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声与情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的本质性关联——声音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不仅是表现情感的形式因素,更是创造和构成情感的内容因素。抒情性文学作品由于借助了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将内心情感的律动完美地外现为节奏和韵律,形成声情并茂的象征表现,从而使抒情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呈现出音乐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文学作品表现情感,总有相当的普遍性,因为文学作品的生命就在于以情动人。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都是经过作者的情感浸润、过滤和提炼的。它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有情感导向的作用,使他们爱所当爱、憎所当憎,逐步形成健康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诗的灵魂,真情实感乃为诗,诗言志,文传情,情感就是诗歌的生命。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4.
姜勇军 《语文天地》2011,(11):25-26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如果不  相似文献   

5.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语文教学就是要借助文学作品来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挥发,在认知的基础上,领略作品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阅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不断丰富自身感情,提升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文学作品教学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的语文阅读内容有一定的相关度;二是新的语文阅读内容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学习情感的变化。因此,文学作品教学应该是学生“发现世界”“发现自我”“构建自我”的过程。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发现世界”的情景,而文学作品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还原学生相似的情感体验,进而认同作品的情感价值,这样,优秀的作品才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切实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求与道德需求,构建出健康的生命精神状态、道德认识标准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无情不能成文.教师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渗透,从而达到学生与教材"文情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含情的文字,没有情,就没有文学。所以,文学作品可以被称为是"情"书。文学翻译的对象是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传递原作的情感。西方人重抽象思维,东方人重形象思维。所以,在传递原作的情感时,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规规矩矩"的按原作的字面意义及结构来翻译的话,原作所包含的情感必定会在翻译中丧失殆尽,所以为了把原作的情感很好地传递出来,译者在把英文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文学作品的时,很多时候,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在译文中做一些"添油加醋"。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能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无情不能成文.不论什么体裁、题材,所着力的是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或直抒胸臆,或借物、借景抒情.  相似文献   

11.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材大部分选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以优美的语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一种能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心理活动。情感的成熟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语文》课中开展情感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而《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最好依据。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一方面丰富了情感的内容,另一方面改变了情感的内质。  相似文献   

13.
3~6岁是孩子成长发展最迅速、最可查的阶段,也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情感发展的过程中,接受幼儿文学作品最多,其影响力面广至深.可见,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情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海霞 《基础教育研究》2011,(20):34+36-34,36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但由于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情感体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作了明确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晶的思想情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施妙咏 《成才之路》2022,(10):113-115
文本细读可以帮助学生领会文学作品言语的内在精妙之处,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感悟文学作品的意义,领略文学作品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可以提升学生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文章从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本线索,创设阅读情境、促进文本解读,开展合作学习、拓宽思维路径,组织朗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教学中的情感培育,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领会文章时,通过情感的内化过程,逐步提高学生情感体验的素质,促进和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听说读写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的写作过程,就是他们用心灵的“钥匙”开启“情感秘密”的过程,即用语言文字把这样情感巧妙地表达出来。可以说,一切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都是倾注了作家深刻丰富的情感。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情感的泉水汩汩地流淌于字里行间,教学中如果引导得法,一定会把这种情感“打进学生的情阀时里头”,引起学生感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是作家感性心理活动和理性心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情感则是贯穿文学创作的动力因素。风格迥异的文学作品源于作家独特的心理素质,而感性心理活动的敏锐性、理性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和情感活动的丰富性则是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第三编 本编是文学作品论,是对文学作品本身所进行的分析和论述,包括对文学作品内容及其诸要素、文学作品形式及其诸要素的分析,又对形式和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这一编的内容大致包括。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包含着作家思想情感和主观评价的客观现实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能体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无情不能成文。不论什么体裁、题材,所着力的是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或直抒胸臆,或借物、借景抒情。如要了解文章的精义妙理,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只有通过读才能达到。成功的朗读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激起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