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健康教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品德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较早重视和开展健康教育的国家之一,美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在标准指引、课程计划、内容确定、教师培养和效果监测等方面的发展已经颇为成熟,并取得良好效果。针对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尚未成为单独课程的现状,借鉴美国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发展经验,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有效途径它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青少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深厚感情至关重要。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三个方面的评  相似文献   

3.
当前美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课程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具体介绍了美国中小学健康课程的组成、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价,对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健康课程的特征做了总结,以期对我国的健康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中小学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看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责任公民”,即具有合乎本国政治制度的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与义务的公民。美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不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中,它还广泛地渗透在社会教育中。一、开设公民学。公民学是美国中小学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和社会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美国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心理咨询和社会服务美国中小学教育逐渐发现,心理咨询对减少辍学、物质滥用、团伙活动、未成年人怀孕及其他许多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和社会服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并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直接服务和指导 (1)缓解危机和援助突发事件。 (2)对个人、集体、教室及学校和家庭环境进行评价。 (3)治疗、矫正、恢复(个人和集体咨询;学生服务活动;前期预防服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迅速发展自时任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来,在联邦教育部大力推动下,美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2000年统计,1999年美国中小学生平均每6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平均每10人拥有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而在1994年美国中小学只有3%的教室能与互联网连接,到1999年这一比例已达到63%。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小学的禁毒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毒品日益套虐的今天,加强对青少年的禁毒预防教育显得非常重要。本简要介绍了美国中小学禁毒教育比较成功的做法,并分析了它的特点,以期给我国的中小学禁毒教育以启发。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小学公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以社会化变迁尤其是政治化的变迁为基本线索,考察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特征并指出:注重全球意识和多元化价值的教育,注重科技、社会和人的整合,注重公民认知和行动能力的提升,是其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9.
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丰 《外国教育研究》2001,28(3):12-16,27
本文从健康教育课程方面对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作了简单介绍,着重介绍了韩国中小学的安全保健教育和性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希望能对我国学校的健康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近十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中小学公民教育,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在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教学水平和师资素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变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其教育目标由单一的技能训练转变为全面的素质培养:其作品内容由具有显著共性转变为注重个性;其画具材料由少而简单转变为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的变化则表现在综合概念的产生和多样性上;其活动评价方法由重视活动结果转变为重视活动过程。问题有: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认识不正确,等等。  相似文献   

12.
从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及特点等方面,再次探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异同关系,认为二者基本的内涵,目的任务,特点及与社会 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二者又同出一源,相互联系,在整个体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3.
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教学实践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研究,针对《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为深化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及《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场地器材不足、教师的能力发展滞后、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的偏差,是制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amines ideas about mental health, wellbeing and school education to illustrat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education. The Covid crisis has amplified the pre-exist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England and recognition of the opportunities in schools to address these. The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nd how they position the role of schools. It examines prominent concepts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wellbeing, setting this in a discussion of ‘mentally healthy’ schools, mental health i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whole-school approaches. This analysis shows 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worked out, using this as the basis for arguing for the dual-factor mental health model which separates mental illness/disorder from wellbeing as two related dimensions. The paper then translates the dual-factor model into a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that represents the distinctive but related aims of school education (wellbeing promotion)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reventing, coping, helping mental health difficulties). This framework involves a complex conception of wellbeing, with school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wellbeing (beyond emotional wellbeing), tiered models and establishing school-wide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It is about a whole-school curriculum approach that involves considering what is to be learned and how it is taught. It contributes to a more nuanced concept of wellbeing that has a place for meaningful learning and challenge.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大众化、社会逐步迈向学习化的历史时期,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必须走出知识教育的普教性误区,努力构建以“转移———就业———发展———素质”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新的培养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日本近年来所进行的教师教育制度及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研究,揭示其以实践取向为重心的改革特点。文章追寻战后日本的教师教育改革的轨迹,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资格标准的改革,尤其是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变化等几个侧面,分析日本在教师教育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和存在的问题,解读改革的实践取向,为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人文主义教育学的视角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情感目标进行了讨论,结合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成效,阐释了合作学习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实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情感目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而开展。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思考力 ,判断力 ,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健康的实践能力 ,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学力。日本的学校健康教育还十分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心理生活空间的具体心理矛盾出发,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体的范围和质量为依托,围绕着大学生心理发展主题这一核心,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实施促进心理生活空间平衡的调节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与心理机能相对接的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格发展和统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