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謇的思想和作为,包括他为实业、立宪、自治、教育等所作的努力、在南通的社会改革的实践等,很早就引起了海外的注意。直至今天,张謇及其事业也仍然是多方面学研究的对象。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海外的相关研究了解有限,这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在欧美日的有关探索常反映了不同的主题和视野,也有新的发现,值得参考。限于篇幅,无法推荐更多的研究和展开性地讨论中介绍的专家们的观点,但已择介了所有相对主要的有关学及其述。  相似文献   

2.
张謇在上世纪初创建南通博物苑,其要旨是利用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博物馆文化形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强国富民理想。张謇提倡和普及结合科学与人文的大教育,融中国传统人文文化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于一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博物馆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謇的文化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初,张謇的视角触及到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化面临的时代主题、品位价值、中西会通、知行结合、地方资源诸方面问题,形成了独特的较为系统的化观。得益于张謇化观的指导,江苏南通近代的经济与社会环境得到全面发展,国民素质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城市因知名度空前提高而被誉为“模范城”与“理想的化城市”,化事业的成就在国内极为罕见。近代中国,在实业、教育以及化事业上有杰出建树不乏其人,但如张謇将三集于一身,并世无双。故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张謇的化观这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謇有着较丰富的旅游经历,其旅游过程亦是一场文化之旅。张謇不但喜欢旅游,而且将旅游观光与事业考察结合起来,与南通的城市建设与经营结合起来,注重城市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建设,注重旅游文化建设,致力于民俗民风的改良,因而构建了近代意义上的南通旅游文化。打造张謇旅游文化品牌,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张謇感动中国——纪念啬翁诞生15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张謇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1896年至1899年,他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历经千辛万苦,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状元办厂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大生纱厂的初见成效,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张謇自己。他由此发轫,先后兴办通海垦牧公司,创建通州师范学校,设立南通博物苑,乃至参与举办南洋劝业会等等,无一不是在神州大地上萌现的新事物。张謇具有世界眼光与现代意识,尽管宣称弃仕言商,却始终把工业放在首要位置。张謇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事业并非局限于实业与教育两大部类,而是谋求通海地区经济、化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吴良镛院士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意即这是中国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建设的近代城市。然而,张謇的最终目标又不是仅仅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成这“第一城”,而是希望通过这个“理想城”的示范与推广,建设一个独立、富强、幸福的中国。  相似文献   

6.
实业家张謇是近代中国主张利用外资的倡导。他提出“借款”、“合资”、“代办”等一系列实施办法,并积极展开向美、法、比等国举借外债的行动。尽管未取得多大成效,但他对举借外债的条件、原则、方法等问题的深刻分析,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实业家的皋 兴民族,拯救国家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7.
近代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追求南通自治二十多年的实践中,以实业为依托,开创了产学联姻的办学模式.卓越地进行了公益性化产业的建设,自觉地参与了化艺术产业的开发经营,促使城市建设与化事业互动发展,为近代南通开启了一条化产业发展的初始之路,具有意义深远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謇与苏北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与苏北区域现代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苏北现代化的规划者和身体力行者。他提出"训农"、"勤工"、"通商"和"兴学"四点建议,制订苏北发展的全面规划;他认为苏北的发展应以治理淮河和开垦荒滩最为重要,又投入资本,参与经营,在治理淮河、苏北沿海垦荒、推进现代工业和发展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均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謇借鉴西方的教育管理经验,与当时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重视教师和学生管理,主张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主张勤俭办学,节流开源,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对中国近代乃至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共同富裕的视角看,张謇的慈善事业体现出诸多特征,慈善动因由“仁者爱人”到“济政之穷”,慈善范围涵盖“鳏寡孤独废疾者”,慈善方式注重以工代赈和教养兼施,慈善内涵融物质救济和精神教化于一体,慈善功能注重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自尊。上述特征体现出张謇在兴办慈善事业过程中对传统慈善文化的继承与超越,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唐时期唐廷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较复杂,有交流、交融,也有对抗、战争;就后者而言,唐廷不再如盛唐强盛,而处于被动、劣势地位。这些都影响着张籍、王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二人有大量作品涉及民族关系,或反映民族战争(边塞诗),或叙写民族交流与交融,或描绘异族风情;在艺术表现上,二人边塞诗风格凄黯感伤,以写实为主,甚至其它诗歌也多如此。  相似文献   

12.
庚子年(1900年)间,上海报刊时论凸显出一种从上海、东南和南方的视角立论的东南意识,表现出上海和东南绅商关心时局发展和国家命运的社会主体思想.张謇作为江苏和东南地区的上层绅商代表,他在庚子年向东南督抚的陈言献策中,也显露出与上海庚子报刊时论类同的东南意识.特别是他提出的"西北"与"东南"的"名、实"互存论,是一种深涵政治哲理的时局观,它为我们考察张謇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台湾的《诗经》研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诗经学研究的延续。研究的内容有: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诗经学基本问题和语言训诂研究、诗经学史、《诗经》注释和作品分析;本文也简介了香港的诗经研究。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与繁荣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基本的模式和框架 ;香港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 ;香港回归 ,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略。  相似文献   

15.
台港学是中华整体学图谱中的学,是中华化框架内的同质学,具有相同的血缘与遗传。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地理环境、语言风俗,还是性格特征和化心理,两岸三地的学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特征。中华学的整体性,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大陆与香港、台湾的经贸往来目前面临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考验。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缩小,台湾内部复杂的政治关系,两岸进一步合作对香港地位产生的影响,大陆在某些方面的利益得不到保护,香港、台湾两地担心的当地经济受到大陆制约,这些问题困扰着大陆与港台的经贸关系。但是,合作是大陆与港台经贸发展的趋势,大陆与港台经贸合作应该采取顺应全球化,发展高科技、促成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合作的策略,以促进大陆与港台经贸关系发生质的大飞跃。  相似文献   

17.
香港和台湾手语不同于中国大陆手语,香港手语受上海手语和广州手语影响较大,而台湾手语则主要受到日本手语的影响.港台手语的语言学研究虽然相对落后于欧美国家,但早于中国大陆手语的语言学研究.本文试图从手语语音、形态、句法等方面对港台手语的语言学研究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以促进中国两岸三地手语的语言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张謇的研究兴趣长久不衰,并从历史学界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研究层面涉及文、史、哲,以及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城市规划,水利农垦、交通运输,乃至戏剧、美术、医学、慈善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近百年来张謇研究约分三个阶段:张謇在世时至逝世后研究张謇的工作即已展开,抗日战争爆发至1949年期间,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二十世纪50—60年代张謇研究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1966年以后张零研究被迫中断十年之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张謇研究也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进入一个有组织,有系统,多学科,多层面空前繁荣和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近代实业家张謇认为近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扶持,应该大力倡导金融现代化。文章通过张謇平生的实践活动以及国内、国外几个方面对张謇近现代金融体制理念的思想渊源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台湾的现状表明其要继续走“台独”道路。中国政府对此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提出要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则从自己的战略利益出发在两岸之间玩平衡游戏,但这只能应付一时,不能应付长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