解课程一般要经历困惑与冲突、获得新观念、改进理解并实现自我和谐、遇到新问题与困惑、主动探究并深入理解等环节,以上诸环节循环往复,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和适合的课程文化氛围自始至终对教师的理解课程活动发挥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变革有必要关注课程知识观的重建。传统知识观的核心信念是表征主义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个人对生活世界准确、客观的表征,却深陷知识与世界的表征论、个人与知识的反映论,封闭了课程知识的情境性与知识探究、运用的空间.难以构成核心素养生成的知识基础。生成主义知识观体现了重建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当代共识,将知识视为个人参与世界过程中创造、生成的过程与产物,进而将课程知识视为探究的对象或运用的工具、资源。生成主义视域下的课程知识观凸显了知识的实践立场,并诠释出素养所蕴含的知识信念,这一取向下课程知识观的重建策略在于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知识学习与知识探究的统一、学科知识与意义世界的共生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4.
作为知识载体的课程文本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校课程又好又多的苛刻要求,课程文本变革势在必行。兴起于美国的"概念重建运动"主张重建课程文本的概念,但单纯强调主体体验和对话的"话语文本"难以作用于实践。深度学习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课程文本必须以知识学习的深度为基础、体现学习的过程性,才能融入主体体验。深度学习引领下的课程文本通过构建目标和实践体系,形成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知识深度互动的对话平台,既满足知识教学的需要,又为学生探究、体验、反思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5.
教研文化滞后的根源之一在于对课程本质的误读。当代对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化,要求重新审视“适应型”教研,构建开放、创生的教研新文化。其基本策略是制度的开放性、管理的人本化、教研的校本型,以及和谐舆论支持氛围。  相似文献   

16.
教研文化滞后的根源之一在于对课程本质的误读。当代对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化,要求重新审视"适应型"教研,构建开放、创生的教研新文化。其基本策略是制度的开放性、管理的人本化、教研的校本型,以及和谐舆论支持氛围。  相似文献   

17.
课程知识观是课程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也是常规课程范式的重要构件。重建课程知识观的努力关键在于确立新的逻辑起点并得到相应知识理论关照。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一方面帮助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传统课程知识观的局限,另一方面也为课程知识观重建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