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语音     
《小学语文教学》2007,(7):126-126
汉语语音,研究汉语语音系统及其结构规律的学科。汉语语音的特点是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成分。汉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强的规律性。元音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一个音节内部最多可以连续出现三个元音。辅音主要处在元音的前面,即音节的开头,只有少数辅音可以处在元音的后面,即音节的末尾。  相似文献   

2.
汉语是汉民族的母语,而柯尔克孜语是柯尔克孜民族的母语.声母、韵头、韵腹、韵尾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主要成分;而柯尔克孜语音节的构成成分为起首音、过渡音、领音、收尾音,复辅音、复元音.文章以音节的类型、音节结构发展特点和音节可以划分,来比较汉、柯语音节结构的异同,以期为语言教育学习者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3.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 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 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 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 2 1个声母、39个韵母和 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因为通过音节可以充分展示汉语语音的特点。但是,现今大多数教材虽有对音节的论述,也有对汉语音节的分析,却没有给出汉语音节、普通话音节确切的定义或界说,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笔者想就音节、汉语音节、普通话音节等问题,向各位专家请教。 首先,我们看看教科书对音节、汉语音节及普通话音节的描述: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一个音节可以是一个音素,也可以由几个音素合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91年增订版)用中国传统的方法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到声母、韵母、声调各个部分;用现代语音  相似文献   

5.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汉字的语音表现。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汉字的语音表现,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21个声母,39个韵母和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6.
汉英音节对比与英语语音习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和英语音节结构既存在某些共性,又存在显著的差异。汉英音节结构的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语音习得有重要影响。中国学生往往受母语的影响,把汉语的音节结构特点迁移到英语语音习得中,对于英语辅音及辅音群的发音、英语音节的连读、英语音节的重音难以掌握。了解和明确汉英音节结构的共性和差异,有助于减少负迁移,促进英语语音习得。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对音节的认识存在分歧,我们认为声调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组成成分。根据音色、音高、音强、音长地位的不平等性,汉语音节可分为基本音节与一般音节;由于语音四要素所处的层次不相同,又可分为第一层次的音节和第二层次的音节;从音节的存在形态上看还可分为静态音节和动态音节。  相似文献   

8.
简论辅音、元音与声母、韵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在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中,辅音与声母、元音与韵母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系统特别是现代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音识别中连续大词汇量的语音识别率较差。若能把连续大词汇量的语音进行实时自动切分为单个音节,便可提高系统的识别率。如何做到对语音识别中音节的自动切分,首先需找出汉语语音音节的特征。本文综合了当前对汉语音节特征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地比较分析,系统地给出了汉语语音音节的功率谱特征和时域特征,为汉语语音音节的自动切分提供算法依据,对提高连续大词汇量语音的识别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音识别中连续大词汇量的语音识别率较差.若能把连续大词汇量的语音进行实时自动切分为单个音节,便可提高系统的识别率.如何做到对语音识别中音节的自动切分,首先需找出汉语语音音节的特征.本文综合了当前对汉语音节特征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地比较分析,系统地给出了汉语语音音节的功率谱特征和时域特征,为汉语语音音节的自动切分提供算法依据,对提高连续大词汇量语音的识别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汉英双语语音意识:跨语言一致性、差异与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言语的声音片断(包括音节、首尾音和音位等)进行分析和操作的能力。采用语音辨别和语音删除两种任务对汉语儿童的母语和第二语言(英语)语音意识的结构特点、跨语言的普遍性、特异性与语言间的迁移进行了考察发现,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了语音意识结构的多成分观点;进一步分析表明儿童的汉语语音意识是预测其英语语音意识的有效因素;同时儿童汉语语音加工经验明显影响了对英语的语音操作,反映了母语语言经验对新学习语言加工过程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教学,重点是音节教学.透过音节可以充分地展示汉语语音的特点,但是现今大多数教材虽有对音节的论述,也有对汉语音节的分析,却没有给出汉语音节、普通话音节确切的定义或界说,这给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笔者想就音节、汉语音节、普通话音节等问题,做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汉字是书写该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的音节和印欧语系与表义无关的语音结构单位的音节不同,汉语的音节具有表义作用。不仅元、辅音的拼合可以表示意义,而且声调也可以区分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壮侗误族语言的汉语借词。旨在通过壮侗语族各语言汉语借词的横向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节结构、声调、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共同特征,并透过壮侗语族诸语言汉语借词声母或韵母的变异现象,追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痕迹。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壮侗语族语言汉语借词的音节结构相似,声调、声母和韵母都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这是壮侗族语言在历史上长期受汉语影响的结果,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汉语语音的音节结构要素、音变、音节发音原理等方面对发音和谐规律加以探悉。认识这一规律对掌握汉语普通话的特点,提高普通话水平有着直接帮助。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的生成机制来谈,字相当于印欧语的词,而不是语素。汉语是单音节语言,音节是自足的语音单位,但一个音节常常表示多重概念,因而汉语的字形具有区别性功能。印欧语是多音节语言,音节不是自足的语音单位,意义的区别通过音位的异同来区别。将西方语法研究中的“语素”理论来套用研究汉语的语音形式,即用印欧语言“音位学”替代汉语本土的语音解释学说“音韵学”是十分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的语音特点决定了汉语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语言相比较,汉语在语音方面特点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元音占优势,一字一音节,无长短音区别,音节结构严整均衡,所有的韵母都可以延长,适于吟诵和演唱,语气词和量词丰富,加上讲究声韵、平仄、炼字、对仗、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汉语确有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8.
语音是学好一种语言的最重要的基本功。音节是人们习见的语言现象。因为音节是最小的自然发音单位 ,人们在说话时都是按照音节发音的 ,所以学好音节的发音是学好语音的基础。由于汉语普通话与英语RP(英语的标准发音 )的音节结构与发音方法有很大差异 ,因此学生在学习两种标准语的发音时 ,常常相互干扰 ,给学习发音带来一定困难。本文试图对英汉音节结构与发音方法作一比较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英汉音节结构特点与发音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是学好一种语言的最重要的基本功,音节是人们习见的语言现象,因为音节是最小的自然发音单位,人们在说话时都是按照音节发音的,所以学好音节的发音是学好语音的基础,由于汉语普通话与英语RP(英语的标准发音)的音节结构与发音方法有很大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两种标准语的发音时,常常相互干扰,给学习发音带来一定困难,本文试图对英汉音节结构与发音方法作一比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语音发展总的趋势是促声舒化,但在吴语一些方言中却存在着一种舒声促化现象,舒声促化过程大都是伴随着意义的虚化、成分的语法化而进行的,可以看到语义变化对语音的影响。在北方方言中语义虚化常常导致音节弱化,由于吴方言没有类似北京音中的轻声,因此方言中一些成分意义虚化常常表现为音节促化,促化实际上是弱化在吴方言中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