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子荀卿列传>是<史记>中写法非常独特的一篇人物传记.它不是以记写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主,而是以人物为媒介,从而达到记写历史、抒发感慨、发表议论之目的.具体来看,其具有以人为引连缀历史、以次衬主显示态度、以议代叙表现思想等方式.  相似文献   

2.
荀子曾做过“兰陵令”,晚年在兰陵著书,死于兰陵并葬于兰陵。兰陵,具体位置应该是在今山东省苍山县境内。荀子提倡的“王霸并用,礼法双行”的治国方略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当今也应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应该重视对荀子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荀子久居齐国,是先秦学术的集大成者,也是稷下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通过广泛地批判百家学说,吸取其中精华,针对即将统一的形势建立一种适应其需要的学说体系。他以儒家政治思想为基础,受到稷下学者思想的影响,提出隆礼重法的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礼法并举、儒法结合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基是元末重要文人,但其生平历来缺乏详细考辨,一般都沿袭尤义《陈基传》中的说法。实际上《陈基传》所漏事迹颇多,又多有不确之处。从现存材料可知,陈基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年少求学,三游大都,吴中授馆,出仕张士诚和入明余生。陈基曾三次北上游谒、早就寓吴结交名士、授馆期间与出使江浙的朝臣往来、在张士诚接受元廷招安前就已投靠、在从征淮安过程中方提升左右司郎中等,这些事迹均可补充和纠正《陈基传》的缺谬。  相似文献   

5.
钱穆早年所作《荀子篇节考》,对《荀子》错节脱简之讹多有是正,极富创见。由于原刊搜检不易,无论是钱穆生前手定论文集,还是死后门人编定其全集,均未收录此文,以致其学术价值湮没无闻。兹据原刊加以整理,以补全集之缺,并对其学术价值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6.
《荀子》一书共留给今天71条成语,对后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成语源远流长,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稳定。本文对《荀子》成语的源流、结构、语法功能、意义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文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文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9.
儒家名篇《礼运》由于种种原因,古今学者多认为是孔子或其门人真言。本文通过《礼运》与荀子学派观点多方排比考订,发现《礼运》的内容与荀学主要体系大致相同,两者有直接的关系。《礼运》在传承过程中,受到荀子学派之《易传》的明显影响,可见《礼运》出自于荀子及其后学。  相似文献   

10.
荀子在兰陵做过十多年的县令,卸任后在兰陵著书立说教授生徒多年,最后终老兰陵。他的重学培育了兰郯的好学之风及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他的隆礼造就了孟氏礼学的独步一时。他的义利兼济、上行下化,先德后刑、先教后杀,隆信等政治法制思想则影响了兰郯士人的经世治国观。由此,兰郯两地出现了多位影响深远的经学大师和名重一时的朝廷重臣,他们继承荀子思想对汉晋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歌便是遗民诗作,在众多的遗民诗人中,“诗歌古文满天下”的钱澄之当是值得留心注意的一位.许多研究钱澄之的前作,在论述其生平后期的生活状态时多用隐居来概括,笔者认为略有宽泛.考证了诗人生平,提出了“客隐”的观点,以期更为恰切地概括其后期生活.  相似文献   

12.
关于<招魂>,论者往往纠缠在对招魂具体活动的研究上,而忽略了其本身为艺术作品这一事实,所以造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招魂>首先是文学作品,是借招魂进行艺术构思,表达了屈原流放他乡而不忘欲返的爱国感情.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先从婚俗礼乐制度方面否定了《关睢》主题是"求偶婚嫁诗";然后通过原诗字词、语句的具体考释进一步论证了《关睢》的主题是求贤诗而不是婚嫁诗;最后又从《关睢》的分章与表现手法方面进一步加以论证,深化求贤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荀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治国理论根基。荀姓出自姬姓,长期在晋国从政。《左传》记载知氏人物有知盈、知砾等人。《千家姓》说知氏家族郡望后出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初步考证,苟子的先祖为贵族之家,祖籍在今河南省古卫地,其封邑可能在卫初都朝歌或原赵都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后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来到邯郸,成了赵国籍人。这和史载春秋时期荀氏食邑于沫的说法相一致,并与苟欣任赵国中尉官职后家族随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扎西会议有关问题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扎西会议在中共党史、军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扎西会议涉及的“鸡鸣三省”地域和博古交权、通过《道义会议决议》时间、地点的研究表明: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是1935年2月5日在云南省威信县水田寨花房子进行;《道义会议决议》是1935年2月8日在威信县大河滩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军事科学院绘制的《党中央、军委纵队进入扎西地区路线及宿营时间示意图》应予更正。  相似文献   

16.
柏濩考     
柏濩又作柏灌,最初居住在岷山,以鹳鸡为图腾或崇拜,并以之得名。柏濩族后来迁徙到达成都平原,取代蚕丛族,成为新一代蜀王,并在辗转迁徙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自己族类标志的地名,如"和夷"、"灌口"、"瞿上"等。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都曾建都瞿上,瞿上所在地可能就是三星堆。  相似文献   

17.
兰台聚小考     
“竟陵八友”是齐梁之际最为重要的文学集团之一,对齐梁文学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任是其成员之一,他与著名诗人沈约齐名,并称为“沈诗任笔”,知名当时。任为御史中丞时,与陆、萧琛等九位后进之士交游,号为“兰台聚”,名垂当时。  相似文献   

18.
王莘考     
王莘不仅是宋代著名的藏书家,也是宋代颍州汝阴王氏史学家族的奠基者。其子王铚、其孙王明清都是南宋前期重要的史学家,有多种著述保存到今天。本文拟对王莘的生平事迹加以勾勒,并对其现存的诗文著述进行稽考。  相似文献   

19.
金代状元陈载是高平市唐安人,中状元后曾积极进言,陈氏家族留有宏伟宅第,陈载的祖上为颍川望族,其后人崇尚教育,亦有彰显者。  相似文献   

20.
张志和<渔父>词中的西塞山是指浙江湖州之西塞山,抑或指湖北大冶之西塞山,历来注者多两地并举.考清人张宗橚<词林纪事>,西塞山确址当在湖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