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建国以来的每一次教学改革,几乎都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观进行过批判,从而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教学改革常常在“左”的政治社会背景下进行,既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又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革总不免片面性和绝对化,常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今天教学上的情况是:一方面,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强大“惯性”,使为数众多的教师执拗于“教师中心”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了从未有过的生机。实践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这一目标绞尽脑汁,教学形式花样百出,确实能激活课堂气氛。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不足。由于个别教师对新理念理解不透彻,结果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地追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放任自流。不是“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若为“自由”而任由学生自流,作文教学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传统的误区走向了一个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课要少而精 ,要少讲、精讲。”很多老师尽管明白这是教改的方向 ,却怎么也做不到“少讲、精讲” ,不知不觉又成了“主讲”者 ;还有少数老师片面地认为“精讲”就是要缩短讲课时间 ,给学生多布置练习 ,于是把“精讲”简单的理解为少讲 ,把有些该讲的也抛弃不讲了 ,忘记了“主导”的职责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学的目标应是使学生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 ,看重的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得怎么样。叶圣陶先生说 :“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与 ,而在相机诱导 ,必是学生运其…  相似文献   

5.
最近,本人观摩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品德与生活”赛课活动,发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可喜局面,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形式,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但在欣喜之余,也发现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对新课标理念的把握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失误。笔者姑且把它称之为“钟摆现象”。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教育已成为一种思潮 ,深入人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己勿庸置疑 ,然而 ,教师的主体地位却不容忽视。如果顾此失彼 ,此消彼长 ,甚至走入将“教师主体”等同于“教师中心”的误区 ,只会导致主体性教育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逐步变得“活”起来.然而,在新旧教育思想交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为了追求开放内容而随意补充教材:为了所谓自主学习放弃老师指导:课堂气氛活跃但浮而不实等现象比较普遍.为此,教师要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实活相济;要追求实而不死,放而有导.活中求新,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8.
刘细凤 《江西教育》2004,(10):37-37
谈到自主学习,有一种很流行的做法是:阅读课文时,教师很大度地、一次次地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似乎认为这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在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然而.敦师却忽略了一点——这就是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还存在一个自主学习方法、习惯的引导和培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我们一些教师为了迎合新课程理念,却从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这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结果让“自主”变成了“自流”,“放松”变成了“放纵”。比如,有的教师课堂上尽量少讲,所有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握,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盲目地“跟风”,导致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时髦”的误区。误区一:情境创设,亮丽包装。课始,多媒体演示小明买玩具手表的情景。阿姨告诉他需要1元钱,可小明付的却是1角钱,然后阿姨就告诉小明:“小朋友,你要学会买东西,必须先认识人民币才行呀!”(教师板书课题)思考: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理念指导下,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构建生动、活泼的数学新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有些教师对教学情…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当前我们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由过去的主讲变成主听,畏首畏尾,不敢进行双基训练,不敢随文教语法修辞,为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教师甚至不敢客观公正地评价。语文教学的浮躁,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如何吸收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的积极因素,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亟待研究的课题。针对当前公开课的一些问题,本文拟从操作层面,对教师如何科学地指导语文教学,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握,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盲目地“跟风”,导致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时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主体性教育已成为一种思潮,深入人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已勿庸置疑,然而,教师的主体地位却不容忽视。如果顾此失彼,此消彼长,甚至走入将“教师主体”等同于“教师中心”的误区,只会导致主体性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4.
“先学后教”是已被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方法。但它并不适合于每一节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组织教学。如果教师不顾教学内容特点,一概采用“先学后教”,往往会适得其反,从一个极端走向男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5.
谢业飞 《陕西教育》2009,(10):11-1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往往会遇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尴尬。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教学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是,有些语文教师迷茫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就是配角。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已进入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进行课程改革是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心革面,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打破枷锁,需要教师在新教学理念、新思想指导下,尽快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积极探究和实践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着种种误区,这给新课程实施带来一些阻力。笔者认为,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要谨防陷入以下几种误区。一、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讲”就是“注入式”,是“灌”的同义词。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更有甚者认为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一味地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讨论”,再由自己编几段课本剧,来几个花样。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快要完成一轮了,回顾整个实验过程,从课改之初的机械模仿,到课改中段的实质性理解,再到现阶段的理性认识与升华,教师们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他们开始受“穿新鞋走老路”的制约,后来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穿新鞋走弯路”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以语文素养为目标,革除极端工具主义的弊端,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反对“满堂灌”的僵化模式,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和体验性。这些改革无疑符合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是在这种新理念的冲击下,许多教师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较多地重视了“怎么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姚友谊 《教育艺术》2003,(10):59-60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讲”就是“注入式”,是“灌”的同义词。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更有甚者认为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一味地由学生自己“读”,自己“讨论”,再由自己编几段课本剧,来几个花样,闹哄哄一节课完了。我不明白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