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是继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江开发决策后,对通州来说又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次机遇,走一条适合通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通州工业化现状,并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2 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耦合理论,构建了三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测算了2001-2014年间河南省信息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水平。研究表明:考察期内河南省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河南省各地市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地区和黄淮地区耦合协调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4.
运用VAR模型的计量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81-2012年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于工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分析结果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工业化的重要动力,城镇化对于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优于农业现代化对于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由此所带来的CO2排放问题日渐严重.本文使用引入工业化、城镇化因素的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将CO2排放变化分解为七大因素效应,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视角分析了中国1995-2012年30个省份七大部门的CO2排放增长特征.研究发现:经济规模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是主导中国CO2排放变化以及造成区域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经济规模扩张是促进CO2排放的决定因素,在绝大部分省份工业化水平低于60%的情况下,经济规模效应仍将继续扮演推动CO2排放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反观城镇化与经济规模效应的倒U型关系,已有7个CO2排放大省城镇化水平超过60%的拐点,未来由此所带来的CO2排放增长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视角,可将广西县域经济划分为7个类型,分别是特色农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带动型、大型企业带动型、旅游带动型、边贸带动型、产业新城带动型和特色小镇带动型。7个类型县域经济具有不同的特征,要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可从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县域产业园园区提质升级、积极开展产业新城建设试点、全力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等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对湖南省2000-2009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和系统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三化”发展水平取得长足发展,但整体协调度较低,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阶段,“三化”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应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增强城镇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建立健全的现代农业市场体系,积极筹划联系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战略等.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湖北省1984—2014年的样本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统计数据表明,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相互影响,效果差异明显。因此提出调整工业产业结构、稳定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致使中国的现代化理论渐趋成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现代化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集中体现为:突出和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模武,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从1998年试点以来,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已在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为二期工程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基层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的实施工作。同时要抓住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有利契机,加速提升林区产业层次,实现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示范效应,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和改革路径的独特性提供了理论视角。中国发展不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发展,中国强大了不会对他国尤其是现有大国形成威胁和挑战。科学发展观强调外交资源更多地使用于公民个人利益的保护,在外交活动中实现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一直是“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当前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并极力体现在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工作中,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院的科研工作,建立健全我院的科研制度,改变目前我院的科研状况。不少同志希望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严守学术道德底线,遵守科研制度,保证真正是自己的东西。我们格外强调:反对急功近利,要沉下心来做学问,扎扎实实做学问,凭真本事做学问。做学问如同做人,是一种修养。把凯里学院建成一所高质量本科院校的过程,也是一个养成严谨治学风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现充实完善了法的基本价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的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代化方向.做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法制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深化法制变革,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和谐电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创建和谐电大,才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式,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成果而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就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费观念,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更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组织、塑造新风貌为载体,既注重生产力的发展,又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既注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又注重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既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又注重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的发生呼唤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刻原因正是两个极端的发展观所导致,一是宿命观导致的非发展的发展观,另一个是极端利己主义支配的"反发展的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首先是要在其指导下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