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领巾》2007,(9):54-54
[例题精析] 例1 如果有一个不等于零的整数,它除967、1000、2001得到相同的余数,那么这个整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2.
《红领巾》2007,(9):55-55
[专题简析] 已知一个数的变化全过程和最后结果,求原来的数,这样的问题叫做还原问题。  相似文献   

3.
1 试题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 ,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 ,测量时间均为 1小时 ,测量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 (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 ,单位 :mL)。  在充分光照下暗处15℃ 2 5℃ 15℃ 2 5℃CO2 减少量 2 2 .4 5 6.0CO2 增加量    11.2 2 2 .4  对上述结果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 2 5℃条件下 ,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一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 g。(2 )在 2 5℃条件下 ,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一小时积累的有机物假如都是葡萄糖 ,则积累葡萄糖g。(3)如果一天有 10小时充分光照 ,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且昼夜温度均为 2 5℃ ,假定…  相似文献   

4.
莫昌嘉 《求学》2004,(5):60-61
任何物质在反应过程中都是想方设法使自己变得更稳定些,在反应过程中,分解出什么物质要视周围反应物的需要和反应条件而定,一般总是尽可能分解出周围的物质或反应物最需要的物质(或说总是尽可能分解出对周围的物质或反应物最有吸引力的物质),这一规律,不妨叫做物质的分解原理。  相似文献   

5.
由图象的动态启发,我们用代数方法时,首先处理临界状态,即先求出y=α^x与y=x相切时α的值。  相似文献   

6.
证明(二)     
我们曾经学过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的性质和特征.但未进行证明,只是通过折叠、对称等操作方式,说明了它们的性质和特征.本章将运用前面学过的公理和定理对这些性质和特征一一地加以证明.不仅如此,还运用所学的结论去解有关的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7.
石伶 《贵州教育》2010,(3):93-96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由6个亿、5个千万、7个百万、9个百4个一组成,这个数写(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相似文献   

8.
《理科爱好者》2004,(8):i070-i071,i022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贯穿整个高中学习阶段和教材的始终,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知识,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本部分知识,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认清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定义: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有物质得失氧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0.
Once there was a boy in Toronto. His name was Jimmy. He started painting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and when he was five he was already very good at it. He painted(绘画) many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pictures,  相似文献   

11.
1.下列条件中,能使△ABC与△A′B′C′相似的个数是().  相似文献   

12.
13.
《中学生阅读》2005,(3):45-53,44
纬度位置决定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格局,不同纬度气温差异一般而言,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一纬度气温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颇多.如果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在计算化合价变化值的过程中选“标的粒子”时,注意选“单纯”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且选包含变价元素原子(离子)个数多,即“下标大”的,几乎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都可轻松配平.  相似文献   

15.
《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谈了如何进行概念教学,本文谈谈如何进行例题教学。例题教学的通病是教师易成为解题的机器:“输入”一题,解答过程如流水般出来,解得天衣无缝,令学生感叹:老师真聪明,解  相似文献   

16.
17.
1.若四个有理数相乘,积为负数,那么负因数的个数是().A.1B.2C.3D.1或3  相似文献   

18.
19.
20.
勇俭  风子 《少年读者》2008,(5):16-17
精彩的文章中,作者常常会用一些关键性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情感。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能上通下达,读不懂它们,就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脉络,做阅读题会感到束手无策。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析句法,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逐句分析,细心揣摩。就能理解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