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酸奶瓶里空气的重量在1克以上。1立方米空气的重量为1.293千克。而1立方米水的重量达1000千克。空气比水轻得多,所以池塘里的气泡总是往上冒。压在每个人身上空气的重量有15吨,这相当于3辆货车的载重量。那么为什么人却感觉不到有空气压  相似文献   

2.
巧称空气     
“空气虽然很轻,但大气层厚了,它的重量也不小,据测定,压在像你的手指甲盖那么大面积上的空气的重量,大约有1公斤,所以你的手指甲盖就受到了大气层约1公斤的压力。”在这里,课文已经明确告诉我们,空气有重量。 为了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空气的重量,我们设计了以下的过程。 取一条长约50厘米的小木棍,作为秤  相似文献   

3.
1.明晰气压概念及其垂直分布特点 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空气是一种物质,是有重量的,在大气最底层每立方米空气重量大约为1.3千克,受地球引力的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变稀薄,重量变轻.因此,气压在一般情况下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少年月刊》2012,(Z4):81
1立方米空气的重量为1.293千克,压在每个人身上的重量有15吨,这相当于3辆货车的载重量。那么为什么人却感觉不到有空气压着呢?因为人体内部空气的压力和外部空气的压力相等,所以我们就没有感觉了。  相似文献   

5.
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空气是一种物质,是有重量的.在大气最底层每立方米空气重量大约为1-3千克,受地球引力的作用,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变稀薄,重量变轻。因此,气压在一般情况下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大气压的成因不是空气的重量,而是空气的热运动。  相似文献   

7.
两个密度不同的实心物体,在空气中称时重量相等,为什么在真空中称时,密度大的物体重量小?有的同志以铁与棉花为例对此做了如下推证。令物体在空气中和真空中的重量分别为G′和G,所受浮力为F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物理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由于空气有重量,……空气对……物体也要产生压强。”1985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一道由大气压强估计大气重量的考题,因此有人就认为大气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大气压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首先,我们分析在没有重力场情况下,理想气体的压强。设容器中盛有单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气体处于平衡态。气体的平衡为热动平衡,气体  相似文献   

9.
红晃 《小读者》2011,(7):50-50
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压升高时,天气转晴。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一些中学物理教科书是这样论述空气中的落体运动的:“在有空气的空间里,不同重量的物体落下的快慢不同,并不是由于它们的重量不同,而是由于它们受到空气阻力不同的缘故.”我们认为,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个结论,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科学的基础上,清楚地阐明自然规律中的因果关系.特别是高中学生,一般都知道阻力会使物体运动速度减少.既然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它们所受的空气阻力不同,那么,是不是下落较慢的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较大呢?事实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1.
<正>"空气是否有重量?""人离开空气无法生存,那么,动物和植物离开空气是否能够生存呢?""水里有空气吗?"围绕"空气"这一主题,一年级的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引领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这一个主题的探究持续了一个半月的时间。通过探究,学生不仅解决了先前提出的问题,而且提升了探究的能力,寻找到了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一些办法。这就是河南省实验小学英才国际小学(以下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自然中有这样两个验证性实验:一、空气有重量;二、空气的成份。关于这两个实验有值得商讨之处,现就《小学自然实验大全》中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做法及解释说明如下。(该书由五兴乃、罗栋国等编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实验大全》。)  相似文献   

13.
<正>再来看姜向阳、胡海涛两位名师的课堂。1.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为了让学生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感受、跨越人类几百年、几千年的科学探索历程,姜向阳老师不仅投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之好,在情境中巧妙引出"空气有重量吗"这一科学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解决问题的先进工具——电子天平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电子天平秤,学生就很容易采集到空气重量的数据,有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证据",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经历有意义的科学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测量,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探索》课时教学马铃薯沉浮原因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该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弹簧测力计钩住钩码,先测出空气中的自然重量,然后将钩码放在不同液体中测出水中的重量,最后求得两个数据的相差数得出液体中的浮力大小。首先是用弹簧测力计测试时由于是手提方式,存在手部抖动的问题,影响了示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其次,空气和液体中的重量需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出钩码在液体中的浮力,显得有些烦琐。为此,操作引入口袋电子秤、三脚架和自制秤架来实现稳定、便捷、精准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孔明灯”迅速升空潜江市铁匠沟乡社家垸村小学余光亮(433129)《大气的压力和浮力》一课上有自制“孔明灯”升空的实验,能够形象生动的说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重量变轻,在大气浮力作用下冉冉升空的道理,使学生直接感受到空气浮力的存在。可是在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建 《物理教师》2012,(7):51-52
1PM2.5的基本组成与来源在我国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大多数地区空气首要污染物.根据颗粒物粒径大小通常可分为降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较粗的粒子,它靠自身的重量即可较快沉降到地面,称降尘,降尘的粒径范围大约为  相似文献   

17.
印第安人射的箭,很多都是自己制造的。箭杆的长短与材料、羽毛的轻重、羽毛离箭头的位置、箭头的重量与材料,等等,都大有讲究,足够空气动力学家研究半辈子。有一次.一位牧师得了个机会问一位有经验的印第安射手关于他的造箭心得。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中每当讲到大气压是“大气的重量而产生的”,[1] 是“从地球表面延伸至高空的空气重量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其值是“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等等时 [2 ] ,富于想象而又爱思考的学生往往会进一步提出“大气气体分子都是弥漫悬浮的 ,为什么会对地球表面产生与大气重量一样的压力”、“若真如此 ,不透风房内的大气重量要比房外小得多 ,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气压减小后的不适应”等等 .这原本是涉及到气体分子运动论范畴的问题 ,但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学物理学的大气压时就会提出 ,这就需要我们对与气压有关的气…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小自然第二冊教材內容,包括“空气”和“土壤”兩个部分?八薄翱掌薄巴寥馈比糠值慕裘芰?更加强了教材的系統性。儿童在第一冊里已經学习了“水”。除水蒸气外,液体的水和固体的水都是他們看得見摸得着的。但是空气就不象那样容易为儿童觉察到,所以教材通过第一、二两课证明空气是存在在大自然里的一种物質;通过第三——六課,使儿童明确空气占有空間、有压縮性和彈性、有重量、热脹冷縮等性質。教材的排列次序,非常紧密,但是是循序渐进的。如从“空气的热脹冷  相似文献   

20.
上三年级科学<空气有重量吗>一课,在做实验前老师先让学生猜一猜汽球内空气放掉后,汽球与笔帽还能一样重吗?还未等老师说完,智能优势的几个学生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知道,我来,我来";另一个学生则边举手边忍不住说:"不一样重,汽球会变轻的";而智能劣势的学生还没反应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