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八册《古井》一课,讲的是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而且还陶冶着人们品格的事情。教学此文时,我精心进行思维导向设计,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问题导向,感知课文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感知课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1.古井起到了哪两个作用?2.乡亲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3.“古井”、“乡亲们”、“两位老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初步从“多好的古井”、“品德高尚的人”、“古井哺育了人”这三个方面,整体上感知了课文。二、词语导…  相似文献   

2.
一、结合课题质疑在教学《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怎样卧薪尝胆的?"这几个问题,而这几个问题正是切入课文重点的重要问题。因此,我紧扣这几个问题不放,由此来拓展到课文的前后内容,使学生不仅知道了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到勾践发愤图强的意志与精神,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相似文献   

3.
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让学生能自己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4.
宋倩 《山东教育》2008,(11):33-33
一、结合课题质疑 在教学《卧薪尝胆》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这时学生提出了“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怎样卧薪尝胆的?”这几个问题,而这几个问题正是切入课文重点的重要问题。因此,我紧扣这几个问题不放,由此来拓展到课文的前后内容,使学生不仅知道了勾践卧薪尝胆的前因,而且知道励精图治的结果,从而感受到勾践发愤图强的意志与精神,明白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教学课文时,我们抓住课文第一句“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中“能手”一词,引导学生看更赢怎样只拉弓,不用箭就能使一只受伤的大雁从空中掉下来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  相似文献   

6.
我是怎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蒙古海拉尔市新特桥小学周立华一、精心设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草原》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一代语言大师老舍先生50年代去内蒙古参观访问时所写的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语言优美,文字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草原景色...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的“语文课”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误区,有些语文教师架空了文本进行阅读教学,在“华丽”的教学现象背后看不到师生是如何进入文本境界的,也看不到学生在文本学习中获得了哪些语文素养,而是在整体阅读的幌子下进行天马行空式的教材分析,失却了教学应植根于文本教学的真谛。这种引导学生脱离文本、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教学,培养的只能是一种浮躁的学风,根本不是我们所要的语文教学的“迁移”。由此,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是,在语文教学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人—本”对话,构建语文课堂的互动文化。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8.
教例】教学要求:1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不同景象,领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赞美之情及热爱南国风光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八、十二自然段。教学重点:仿第十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时间:3课时。第...  相似文献   

9.
小 学语文教材多为写人叙事的记叙文 ,文中常穿插有人物对话 ,理解这些对话往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教学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设计教学环节。一、了解整体内容 ,揭示对话议题人物的对话总是围绕某一问题或观点而展开的 ,绝非不着边际的东拉西扯。因此 ,教学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首先要从对话的整体内容着眼 ,从揭示对话的议题入手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如《西门豹》的第一段主要描写西门豹与一位老大爷的对话。教学这段对话 ,可以通过范读或个别朗读 ,引导学生概括出对话中的4个相互关联的话题 ,达到初…  相似文献   

10.
11.
一、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文章的思路是全文的脉络。在阅读教学中,掌握了课文的思路,就能正确地分段,概括段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弄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从而...  相似文献   

12.
理解内容,把握中心,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读懂课文。那么,怎样才能算是读懂课文了呢?首先是要能顺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排除文字障碍,理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从而达到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如“苫蔽成丘”中的“苫”应读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特点,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西门豹》一文时,西门豹巧用妙计,破除邺这个地方给河伯娶媳妇的陋习,是该课的重点。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西门豹妙计所在呢?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除了西门豹这个方法外,你还能有什么好的方法来破除给河伯娶媳妇这个陋习呢?问题一提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一本正经地把自己摆在县老爷这个位置上,认真地思考起“妙计”来。一会儿时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要叫手下人在邺这个地方贴满布告,明令禁止给河伯娶媳妇。违者一律下大牢。”有的说:“我要叫卫士把那些装神弄  相似文献   

14.
语文写作教学立足课本联系时政,与时俱进,泉茂水丰。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须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要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班上一般水平的学生,认真考虑学生在理解这篇课文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然后精心安排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力求使自己的“教”的过程和与学生的“学”的过程相吻合,引导学生自觉经历读的全过程,从字词句到段落篇  相似文献   

16.
S 版语文教材从六年级起在每篇课文前都设计了一段编得非常精当的导语。这些导语,文质兼美,富有情趣,思考性强,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点学习的重点,提示阅读的方法,创设学习的情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用好导语读懂课文呢?这是值得研讨的新课题。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课文导语的使用,不应千篇一律,而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捕捉最佳的时机,以发挥其最佳功能。在新教材试教实践中,看到有些老师对课文的“导语”用得得  相似文献   

17.
一篇课,总有个“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同学们通过学习,解决了这些问题,才算真正读懂了一篇课。那么,怎样读懂一篇课呢?下面介绍一种“整体阅读法”。此法分三步: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培养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的基本途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读书的实践过程。对于一篇课文,学生自己如果不读通、读熟,没有反复的读书实践,那么无论教师怎样讲解,也不可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特别是咀嚼出文章的味道来。因此...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阅读毕竟不同于成年人的阅读,他们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中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指导学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的阅读毕竟不同于成年人的阅读,他们因为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中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指导学生学习“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