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们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社会生活以及消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和消费环境的总和。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起大众消费文化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等都对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以史可以资鉴,只有尊重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才能尊重自我并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了解世界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则有利于开拓视野,更好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建设好我们的家园。因此,在开放的社区建设中,重视和引入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用优秀文化构筑市民精神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史学社会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结合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在历史学科建设"历史影像实验室",开设一系列历史影像实验课程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把传统以文献史料为核心的史学研究和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高校历史学教学和研究新路径。通过总结在教学实验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初步形成了"影像史学"的历史学研究新方向。同时,历史影像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管理、运行和主流媒体相结合,和社会需求、国家文化战略紧密结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历史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尤其是在当今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高校传统史学吸收数字影像技术,把教学研究模式和国家需求结合,在实验中传播传统学术成果是传统学科研究跨学科的新路径;历史影像教学和研究由点到面服务于传播中国视听,其成果对落实国家文化战略和塑造国家文化形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学和公众史学都关注"历史文化"。"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共同构成历史教育学的学科基础。而致力于向非专业人士传播历史、但不包括学校课堂历史教学的公众史学,"历史文化"同样是其重要研究内容。公众史学给历史教育学带来挑战。历史教育学可以从公众史学中吸取灵感,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5.
上古三代时期,人类文化经历了由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再向礼乐文化的转型和过渡.由原始的巫觋文化到文明社会初期(夏殷)的祭祀文化的过渡,对历史观念的重要影响在于开启了"上古神话历史化"之端倪.殷周之际,祭祀文化向礼乐文化转型,与原始氏族阶段的神灵史观和夏殷时期纯粹的神意史观截然不同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的天命史观逐渐形成.这种具有忧患意识特征的历史观,是人类历史意识增强和历史理性觉醒的表现;而在这种背景下更加深入的神话历史化,也促使人们从现世的"人"自身的角度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它促进了"殷鉴"思想--中国史鉴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一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作者运用现代史学研究方法,把固原地理与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二是全方位论述了固原历史地理与文化的丰富内涵;三是对陇东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四对涉及固原、西北乃至全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谭史斋论稿》和《谭史斋论稿续编》精选了葛志毅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考辨以及学术思想、史学文化的论析评说,意在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时下西方文化神圣的阴影。葛教授说他在备课、讲课和读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就想到要自己通过研究寻找答案,有问题,有研究,自然就有了文章。邵俊峰指出,通读葛教授的两部论著,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为思想而写作的人,并且由专精进入了通博的境界。王善军认为葛教授的论著史论与史料紧密结合,准确地把握了原典的精神实质。王书明认为,思想是好书的灵魂,葛教授的论著是有哲学思想并能激发读者思想的史学著作。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存在着地域中心主义的倾向。地域中心主义表现各异,危害颇多。其滋生既有社会根源,又有认识论和心理倾向等根源。史学工作者应以科学的史学观和方法论克服地域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当代社会全方位的转型,中国史研究如何继承优良的史学传统,更新理论与方法,把握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态势,成为摆在学界同仁面前的时代命题。本刊有幸邀请到瞿林东、陈支平、范金民、常建华、李华瑞、徐彬六位学者就此展开笔谈。宋代史家吴缜作史三原则说有何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何认识和超越历史与文化的歧义?社会史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是什么?怎样进行历史计量研究?宋史文献特点有哪些?家谱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何在?学者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以上问题给予了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是指1912—1949年间面向普及性强、科学严谨、体例新颖的历史著作。历史普及读物长期以来被传统史学界忽视,史学史大多没有研究这类历史著作,学界认为其学术价值不大,系统论述其意义与写作特色的成果较少。事实上,历史普及读物普及传播历史知识的社会价值,推动人们了解历史的文化价值不容小觑。民国时期历史普及读物延续了明清史学大众化的传统。开启了建国后的史学通俗化的潮流。通过研究民国历史普及问题,既可以推动历史学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定位,为历史学的长远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