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楠 《江西教育》2006,(3):18-20
南昌市的司机都知道,孩子们上学和放学的几个时间段不要开车从学校旁边过,那个时候肯定会堵车,因为学校门口和附近的马路上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孩子们的安全始终是父母心中最挂念的问题。在一所小学校门口,一位家长对记者这样描述她看着孩子走进校园的感受“:现在报纸上刊登  相似文献   

2.
学校在大课间组织跳大绳,孩子们积极参加。可班里有一个孩子——思妤,却屡次不敢跳绳。今天又发现她不敢跳绳,我让全班同学鼓掌激励她,我也极力地鼓励她,让她去战胜眼前的小困难。可是她站在绳子前久久未能挪步!孩子是不是因为我在看着所以紧张?于是我同意让她站到队尾,像其他跳过大绳的孩子一样站在队尾,一会儿接着跳。  相似文献   

3.
阿楠 《江西教育》2006,(2):18-20
南昌市的司机都知道,孩子们上学和放学的几个时间段不要开车从学校旁边过,那个时候肯定会堵车,因为学校门口和附近的马路上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孩子们的安全始终是父母心中最挂念的问题。在一所小学校门口,一位家长对记者这样描述她看着孩子走进校园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小敏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也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但是有一天,她却突然告诉父母她要在家自学,不想再去学校,拒绝见任何人.父母劝说无效只得强迫她去学校,没想到小敏竟以死相挟.此事让很多家长和老师感到震惊,然而,更让人震惊和反思的是她要自杀的原因.在不久前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她因为表现欠佳,名次比较靠后,让一向要强的她感到无地自容,羞于见人.  相似文献   

5.
一个男孩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老师让他回家请家长,他就跳河自尽;一个女孩,因为早恋,被父母斥责,就割腕自杀;课堂上,飞出一张纸条,老师惩罚"嫌疑犯"们在操场上跑了十多圈,其中一女生怨恨老师冤枉了她,回家服毒自尽……  相似文献   

6.
本学期,我班从外地转来一位“奇特”的学生——张甜甜,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她的头一直低着,从不与人交流。据说,上学期,她曾在一所教学质量很高的学校就读,虽然她学习十分努力,但成绩平平。而家长和学校对其寄予了厚望,甚至近乎苛刻。南于不堪学校的“重负”、家长的“厚望”、升学的“压力”,她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为此,她父母不得不给她转学,希望她能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7.
"情书"     
幽是个乖乖女,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是一个宝贝得不能再宝贝的宝贝。父母对她,不会放松哪怕一丁点儿的管束。幽很快乐,因为她有惹人眼红的成绩,令人羡慕的容貌,一切都使她成为一个宠儿。因此,幽很轻松,像一个闪烁着光芒的水晶球。这天幽像往常一样上网聊天,她只和自己的父母聊天。因为父母  相似文献   

8.
一个孩子看了报纸上一篇关于学生泡网吧的泡网吧,因为“在那里熟人多,大家会关心我”。文章后说:“大人们是不对的,我们也有说话的权当学校和家长把成绩看得重如泰山时,绝大多利。”我们发现,满肚子苦衷无处诉的孩子还有很数的孩子都感到了压抑和挫败。无论成绩怎样,家多,家庭两代人间的巨大差异和功利性的应试教育长的永不知足也让孩子们疲惫不堪,师长们天天念造成了孩子的反叛。“一山更比一山高”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很多孩子向我们诉苦,其实父母有时候把问题四年级男生潘柏林说:“玩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升看严重了。思越是广州…  相似文献   

9.
家长会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她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平时与父母的接触少,家长急切地想通过家长会知道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思路、学校为学生所创设的生活环境和孩子所在班级的氛围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情况等。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家长会上家长“胆颤心惊”,家长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们对“家长会”痛恨在心,  相似文献   

