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仁"是《论语》体现的儒家核心思想,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道德要求和道德境界,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在《论语》的表述中,"仁"的层次和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建立在亲亲关系之上的"孝悌"是"仁"的基础,而"忠恕"则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孔子"仁"的思想体系经历时代变迁,对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仍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君子之“仁”的两个基本点为“孝悌”和“忠恕”,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内核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探析“仁”字的原初意义并对君子人格进行基本诠释,其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仁”和“君子”,二者缺一不可。“君子”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事物,居仁由义,成为“仁人”。援礼入“仁”,用“礼”来塑造君子道德,规范其一言一行。君子之道,以“仁”统摄全局,通过爱将人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辅之以“礼”,支撑起整体的结构,使其得以延续。内有“仁心”,外行“仁事”,“君子之仁”的形成在动态的链条中双向展开,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崔爱梅 《职业圈》2007,(4S):203-205
《论语》一书距今年代久远,读起来难度极大,文章主要选取《论语》中的典型例句,阐释了“之”做代词、助词、动词的不同用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尝试在《论语》和《孟子》的文本范围内对"敬"字的意涵进行梳理和理解,通过"敬"与"礼"、"恭"、"尊"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阐明"敬"的丰富意涵。"礼"是"敬"的外在显现,和孔子相比,孟子更强调"存心之礼",即道德主体对"敬"的内在意向落实。"敬"的内在含义比"恭"更深远,孟子将"恭"和"敬"内化为一体,提出了内外一致的要求。对"敬"与"礼""恭""尊"的细节差异分析,展示出儒家的真正内在心灵要求与实践功夫。  相似文献   

5.
单少杰 《文化学刊》2008,(2):162-162
孔子整个学说的核心概念就是"仁",而"仁"的根本点就在于"孝"和"悌"(《论语》第一篇第二章),即孝顺父母和敬爱兄弟,属家庭伦理范畴;而"孝"和"悌"又可衍生出其他伦理范畴,如可衍生出"忠"和"义"来,即敬忠上司和行义友人,  相似文献   

6.
<正>《论语·子路》(十八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前人多把孔子所言之"隐"理解为"隐瞒",于是孔子之言的现代汉语版就成了"……父亲为儿子隐瞒(罪错),儿子(也)为父亲隐瞒(罪错)……"这就是所谓的"亲亲相隐"。然而,这解读是完全错误的,曲解了圣人语义。汉语字词常有多义,古汉语尤是。稍有马虎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隐"字当然有"隐瞒"之义  相似文献   

7.
德国同善会传教士卫礼贤来到中国后,对孔子和儒家学说从积极肯定转变为狂热崇拜,并将《论语》翻译成德语出版。本文对他在《论语》德译本中对"道""仁"等重点词语的翻译和解读进行了分析,尝试揭示他的传教士身份对他翻译的影响以及他通过翻译所传达的对《论语》和儒家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黄涛 《文化学刊》2016,(4):72-74
语境差是语境因素间表现出的差异。本文以史铁生《命若琴弦》为例,讨论了语符层面语境差的呈现形式及其深层平衡的本质,认为语境差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差异与平衡的对立统一之中。本文主要从小说语境与语境差、小说语境差的深层平衡、多重语境因素相互交织中的平衡、各语境因素形成平行对应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语》"侍坐"章所载曾点之志,传统的解读是曾点希冀于暮春时节去浴水郊游,并因其对时势之独到认识而为孔子所赞赏。自东汉以来,该说因其不宜浴水之时令而备受质疑,学者进而提出修禊祓除说和雩祭求雨说。当代学者多认同春末郊游说,但对于诸般质疑却未能作出有效之回应。事实上,历代学者均忽视了古今气候之差异,故而以今况古,失其正宗。春秋战国时期处于仰韶文化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温暖期,当时山东地带属于亚热带气候,于春夏之交浴水郊游自不成问题。而"服"应训为"事","春服"意为春天的诸般事务。该句完整译为:春末时节,春天的事务都已经完成了,我愿带着五六个成人、七八个小孩,来到沂水上洗澡,再去舞雩台下吹风纳凉,然后唱着歌回家。曾点洒落疏狂之心志,引发了孔子的伤时之叹。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先秦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的墨子,“兼相爱”是他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这一核心又离不开他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交相利”。在墨子思想里这两者可以说是以“兼相爱”为本质起点,以“交相利”为表现,它们借助“义”融合在了一起,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并以博爱的功利原则展现出来。对这两者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多角度、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墨子思想,从而更为清楚地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使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具体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论语》“五十以学易”章新证廖名春《论语·述而》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此章后人训解多歧,近代以来,疑古风炽,争论更趋激烈。“五十以学易”章的争论有二:一是所谓“鲁读”问题,二是对于章旨的理解。所谓“鲁读”问题,根于唐人唐...  相似文献   

