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课堂要效益,这是新课改发出的呐喊。笔者结合自己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从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探讨在同课异构教学中看美术课堂教学效益这一问题。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对两节同课异构的小学美术课的思考;二是对于合理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必须注意三点:一是教学内容同,教学形式异;二是立足文本,同中存异;三是合理定位,深浅有度.以下是对《关雎》同课异构课课堂教学的描述. 课例一:审美取向的教学 教师在学生读懂《关雎》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思美.知识教学方面,教师简要介绍了与《诗经》有关的文化常识及重章叠句在诗歌中的作用. 课例二:知识取向的教学 第一教学环节,教师由点到面,在引导学生个性表达的基础上归纳《关雎》的思想内容;第二教学环节,教师明确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及“比”“兴”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领域里,“同课异构”正在作为一个热词而进入我们的视界:大型的观摩教学,有“同课异构”的安排;校本的教研活动,有“同课异构”的探讨;报刊上也日益多见对同一课文乃至同一环节的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如果说,“千课一面”曾经是小语界的发展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那么,“同课异构”正是课堂教学走向创新研究的一道现代风景。  相似文献   

4.
“同课异构”的说法产生于2000年以后。如今在网络上搜索“同课异构”,显示出的词条居然有129万条,搜索“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显示的词条也达40多万条。说明“同课异构”已经成为中小学各科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或开展教研活动的常用方法了。中小学各门学科“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在教学杂志上比比皆是,正式出版的“同课异构”教师备课参考书也屡见不鲜。其实中小学教师对“同课异构”的研究由来已久,只是以前不叫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5.
从教学的本质来看,“异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但着眼点应该是用“比较”的方法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在研究“异”。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呢?在最近一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老师以不同的教学设计,展示了他们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教学的多元构思。通过两节课的展示,窥一斑而见全豹。  相似文献   

6.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理念研究成果,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下,展示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分析,同时更能反映出各位教师不同的教学思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分析了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分析了同课异构的优势,希望可以以此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晓燕 《广西教育》2012,(26):17-18
“同课异构”是目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校本教研新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谓“同课异构”,可以是多人同课异构或者一人同课异构(以前者居多),可以是学校内部的教学业务大比武,也可以是校际问更为丰富的教学研讨。它一般指定同一学科和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执教,  相似文献   

8.
2010年12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借助“北京——南京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资源,与南京市鼓楼区虹桥小学共同举办了一次“以生为主,激活思维,自主学习”为主题的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意在通过同课异构,了解各自课堂教学的特点,吸取所长,助推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再成长,培育高效、自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9.
正同课异构是基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从新知识生成和学生认知生成等角度进行原创性的建构,以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的活动.而个体"同课异构"研究以课例为载体,研究的是具体的一节课,优化了教师个体的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为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展开研究.一、同课异构教学策略研究"异构"不仅表现在形式和教学主体上的,它更多的应该是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备受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小学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素质教育普及使人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主课内容培养,课堂是教育的主体结构,小学美术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对于小学美术的教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