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国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颁布的英国中小国家课程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已正式作为英国中小学基础学科之一。该课程要求5-16岁的学生发展以下技能:调查和批判性思维;讨论与辩论;商谈与调解;参与学校和社区活动。并规定自2002年9月起,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将成为11-16岁学生第3阶段和第4阶段的国家教学大纲基础课程。从此,公民教育将作为一门特定的课在英国的学校实施。在此期间,公民教育已在英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讨论,随着公民教育在学校的正式实施,讨论还将继续下去。一、公民教育在英国兴起的背景公民教育自上个世…  相似文献   

2.
英国公民教育简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得很早,但其公民教育在国家课程体系中的出现却很晚。文章简要介绍了英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其公民教育发展迟滞的原因,阐述了现在英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3.
2000年,英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将公民教育作为国家法定科目正式引入中小学,其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教育政策忽视了广泛的社会制度和环境:二是公民教育在学校实施层面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英国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的政策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IT到ICT: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走向英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在中学开设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课程。但那时计算机课程仅限于孤立的学科知识教学,并没有对其他课程的教与学产生影响,甚至计算机课程教学自身也主要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方式。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其他学科教学的渗透与影响日益显现。凡·维特先生于1986年最早创立“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 “信息技术”这个新名词。“信息技术”概念的内涵区别于“计算机科学”,其范畴广阔并重视操作应用。1988年,撒切尔政府颁布教…  相似文献   

5.
1998年发布的《科瑞克报告》(Crick Report)将公民教育从2002年开始纳入英国中学必修科目,将公民预备教育也作为小学教育评估的考察内容.无论是老牌民主国家,还是诸如东欧、中欧和拉美等新兴民主国家都认为,民主就其本质而言是脆弱的,它有赖于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本文考察了欧洲及国际视野中的民主公民教育(EDC)背景、英国民主公民教育内涵和英国民主公民教育四大核心主题,分析指出英国民主公民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两个多世纪中,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逐渐经历着自发向自觉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加快了这一转变进程。教育目标由注重帝国本身转向为学生未来的公民生活作准备,注重间接教学、陶冶和行为训练,宗教课程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公民观念,是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英国学校长期以来公民课程的缺失,并不意味着英国学校不存在公民教育,也不能得出英国大众普遍缺乏公民意识的结论。英国社会和学校的总体教育在几个层面上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公民教育:英国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在宏观层面上对学校的公民教育产生了影响;英国学校教育的整体生活在中观层面上起到了公民教育的作用;英国学校的多门学科在微观层面上具有公民教育的因素。英国学校的公民教育是在传统与变革之间的相互融合中协调渐进的。  相似文献   

8.
英国公民教育作为国家课程,从2002年9月起,已经成为中小学校的必修科目。其教育目标是为了全面发展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等四个方面的潜能;其中,道德发展是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英国中小学的国家规定课程中并没有称为道德或品德教育的课,但其课程设置中有涵盖道德教育的课程: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宗教教育,也有的将公民教育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中单列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目的是塑造合格的公民形象,其内容和中国的道德教育近似。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1月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发布了《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将环境教育定位于新的国家课程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三个方面构建了一体化的环境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实施成人公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公民意识淡漠、参与能力较低等问题,因此,成人教育必须超越学历主义倾向,在成人教育中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建构一种引导成年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公民的成人教育理念和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作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马赛克国度,在公民教育中秉承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资格观——差异的公民资格以及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并重的公民教育观,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公民教育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族群身份的有机统一。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和民族差异问题的中国来说,加拿大的公民教育理念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着教育的转型。教育的自觉转型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公民是当代中国人之转型所在,公民教育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教育转型之所在。公民教育不是政治教化,也不只是公民意识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公民完整素质为宗旨的新的教育形态。个人主体性和公共性是公民的两个基本品质。当代公民的公共性已从传统的国家公民延伸到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因此,当代公民需要具备个人公民、社会公民、国家公民、世界公民等多重身份,我们也必须以具备多重身份的复合型公民的要求来设计公民教育的层次与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公民身份是公民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旨归,公民教育是养成和塑造公民身份的有效途径,二者密不可分。对于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研究,涉及诸多社会学科,需要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理论工具来整合各个学科的资源。社会理论或许是讨论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理想平台。在社会理论的视野中,公民身份需要宽泛的理解,公民教育应涉及全球化视角、批判性认知、多元化内涵、制度化保障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论公民教育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培养公民是一切教育目标表述的基础 ,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公民教育已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教育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自由主义公民教育、社群主义公民教育和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设计和完善问题 ,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代认同、积极参与并具有实践能力的公民。因此公民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地包含在基础教育的目标中 ,公民教育的内容也一定要渗透在相关的课程之中 ,并通过公民教育目标整合基础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范式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资格作为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批判主义和跨国主义公民资格以其特有的理论活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美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丰富和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公民教育作为为社会—政治共同体培养合格成员的一种教育,必须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一是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之间的关系;二是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前者涉及公民教育的目的,后者涉及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取舍关系,而是一种需要动态平衡的关系。因此,需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8.
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目的性而言,它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目标的确认具有中国社会与教育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