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屈精神     
庄子与屈原一者要化解人生的忧患,一者则不离于忧患,但是两人都富有浪漫的情操。这种浪漫情操的最浅层的表现就是两人都有穷极幽冥的想象力。庄子的背负青天的大鹏、吸风饮露的神人、真人等等,无不是其想象力的创构;屈子的望舒飞廉、流沙毒水等等也是由其想象力驱使而出。然而,除这种源源不竭的想象力之外,在庄子与屈子身上似乎很难再找到其他共同点。庄子在看透了世间的龌龊之后,主动地退避,要物化,要和光同尘;又总是带着一种乐观的精神来看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2.
历来的研究者都公认七古和七绝最能代表李白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北宋苏轼早就指出李白诗“飘逸绝尘”(《书学太白诗》)的特点。南宋严羽在以他与杜甫诗歌作比较时,又强调了“飘逸”的特点,并举他的歌行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远别离》等作代表。明初高(木秉)重申严羽之说,再次突出了“李翰林之飘逸”是“盛唐之盛”的观点。 李白七言古诗一开始就走着歌行诗的路子。它的直接渊源虽是汉魏六朝乐府诗,却也受了初唐诗人的影响。但李白“瓢逸”诗风的形成,却有更早、更重要的渊源。 一般研究李白的学者,比较注意他尊重《诗经》传统,反对雕饰造作,指出李白诗反映了唐代前期进步诗人对六朝“绮丽”余波泛滥初唐诗坛之不满和对开创盛唐崭新诗风的要  相似文献   

3.
李白是我国唐朝的天才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气度和狂傲的人格把唐诗的积极浪漫主义推向顶峰,他的诗作中贯穿着一条大济苍生的主线。从他的诗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积极入世的思想,对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对入世的浪漫表达。在得意时,他用浪漫的诗句表达踌躇满志的情怀;在失意时,他用浪漫的文字排遣着内心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在巴蜀文化、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多重浸润下,李白将扬马以来对自由精神的追寻推向了高峰。李白既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中吸取养分,又能离旧格而去之,为文重意,尤至于神,而当神与酒会,则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豪放纵逸,自由自在。终其一生,李白的济世之志从未改变。同时,他又不违本性,继承并发扬了游士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平交王侯,戏万乘若僚友。因为李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的诗歌总能从深沉的悲感之中见出乐观与豁达。面对难以排遣的苦闷,李白也曾一度悲愤、茫然和徘徊,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悠然自得,在山水和诗酒之中任意陶醉,在自由和欢愉之中静待时机。他的全部诗歌,都是让我们珍视今天、相信明天。李白确实是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5.
浪漫情调 传奇色彩──剧本《李白》述评宗古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深受中国乃至世界无数人的喜爱,并为之倾倒,他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更引起了后代文人墨客的广泛兴趣。他们以各种形式来表现这位千古名人,仅元杂剧中就有郑光祖的《李太...  相似文献   

6.
在李白的理想图式中,“功成”的一面有着心系社稷的执著追求,“身退”的一面有着亲和自然的宇宙意识.屈原式的执着追求和庄子式的宇宙意识确实不易融合,对李白来说真可谓艰难的选择.但是李白还是选择了,尽管他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在功未成而身亦未退的煎熬和悲愤中终了一生,而他“并庄屈以为心”的文化人格精神及其用文化人格精神铸就的诗文却是日月高悬、朗照乾坤的永恒和不朽.  相似文献   

7.
历来李白论者皆以浪漫主义鼻祖论,本文则试就其美学价值做一些尝试必珠研究。纵观李白诗歌,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其思想美,李白诗歌不论是抒发个人情感亦或赞颂祖国风光都充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二是情境美,诗人能合理运用神奇想象,大胆夸张,想人所不敢想之想,夸人所不能夸之夸,但细品起来却又使人感到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三是形式美,李白诗歌或格律完美、或长短句并用,但却达到了形式内容的高度统一和完善结合;四是语言美,李白诗歌语言明白晓畅,绝无半点矫揉造作因文害义,从而体现了他驾御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白"和"自由"这组具有共构性质的文是自由的一生,他以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诠释着自由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文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用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文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解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情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在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0.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文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用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文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解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情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在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1.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和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 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性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2.
大诗人李白常怀济时用世之志,然其一生仕途却颇不得意,故其诗在浪漫豪放之余,又时露愤世嫉俗之语。本试从五个方面否定了李白的济世之才。  相似文献   

