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说“壑”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张公夫人麴娘墓志铭》中的"■"为"壑"的俗字。在"壑"到"■"的俗变过程中,文字类化起了重要作用。类化分为字内类化和字际类化,是众多俗字产生的重要途径,《集注》中"(頁頁)"和"■"也是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字内类化字。  相似文献   

2.
肖倩 《文教资料》2012,(27):116-117
"眀"字在当今社会被认为是出现频率最多的错字,本文从"眀"的使用、"眀""明"的关系和"眀"字的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眀"字并不是错字而是由于类化等原因而产生的俗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宋代山水画本体为考察对象,从与山水画表现休戚相关的"笔墨"与"丘壑"两方面展开论述,探求宋山水画的笔墨特点及与山川造型的结合,从而阐明宋山水画是作为主体意识显现的"笔墨"与客观物象("丘壑")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说“蛋”     
“蛋”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很常用的字,但对于“蛋”的造字理据却鲜有人知道。本文从字形入手,并通过对传世典籍用例的统计,对“蛋”字的产生及演变历史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蛋”字的字形和读音,来自于《说文解字》的“蛋”字,这一过程始于唐;“蛋”字的意义,来自于卵,其时代不晚于明,“蛋”的产生其实是形声假借和俗字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说“过”     
近代汉语中"了、着、过、来"构成了一个时体助词系统,由于"了、着"的分布发展处于动词和宾语之间,受这种趋势类化的影响,"过"和"来"语法意义相近,同样处于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过"最终战胜了处于宾语后的"来"。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在隐居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丘壑之志的词作,这些词作一方面体现出词人“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陶醉于丘壑杯酒之乐的生活,另一面则体现出志意抱负不能舒展的悲愤心情。从中,我们可看出词人隐逸的实践追求与趣尚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士人“隐居以求其志”的情感心态。  相似文献   

7.
对于“六书”的认识。从古到今,众说纷纭。最大的分歧在于对转注、假借的认识上。历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未止息,从未“衷于一是”。在此仅谈谈对“转注”与“类化”的认识。通过分析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可以说“转注”是在造字过程中间接产生了后来所分析的部分形声字。不排除后来的“类化”是对转注方法的一种借用的可能,用以整理简化汉字。  相似文献   

8.
说“樑”字     
今日翻阅南宋袁文(1119—1190年)的读书笔记《饔牖闲评》(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10月版),此书卷四有一条是这样说的: 米元章写《遂州圣母庙碑》,“梁”字更加“木”而作“樑”字,“梁”字自有木,何用更加木也!  相似文献   

9.
《佩觽》是宋人郭忠恕编著的一部正字著作,其贡献有三点:(一)详细列举了汉字形体变化的类型及致讹的原因。(二)对随意改字及违反汉字结构规律而乱造僻字的做法进行了批评。(三)列举了大量通俗字释的例子,给现代汉字规范工作以积极启示。其不足在于一味主张复古,对符合汉字优化简化规律的一些造字或类化方法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10.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教学已经成了教学的热点话题,让人欣喜,更让人担忧。由于对案例探究教学本身概念的不清,异化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表面上的所谓探究课。在此笔者谈谈对探究课的理解和做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12.
"共工"、"女娲"、"大壑"神话与战国时期的宇宙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工”、“女娲”、“大壑”三则神话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完整系统,它是战国秦汉之际人们用神话思维对宇宙天地自然现象的不断解释。这些神话都是前赋文化的各种要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相互综合下的产物,不能一概解释为原始人类的创作。21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应该摒弃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另辟蹊径,采用文化要素分析法,用中国文化解释中国神话不失为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类概念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范畴,基于类概念的发生发展观察语言文字的变化,可以发现逻辑思维中体现的民族特征和语言文字发展规律能够进行互证。中国古代类概念发展包括"以类命为象"、"察类明故"、"辞以类行"三个阶段。其中"以类命为象"阶段和汉语词汇系统中"同源孳生"均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外部特征的认识和选取,相似的外部特征在语言中倾向于采用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察类明故"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在外部特征关联基础上,开始有了类属关联,体现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则为汉字义符和构词语素类化;"辞以类行"则代表已经认识到类的归纳、类的演绎和类的类比,在汉字汉语发展中,主要体现为造字中的义符类推和汉语造词类推。  相似文献   

14.
龚元华 《天中学刊》2014,(3):104-105
楼橹,据《汉语大词典》指用以瞭望和守御的高台,从语源角度对“楼橹”之“橹”进行考索,可知“橹”的语源是“竲”字,讹变缘由是“竲”俗体作“橧”,因曾、鲁俗写混同,致使“橧”讹作“橹”。后世习非成是,正字“竲”隐而难晓。  相似文献   

15.
从“勿攸”到“忽悠”——“忽悠”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悠”的本意是指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究其本原应作“勿攸”。后来。在同音假借的作用下,“勿攸”改作“忽攸”或“勿悠”。最后,“忽攸”或“勿悠”在偏旁类化的作用下又改作现今通用的“忽悠”。  相似文献   

16.
对“给力”这一流行语的来源、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汉语类化构词和词义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探源“给力”与“带劲”同义。  相似文献   

17.
"子产而死""富而可求"等句子在句法关系上是"主而谓"结构,但从语义表达看,"而"仍然是连词,其前的"子产""富"等体词发生了陈述化.一是体词性成分自身的语义基础,"而"前名词多是类名成分或"类化"成分,在语义上都凸显了"类"意义.二是体词性成分的句法位置,"话题性"主语总是隐含了"像似类"等动词引进话题,因而具有一定的陈述性.  相似文献   

18.
唐代《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这三部字书(简称唐代“三书”)是汉语文字学史上重要的三部字样书。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唐代“三书”中的俗字类型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在《说文解字》里,许慎最早提出“俗某字”这一概念。大徐本中由许慎本人列为俗字的只有15个。本文拟就这15个俗字的类型、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并对其释文作正误。  相似文献   

20.
学语文最难是写作文,这是当代中学生共同的心理。学生总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所谓“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难在“无米”,而不是“炊技”。这“米”就是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