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是开展课程思政重要阵地。合作办学的教学培养方式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巨大差异。详细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以“系统测试与质量管理”课程为例,从基础课堂建设、课程思政团队建设、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建设、课程综合考核四个方面提出引进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该模式与实践可为其他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校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际化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外合作办学涉及高等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与课程体系的共建共享,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前沿。“云校园”概念的引入旨在通过基于互联网线上教学管理平台,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间共享课程、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课程联盟”,实现中外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优化,对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中国教育模式的有力补充。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初具规模,在我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三全育人”机制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注入了时代因素,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文章梳理了“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机制实施的必要性,分析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中外合作办学“三全育人”机制的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实施“实体化”办学,加快“本土化”步伐,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合作办学专业品牌,是高职院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与制度渐进完善及合作办学规模与水平不断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实践层面上的课程建设则成了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良性发展的"瓶颈".因此,探讨中外合作办学语言课程的定位及课程方案等问题将有助于合作办学院校在语言课程实施中把准方向,进而提高合作办学的语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前十年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受到的关注度最多.发展也最为迅速。因此。对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最新进展进行分析.并以案例研究来呈现出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过程.分析和总结出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特点和趋势.这样能够更好地把握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脉络.为制定促进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战略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西方教育理念不同,教育传统、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也存在很大不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仅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还会直接影响毕业生未来就业与发展。以广西民族大学中英学院中外合作会计学专业为例,对中外合作办学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建设有序健康发展,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外合作办学按办学方式分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学历教育中常在本科院校中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也开设了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识教育更多地偏向于部分公共课,以及一些科普性质的知识教育。与欧美教育发达国家重视系统公民教育以及价值观引导方面知识相比,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的学生偏向于专业性,缺乏综合性。鉴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发展通识教育,参考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如开展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及加强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而持续助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吕梅桂 《教书育人》2012,(36):18-20
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分别诞生于1985年和1986年。在《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于1995年颁布之前,全国就已经出现了72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与1995年相比增加了近9倍,覆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正式进入了一个更快、更好、更稳的发展时期。截至2011年8月11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到1340个,其中机构157个,项目1183个,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状况。当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政策和法规也逐步完善,但尚未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导致在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具体来说,项目合作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促进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中国教育供给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现有条件下,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营造“ 全英语环境”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合作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建设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依附现象。促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在吸收和借鉴中不断发展,应把握主体性、本土性、开放性等原则,合理定位课程目标,注意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寻求国外课程内容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张志万 《文教资料》2020,(2):150-152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以不设立教育机构的方式,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受民办高校的影响,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知名度不高、师资认证、办学不规范等问题。民办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应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规范办学。  相似文献   

13.
课程设置是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伴随着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农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外合作办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与中外合作办学有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一系列政策。在政策不断的调整过程中,以维护教育主权为前提,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逐步采取了开放政策,下放办学自主权,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并对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了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地方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了名义办学目的与实际不一致、办学投入不足、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基础与课程难度不协调、学生的外语水平难以适应、外文授课以及中外双方教师交流与沟通不畅的问题.解决地方高校合作办学中的问题,需要地方高校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和监管等制度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管理方法,加强引进课程的辅助教学团队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招生标准,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改革开放中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规范。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的手段,其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也很明显。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我国要坚持正确的中外合作办学方向,增强合作办学的自主权;建立切合实际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考核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和管理队伍,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外合作办学被誉为"不出国门的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日趋成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外合作办学愈加受到青睐。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如何直面挑战、抓住机遇、推进中外合作项目实现新发展,对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7中外合作办学自评报告》的分析,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困境集中在师资、学生、管理机制、课程教学、沟通合作五个方面。针对办学实践中的共性问题,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还需关注招生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预案;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材本土化;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健全教师聘用制度;构建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寻求外部经费支持;加强中外合作双方的沟通,搭建科研平台。  相似文献   

19.
在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应结合我国实际,注重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采取助教制模式来实施外方文凭课程,促进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探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稳妥地实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跨国高等教育的经验,突破中外合作办学原有的认识界限,把"走出去"合作办学活动纳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视野和法律框架;为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境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学位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