12.
李双龙 《文化学刊》2012,(5):148-153
“仁”是儒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儒学寄于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在儒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仁”所赖以存在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内涵,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理想中的圣人,汉唐时期现实中的圣人,宋明时期人人皆为圣人。由此,儒学的外王之路也由“致君行道”向“觉民行道”转变。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0,(2):61-61
台湾《联合报》2009年12月29日刊文《空白的20年(论语)成日本救世圣经》说,长期不景气让日本社会充满失望与闭塞气息,中国的《论语》竞成了救世的圣经。在严峻环境下,重新拾起古典书籍,想要从中寻找生存与教育方法的日本人日渐增加,来自中国的《论语》让日本人找到了避风港。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论语》中核心术语的阐释与翻译的规范化,一直是译界颇有争议的话题。本文以"义"为例,从专业性、单义性和理据性三个方面,结合目前《论语》代表性译本中"义"的翻译实例,具体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兼顾"义"的术语属性,以实现术语翻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姜帆  李学伟 《文化学刊》2022,(6):125-128
《荀子》这一儒家典籍蕴含十分丰富,尽管该书中没有提及“软实力”这个概念,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软实力”思想。《荀子》中的“软实力”思想主要包括“隆礼重法”“重义存利”和“化性起伪”等内容,这些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魏林 《文化学刊》2009,(4):144-147
《论语》论及的政治思想中所包含的为政之德对于今天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仁德秉信、忠职勤政、尊礼持俭、守拙多艺作为其论及的为政之德,可作为对今日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斯的本义指的是以斧劈木,谓析分。孔子所熟悉的先秦经典著作,往往用它的这种本义。《论语》出现的"斯"字,也经常用它的这种本义或引伸义,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考察辨析。《论语》中有些"斯"字与它原始本义疏离,从而导致词性和意义的演变,成为代词或连词。这种演变从孔子的时代就已经开始,到孔子后进弟子那里,演变的趋势更加明显。对《论语》的解读,应该兼顾"斯"字的原始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梳理辨析相关的事象。  相似文献   

18.
君子人格是儒家学派的理想人格,代表了儒家对于人生实践的价值取向,《论语·为政》提出了“君子不器”的重要论断,朱熹理解为君子人格不能如器具一样,只是具有一种特定功用,此说颇有影响。而在《论语·子路》中又有“君子……使人也,器之”的讲法,这种“器之”与“不器”之间的矛盾难免使人们理解儒家人生价值取向和个人人生道路选择时造成困扰。该文通过解读文本,分析儒家对于人生与做事的基本态度,重新理解器与不器的关系。在儒家眼中,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是道德的、开放的、处在丰富的关联中的,因此人完整的、现实的生命有别于器,而在面对具体事务时要尽己所能,恕人不能,也不可忽视对人器性方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20.
《尚书》有古文和今文经两个传授系统,它们之间的异同一是影响到司马迁对《尚书》的认识和评价;二是对司马迁撰写《史记》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研习《书》的过程中,司马迁赋予《书》两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品质:一是记事;二是为先王政典。前者是说《书》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史资料;后者是说《书》是先王留下的统治大法,是政治中的典范。这两个方面的拧结既表达了司马迁对《书》的看法,同时也透露了《书》对《史记》思想的渗透作用。《书序》产生于《史记》之前,是司马迁撰写上古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