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副主教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读者大多从他身上看到的是淫邪罪恶的情欲,而忽略了作为人的克洛德内心的情感世界。本文试图从“人”的角度来解读他的情感世界,从中可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魔鬼形象,而是令人同情的一个真实的普通的人。  相似文献   

2.
综观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形象的研究,多是从“宗教恶势力代表者”和“禁欲主义牺牲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而没有把他视为一个统一体加以解释。本文则从这个角度来加以阐述,分析克洛德形象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3.
《巴黎圣母院》中的格兰古瓦也是作为一个对照性的人物形象而存在的。在作品中 ,同样作为宗教的牺牲品 ,他与克洛德构成对照 ,作为“诗人”,他同样为伟大诗人和作家的雨果的自我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  相似文献   

4.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的爱欲追求,是主人公从宗教阴影下走出来的积极超越,自我超越和对历史的超越。它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抨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禁欲主义一致,是呼唤社会文明进步的艺术表现。克洛德的爱情追求,由于他不可能彻底脱下身上的圣袍,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宗教与人性的根本对立,克洛德超越历史的叛逆行为,决定了他的追求既不被民众接受,又为社会观念所不容。他最终不肯放弃救世主的方式.当然得不到爱斯梅拉达的爱情。但是,克洛德以性欲为主的爱情追求,是对人性存在的合理肯定;其悲剧行为,深刻揭示了宗教与自我生存状态的荒唐。其进步意义,不在于克洛德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他以什么为起点,他的行为方式对旧社会秩序有一种什么样的震撼。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塑造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形象并客观而准确地揭示社会演变的潜流,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作者通过克洛德的悲剧形象揭露了宗教禁欲主义的虚伪残忍,揭示了世俗的爱情必将消灭宗教禁欲制度的必然规律。克洛德不仅代表着他自身的性格和命运,他的悲剧折更射出人性的深刻与复杂,远远超出了他个人悲剧命运的范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他对知识的由渴求到厌倦、对信仰的从坚守到背弃、他人性的由善良到扭曲、他对宿命的思索和反抗,使我们不得不反观自身的生存状态。因此,人性的泯灭与超越、道德的沦丧与坚守、灵魂的玷污与净化、信仰的缺失与重构,都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  相似文献   

6.
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是两位长期被误读或漠视的形象。用弗洛伊德有关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从人性的深度,对他进行剖析,揭示出他不幸和变态的本质的、深层次的根源;加西莫多是人类不幸的象形符号,雨果在他身上浓缩了许多对生命的感悟。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克洛德和蒙太尼里两个神父形象共性与个性的比较,论述了神父的反抗心理,肯定了人性对宗教的反叛精神,揭示了宗教的表现形式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8.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一方面揭示了克洛德自觉奉行禁欲主义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着力表现出他渴望世俗爱情的特点,形成克洛德的双重人格,从而进一步给读者展示出这一非英雄性格的人物悲剧.  相似文献   

9.
智者朱先生形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先生是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中的人物,是其为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长廊提供的又一鲜活而独特的形象。他是陈忠实的匠心独创,同时又与中外传统小说中“智者”形象一脉相承。文章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异禀”与“奇行”、“传统”与“儒道”、“孤独”与“穿越”切入,审视作为智者的朱先生。  相似文献   

10.
克洛德·孚罗洛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之一,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似乎已有定论。不少教科书给这个人物性格的定论都是单一的否定,如“道貌岸然,心如蛇蝎的教会上层分子”、“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十分卑劣肮脏的色情狂”等等。用阶级的观点看,作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克洛德确实是一个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对爱斯梅拉达不择手段的追逐和迫害,暴露了教会的虚伪和凶残,体现了他性格中丑恶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克洛德绝不是一个性格单一的标签化人物,他是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着力塑造的一个性格二重性人物的典型。雨…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2.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