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将  贺勋 《科技与管理》2021,23(4):19-26
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地区专业化结构的演变一直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解释地区差距,研究合理化产业结构的重要视角.以区位熵作为衡量地区专业化程度的指标,根据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对京津冀专业化程度与城市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专业化和基础服务业专业化对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而高端服务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同时发现基础服务业存在过剩供给,京津冀地区专业化程度虽有改善,但结构不合理,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8-2011年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2002年和2008年税制改革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增值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这主要与2008年税制改革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经济增长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实证分析表明,1978年-2009年我国GDP增长是决定就业总量增加的前提条件,但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在逐步减弱,就业弹性系数1978年-2009年间是0.23,1978年~1992年间是0.39,1992年~2009年间是0.1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劳动就业仍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得益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FDI的大量流入,外资技术的溢出效应对中国行业获得技术进步具有积极作用.然而,FDI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从FDI溢出效应和经济增长理论出发,通过对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各区域在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对各自经济发展贡献的异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0-2019年珠三角九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利用基尼系数、PC指数对九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行测度,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的具体测量指标和固定效应模型的拟合,分析该类聚集现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探讨珠三角九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固定资产增加值、城市化水平和科技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测算1990-2005年31个省市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基础上,通过研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发现:非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公共资本却有利于省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包含公共资本和公共支出的结构变量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趋势。上述结论为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量规模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最后给出改变目前省区公共支出状况的政策建议,也将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良举  王永培 《软科学》2011,25(12):33-36
针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的现状,采用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和经济密度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和经济密度对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均具有积极影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聚集经济形成,降低城市拥挤效应,能够推动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实证分析显示,当一国技术水平接近技术前沿时,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经济增长,相反则会阻碍经济增长。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发展中国家相关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的前提下,评价其知识产权状况应该采取相对较低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9—2013年城市动态面板数据,利用Sys-GMM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文化产业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每增加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增加0.1628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文化产业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江西经济增长增加0.2095个百分点,在5%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文化产业促进了江西经济增长,但文化产业对江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表明增长空间较大。因此,为了发挥文化产业对江西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出对策:政府可考虑设置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加大文化产业投资,完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周边的配套辅助设施;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在融资、税收、补贴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2003—201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实际GDP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表明,发明专利申请量与实际GDP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证实技术创新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起着较大的作用;作用的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说明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2001-2009年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也显著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提高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R&D投资也没有显著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永乐  吴群 《资源科学》2008,30(5):667-672
利用1999年~200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验证了耕地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在经济增长初期,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逐渐增大,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耕地非农化水平随经济增长会逐渐减小,即随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水平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趋势。土地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对耕地非农化亦有影响,研究表明:①耕地非农化在人均GDP达到31468元(1999年不变价)时出现拐点,若经济以目前速度持续增长,预计2018年前后,“吃饭”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将得到缓解;②借鉴环保观念和措施,建议加强耕地保护宣传,完善土管制度,建立三级目标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生态产业组织模式,但新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加以证明。为此,把生态约束引入经济系统,构建包含生产部门和R&D部门两部门的生态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最优控制方法研究稳态时经济最优增长路径问题。研究发现,生态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的最优增长路径是存在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相关变量变化不同。在资源型城市的繁荣期将其转向生态产业组织模式,可以协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的新进展,选取5种指标具体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并且分析了各种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而且在这5种度量指标中,只有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按煤炭城市划分的原则,在构建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利用SOFM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分地县两种类型对中国煤炭城市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分类;采用GPCA全局主成分方法,分别对其总体和组别的经济运行轨迹进行了动态描述。研究结果表明:①分类显示地县两类煤炭城市随着组数的升高,其职能表现为煤炭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下降,而规模扩展和区位分布则表现出明显差异;②全局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级煤炭城市发展与其经济支撑能力、基础设施以及城市规模、城市环境更为相关,而县级煤炭城市发展与其职能、经济支撑能力和规模的联系更为密切,但城市规模扩张和经济支撑能力提高都是两类煤炭城市发展的关键;③两类煤炭城市的总体经济运行态势和及其内部各组的经济运行水平劣化顺序也存在差异,反映出它们的经济运行能力变化随着职能、规模和区位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邵庆龙 《科研管理》2017,38(1):127-136
基于VEC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利用中国1985-2011年三个产业能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对经济增长和三个产业能源利用的长期均衡及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经济增长是推动能源消费的主要动因;第一、二产业能耗应该继续适度的增长;第三产业能耗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协整作用,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此外,本文还从能源投入结构、三个产业能源投入情况以及应对反弹效应的负面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技术转移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区域技术转移的差异,并通过模型定量测算了技术转移、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提出利用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在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单部门新古典生产函数的框架内,以中国1988~2005年期间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动态特征。结果显示:一方面,在短期,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不十分显著,而在长期,除了资本增长外,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短期和长期的贡献度分别为4.36%和14.92%;另一方面,能源消费是仅次于资本的第二生产要素,短期和长期的贡献度分别为6.98%和44.19%,生产函数中投入要素重要性的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资本、能源和劳动力。能源消费增长的冲击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作用,在第五年达到最大;反过来,经济增长的冲击对能源消费增长也有稳定的正向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具有内生且相互联系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发现在前3年能源和劳动存在替代关系,而与资本是互补的。最后,指出了中国在能源约束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但是关于两者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却较少。本研究利用计量方法分析北京1999-2016年的数据,发现创新能力和创新溢出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正向的,且技术创新对经济的正向影响在技术出现的2年内缓慢增长,然后稳定在一定的比例,这种影响呈现6年一个小周期的特点。创新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10年以内都是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最后,文章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变化与区域增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扩展的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的框架,构建了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分析模型.利用中国2 5个省市区1 981~2 0 0 0年的GDP及其构成数据、劳动力投入数据、商品出口以及它们的派生数据所构成的截面数据,计算分析了中国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变化对区域增长的作用情况.对模型的估计发现:( 1 )不仅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对区域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且区域出口的增长对区域增长的作用也是积极的.其中,以资本投入增长对区域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其次是劳动力增长的作用;再次是出口增长的作用.( 2 )区域出口波动对区域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且这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