13.
大诗人李白常怀济时用世之志,然其一生仕途却颇不得意,故其诗在浪漫豪放之余,又时露愤世嫉俗之语。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否定了李白的济世之才。  相似文献   

14.
尼采的美学思想中以酒神狄俄尼索斯为出发点,提出了酒神精神,它象征了人身上一种巨大的原始生命力,一种消解个人主义的狂欢,一场人与神、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迷醉。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号称"诗仙",常以酒入诗,借酒达到通灵的境界。酒不仅成就了李白的诗歌,而且也成为他人生不如意的一种慰藉。李白的饮酒诗体现了飞扬跋扈的建功意识和迷狂精神,佯狂堪哀的生命意识和悲剧精神,桀骜不驯的自由个性和叛逆精神。李白的饮酒诗气势充沛、力度雄厚、格律不拘、意象跳跃、想象丰富、极度夸张、醉态狂幻的艺术特点,很大程度上体现出酒神精神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1980年5月,新西兰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先生在李白故里考察时题词:“到李白少年时代的故乡来,看一看保存完好的旧日文献,可以体会一下他的伟大精神.对全世界青年来说,李白的精神告诉他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这种精神往往被泯没.”这段题词含义深刻,对我们研究李白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很大的启迪.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以自己的身心去拥抱自然,把自己融汇于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是李白最突出的个性特征,把握这个特征,不仅可以深刻理解李白诗歌的精神实质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可以发掘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屈骚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原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固持是屈骚精神的基点。从汉到今,人们对屈子个性精神与爱国精神两个方面的争论与探讨,最为本质地反映了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对屈骚精神的基点和特征的提出对当今的人文精神的建构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般说来,魏晋之美在唐以前未在某一作家身上获得全面展示。到了李白,则使魏晋艺术精神在生活和艺术创造中走向成熟。从生存诗化、享乐人生所体现的审美精神、艺术形象所体现的自由解放精神以及李白把握世界的方式看,李白在他周围创造了“人的生活世界”,这种具有人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文化氛围,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艺术。这使得李白的意义不仅具有启蒙社会的作用,他还成了八世纪人文精神的化身  相似文献   

18.
心与心的邂逅──论爱情冯远征爱情当是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的高度组合,是情与力的美育,它同时美化着两个人。爱情的真谛乃是一男一女各自都在生生地寻觅着另一个自己,他们不期而遇了,这是心与心的邂逅,对方的欢乐,便是对自我的最好奖赏。爱情有一种奇妙的...  相似文献   

19.
自我、自由、欲望是李白诗歌的三个主题,也是理解李白精神世界的三个关键词语.李白诗中的自我,由现实自我、幻想自我Ⅰ、幻想自我Ⅱ的三重结构组成,并通过这三种自我形象的连接,对其后的思想资源加以统合.李白在与人生困境的抗争中,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自由意愿,传达对自由经验的向往.这种对自由经验的向往,成为其诗歌感染力、震撼力的源泉.李白诗歌的欲望主题则包含了真实的生命冲动,指向他所向往的自由经验.诗人的其他政治幻想、超现实幻想都因与这个感性层次的联系,而有了活跃的源头.作为一个抒情诗人,李白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在一个总的来讲缺乏自由的时代,用一种非常强烈的形式表达了人类与生固有的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即使在环境强烈压抑下这种自由欲望如何搏动而不曾妥协.这正是李白诗歌的主题,也是人类文学最重要的主题.正是这一主题将李白与后代无数读者联系在一起,使李白成为人们心底里最喜爱、最倾倒的诗人.与这种自由主题相应,李白诗在形式上也具有最大的自由感(就古典诗歌范围而言).所有这一切综合起来,便构成了作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特例的伟大诗人,一个无法模仿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20.
张俊  孙超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02-105
李白诗境堪称古典诗歌意境的典型,它包孕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具有“主客融一”的表现特征和“时空虚拟”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