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宋代以来大量金文文献在安徽境内出土,截至2010年10月发表的资料:安徽共出土金文资料243件,其中宋代3件、20世纪以后240件;出土地域涉及省内25个地区,其中寿县出土163件,居各地之首。安徽金文的发现、著录及整理,为认识安徽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可靠的文字依据,为研究楚、吴越历史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自宋代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在安徽境内发现了较多的先秦有铭铜器。截至2010年8月发表资料,安徽出土先秦有铭铜器共二百四十三件,其中宋代三件,20世纪以来出土二百四十件。出土地包括寿县等二十五个地区,其中寿县出土最多。通过收集整理安徽出土铜器的文献研究资料,对安徽出土的有铭铜器进行了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3.
王晔 《黑河学院学报》2022,(12):167-170
安徽古琴音乐在古琴文化传承和演奏艺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安徽古琴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历经历史的演绎和艺术的沉淀,古琴文化独特的音律韵味,在作曲创新与发展中,创作者在安徽古琴的学习中,能够起到文化历史传承与乐曲创新的作用。安徽古琴中音乐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涵盖安徽古琴音乐的产生与发展,安徽古琴中的文化传承以及古琴中思想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利用出土的甲骨文、金文材料语言文字材料对殷商语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殷商时期的语音面貌有了大概的认识。不过,目前对殷商语音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对音系的宏观描写和概括阶段,对具体语音发展的微观分析还很少。  相似文献   

5.
与殷周金文有关的词汇研究,可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对具体词语(特别是疑难词语、特有词语)的释读,这方面的工作,应该说从宋人就已经开始了,经清而近代现代,成果众多,但或作为研究历史、礼制等的佐证,或为铭文释读的具体目的服务,语言层面的专门研究还很有限;二是从语言角度对词汇进行的研究,或将殷周金文视为上古汉语词汇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展开全方位的研究,或侧重复音词的研究,或关注构词法问题,或侧重同类词同义词的类聚比较,或对某一个词进行深入的词义探索,或致力于与传世文献的对读比堪。角度不同,但对语料的挖掘已日益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虽晚,然成果已颇为可观,且未来的发展态势极佳。  相似文献   

6.
叶正渤 《丹东师专学报》2010,(4):F0002-F0002,F0003
《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上、下),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陈英杰博士著,线装书局2009年1月版,385元。  相似文献   

7.
金文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商代金文作为与甲骨文共时的语料,与甲骨文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特殊的意义,但研究者较少。 文章从语料数量、内容、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商代金文语言的面貌作了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三组金文单音同义词“岁-年-祀”、“人-民”、“父-考”,结合出土材料与传世典籍,从词义的侧重、用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行时间等方面进行辨析,以明了这些同义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对东周金文通假字尽量进行了通盘汇集和全面严格整理,共统计出通假字组425组。通过对这些通假字的声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进一步探讨出它们所反映出的上古韵部和声纽现象,并印证了前人得出的关于上古音的各种结论,一定程度揭示出了上古语音的具体面貌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和金文是殷商时期书法的代表。它们是迄今为止考古资料可以证实的数量较多又相当成熟的早期汉字,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纵观古今,也有不少人对甲骨文和金文的书法风格进行研究,但将其对比研究的却很少。文章简述了甲骨文和金文,从用笔、结体、风格及章法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分析探讨和对比研究,以给书法爱好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秦都咸阳自汉高祖元年改称新城后,原名已不存在。在宁夏固原、陕西神木曾出土咸阳鼎,澳门珍秦斋藏有咸阳方壶,均系西汉器,其咸阳乃云中郡县名,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30公里的托克托县一带。  相似文献   

12.
西周金文处于汉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西周铜器铭文中图形文字向方块字体转变,偏旁部首增加并趋于成熟,汉字形体结构日益完善,形声结构迅速增长。对西周金文构形特征的考察能够深入了解文字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而有助于探求汉字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商代金文是与甲骨文同时的文字材料,对研究汉字发展史和商代历史都是难得的重要资料。商代金文是金文研究中较弱的一个环节。将商代金文和甲骨文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试从词汇、语法的角度将商代金文与甲骨文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并试析其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自宋代始,古文字学家就以极大的热情去整理和研究商周青铜器铭文这一大批异常宝贵的资料。随着商代金文文献的大量出土,20世纪以来,其研究内容的丰富及研究成果的丰硕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从商代金文的著录、工具书的编纂两个方面对商代金文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历史与现状做一梳理,以有益于今后商代金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学名家郭沫若先生研究西周金文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以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论为视点,通过与铭文制作人进行古今沟通,从整体上把握铭辞的意义,继而自上而下地进行词语的训释。在普通话语境下,面对不可完全再现的历史语境,整理归纳西周金文的行文格式与表述习惯,对于丰富古今沟通赖以存在的前提并进而提高古典文献释读的可靠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郭沫若先生西周金文考释成功范例的背景下,这一探索的意义将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16.
阐述已释的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探讨它们字形义和词汇义,判定一些有争议的颜色形容词,确定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的个数及各词出现的次数,分析它们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应该说已是成果颇丰,基于传世献语料的研究尤其如此。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某些方面的研究依然明显不足,成为制约整个先秦汉语研究的薄弱环节。比如,西周青铜器铭的语法研究,上古汉语的语序研究。对于被孔子称为“郁郁乎哉”的周代语言开展研究,青铜器铭在其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西周距今两千七百多年,献流传而未有变形失真,大宗的当首推钟鼎彝器款识。  相似文献   

18.
老予的道与自然之道是相合的,老子的心与人民的心是相通的。《老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成书于西周末年。但两千七百年以来人们很难懂得《老子》,除了各种主观上进行曲解的因素之外,文字的变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从老子所处时代的文字背景出发,举通行第一章为例,得出应以甲骨文与金文的本义来认识《老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
以往对殷商金文书法的研究,主要从毛笔性能的角度进行,其金文中所具有修饰性的“打磨”效果和“块状”形态一般不做专论。致使难窥殷商金文书法的全貌,这是不小的缺憾:—其实,殷商铭文的“打磨”在当时是一种常态,有着一定的工艺要求,也是当时人们敦厚质朴的审美表现。殷商铭文的“块状”是在充分吸收夏代陶器形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探讨殷商金文书法修饰美对还原殷商金文书法的本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