10.
一些学习不好的中小学生怕家长参加家长会后遭到训斥,竟临时借“父母”开家长会。学校教师提醒一些家长今后应常与学校取得联系,以免受孩子欺骗。上周六,本市某中学召开的家长会上,初一某班班主任发现一名学习不好的女生的“母亲”与前些日子见到的有点不像。家长会后老师欲留下她准备说说她的孩子的功课等问题时,这位“母亲”早已无影。本周一早晨上课时老师再三询问,这名女生才承认,原来是她怕家长知道她自己学习不好后训斥或打她,便在马路上花了5元钱,央求一妇女代替她的母亲参加家长会。上周,在另外一所学校的家长会上,初二某班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1.
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参加了教育激励专家张红瑞老师的激情演讲会。她说:想对父母表达感恩之情,现在就说,现场就做,因为父母就在身边;想感谢老师,现在就做,现场就和老师拥抱,因为老师就在面前;想鼓舞自己,那么,站起来,抬起头,面向蓝天,大声说:  相似文献   

12.
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校园,又应该是家园。学生离开家来到学校,学校就是学生的家,学生离开父母,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要使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乐园。每一所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主任对学校和学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因为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联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娴,一个纤细的女孩子,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在父母的安排下转学而来。因为在家长看来,只有给孩子找到最好的学校才是正确的教育投资。 我很快就熟悉了这个起初并不令我记忆深刻的女孩。她在语文课上表现很活泼,总是默默地举着手静静地等着我把她的名字叫出来。我惊异于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对问题的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于泽 《成才之路》2010,(15):I0004-I0004
河南孟津县西霞院中学初一女生雷梦佳,因为全班38个同学有26人投票希望家长把她带回家,结果自杀了。(《中国青年报》5月5日) 在学校,雷梦佳处境真的可谓艰难。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们讨厌她。有位校长叫她“惹事妖精”。甚至父母也视之为麻烦制造者。  相似文献   

15.
储月这学期刚转到我们班,她本应上三年级可因为成绩不好家长主动要求留了一级。一看储月的眼神就知道她是个比同龄人成熟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她不喜欢这学校 认识絮(化名),是从她的班主任方老师和我的一次谈话开始的:絮小的时候,父母在无锡打工,迫于生计只能把她的妹妹带到无锡,而把絮留在了家乡.转眼絮18岁了,父母把她接到无锡,但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她不得不重新从初一读起,让她无法面对的是,比她小四岁的妹妹和她同在一个年级,而且成绩比她好.于是,她恨父母,是他们让她18岁才上初一;她恨妹妹,因为没有妹妹,她很早就可以来无锡;她不喜欢这个学校,因为她总认为周围的同学在议论着她的年龄,嘲笑她不如妹妹聪明.  相似文献   

17.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是旅居海外的工作人员,在国内的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孩子的上学问题伤透了脑筋。孩子好动,上课坐不住, 家庭作业太多,加上受到电视等外界的诱惑,总也完成不了任务,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成了家常便饭,好像上学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了。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听到学校就痛苦不堪。后  相似文献   

18.
童年客居地     
我从五岁到十岁是在一个叫做思朦的小地方度过的,那段岁月对于父母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因为到那里完全是因为被时局所逼,但对于我,那里却是天堂。母亲本来是成都市一所中专学校的语文老师,但在思朦却成了一个邮电局的职工,说是邮电局,其实里里外外只有她一人。前面是营业厅,后面的房间就是我们的住所。  相似文献   

19.
我认为她是错的!因为家长把我们送到学校来,目的就是想让我们学好知识,而她却在班里做开了小买卖,是对不起家长的。由这一点,我想到了自己。记得那一次上英语班,班里最多的玩具  相似文献   

20.
宋亮 《教育》2013,(13):28
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华一寄宿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该校获奖人数历年来都居武昌区之首。多年来,该校50%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优异,得以进入华中师大一附中等重点高中。为了孩子的前途,很多家长鼓励子女就读该校,虽然这意味着要让孩子离开父母去住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离开父母是一件难舍、甚至残酷的事情。但对2009年到2012年就读于该校的女生付小雪来说,这个障碍并不存在,因为她的妈妈既是陪读者,还是该校女生宿舍的宿舍管理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