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为何经久不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电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其特色电影产业——超级英雄电影更是在电影史上大放异彩,本文将调查超级英雄电影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并以漫威出版的超级英雄电影为例,分析超级英雄电影的现状以及其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吴宇森的电影是他的自白,他以电影诉说他的态度和理想,他将自己所祟尚的中国传统侠义精神融入进了其电影的创作中,因此,他的电影总有浓重的侠义情结。通过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主题及模式,将从三方面对吴宇森电影的侠义情结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内涵,然后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侠义主题和模式;最后将吴宇森的"英雄片"与西方的动作片进行比较,从中解读吴宇森是如何通过他的"英雄"电影,宣扬中国的侠义精神,如何希望观众透过他的"英雄"电影,认识和发现人性的真善美的。  相似文献   

3.
李杨杨 《文教资料》2011,(36):159-160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长达近40年的电影创作生涯中坚持不懈地在银幕上塑造着英雄形象.坚持英雄主题的表达。通过对伊斯特伍德影片英雄主题的研究可以进而发掘这些影片获得良好商业回报的原因.探析其英雄形象的艺术价值。伊斯特伍德的电影创作可谓是近40年来好莱坞电影创作的缩影,通过对其研究可以窥见整个好莱坞英雄主题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4.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作为美国电影的一大特色,获得了广大观影者,特别是大学生的青睐。强大的演员阵容、精彩的剧情以及震撼的视觉效果,使其在电影史上大放异彩。但美国超级英雄电影并不仅仅是一种影视作品,更是一种传播美国文化的艺术品,其蕴含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文章将以漫《复仇者联盟》为例,从正面英雄、反英雄和女性英雄三个角度着重分析不同类型角色的不同性格特点、生活背景,以及其背后所传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芳 《高中生》2011,(13):45
利用电影塑造英雄,表达国家利益和民众主张,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电影一直承担的一项使命和任务。从1978年以来,中国电影先后参与了"揭批‘四人帮’""改革开放""反腐倡廉"等,并在其中塑造了诸多英雄。到20世纪90年代,平民化的英雄,或者说英雄的平民化成为潮流。这类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焦裕禄》《孔繁森》。这类影片没有阶级斗争、没有具体的反面人物、没有尖  相似文献   

6.
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诸如超人、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等传统超级英雄形象便在美国电影中不断涌现,并屡创北美票房神话。与传统超级英雄电影相比,《海扁王1》却是一部另类、反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其塑造的几个各具特色的超级英雄形象都是普通人,尤其是主人公戴夫完全没有任何超能力,他只是一个爱幻想、爱做白日梦的大男孩而已。然而,就是这些普通人,由于机缘巧合也能追求自己的超级英雄梦。本文以美国现实版的超级英雄电影《海扁王1》为例,对普通人的超级英雄梦进行解读,并对其背后蕴涵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晨龙 《高中生》2009,(17):69-70
剧照:戏剧、电影、电视中某个场面或人物镜头的照片。电影《英雄儿女》电影《英雄儿女》剧照。英雄王成在牺牲前喊出了气壮山河的口号:"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然后怀抱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为了中朝人民的安宁与和平,英雄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1年以来,各种灾难在地球上频频发生,于是有人开始幻想,如果现实中能存在电影里的那些超级英雄该多好。这种想法非常自然,因为在我们的观影经历中,超级英雄是必不可少的一块。美国向来是盛产荧屏超级英雄的大国,而好莱坞电影更是个人英雄主义思潮的幕后推手。然而除了超人、蜘蛛侠这些中国观众熟知的著名英雄,还有不少低调的英雄...  相似文献   

9.
“十七年”电影中的性别话语作为一种文化话语是一种功能、运动和关系,其意义也在这些功能、运动和关系中产生、发展和变化,英雄叙事功能本身就构成一个复杂的话语系统。因此,“十七年”电影英雄叙事的性别话语研究就必须结合其他话语系统如意识形态、历史等,才能充分考虑背后的权力关系,即叙事运作的策略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①蝙蝠侠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漫画中的超级英雄,多部动画和电影作品也以蝙蝠侠为名,这个伸张正义、打击犯罪的超级英雄融合了传说中的英雄佐罗和神秘的蝙蝠的特点。在电影里,人们最熟悉的蝙蝠侠一个招牌动作是,展开蝙蝠双翼,由高处快速潇洒地滑落地面,连下电梯也会用上这个功夫。②当然,蝙蝠侠是虚构的,其快速滑落的功夫也是虚构的,但滑落功夫里所包含的科学原理,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围绕在两部武俠片《卧虎藏龙》与《英雄》的部分场景,在音声方面来分析电影中影像和环境音,音乐的关系。《卧虎藏龙》与《英雄》的声誉都很高。两部电影都是同一个作曲家谭盾。在音乐方面,两部电影都使用了鼓声,但使用方式略有不同。音乐的色彩和影像色彩,和人物内心是本文想要深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955年前苏联电影《梅丽小姐》以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同名篇章改编而成.在忠实于原著的前提下,导演安宁斯基将原作中的日记片段重新编排,将作为电影表现手法的内心独白同莱蒙托夫的创作意图融合,揭示主人公毕巧林的内心世界和他无情的自我分析,突出莱蒙托夫文学创作中“孤独的帆”的主题,是文学名著改编电影中“忠实性改编”的范例.  相似文献   

13.
电影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它通过色彩而非文字来展开叙事,张艺谋在电影《英雄》中成功运用了色彩这一电影语言形式。该片中视角、叙述者、叙事时间、环境、情节、人物的生成转换都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完成的,色彩是《英雄》中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庄园 《高中生》2012,(4):13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英雄人物层出不穷。电影《英雄儿女》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切合了时代的需要,影片插曲《英雄赞歌》,当然就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了。借着电影中英雄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感人形象,借着影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这首歌如同插上了一对翅膀,飞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相似文献   

15.
张艺谋无疑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的创作褒贬不一。毋庸置疑,他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的文化英雄,他的电影也已成为亚洲电影的一面旗帜。随着《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相继登场亮相,批评者们放弃了后殖民主义的理论之剑,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其唯美主义的创作倾向。在张的电影叙事策略转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资本的无形之手,以及消费性大众文化的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16.
百年泰山电影创造了关于人猿泰山这个超级英雄的神话。泰山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蕴含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国族与性别等丰富的所指意味。银幕上的超级英雄从无所不能到无所适从的演变,象征着美国的国家身份认同和现代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隐喻了全球化语境下普遍的心理症候。在泰山故事被建构为神话的过程中,好莱坞电影向世界观众传播着隐蔽的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其传播策略对中国电影的全球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没有英雄的军队是可悲的。在中国这个具有浓重的英雄膜拜风习的国度里,如何塑造英雄自然成了军事电影困惑的问题。从古至今,在中国的各种文学样式中,都记载和颂扬过无数的英雄,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然而,这种纷繁局面的形成仅仅是表层现象,在更深层次上,国人是用同一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规范来解释英雄的,或者说,这千千万万的不同英雄其实质是同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亚洲最出色的电影导演之一,年轻的陈英雄当之无愧地代表着越南电影。他出生在越南,13岁起旅居法国,最初学习哲学。据说因为看了一部让他感动的电影,从此便一门心思要转行拍电影,并在著名的卢米埃尔学院学习电影课程。当深受欧洲艺术熏陶的陈英雄回望故国越南,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触呢?他用自己的电影作出了回答。1994年,陈英雄拍出了  相似文献   

19.
话说英雄     
[序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随着电影《英雄》和《天地英雄》的热映,航天英雄的出现,“英雄的话题”再度热起。引得大众如此大面积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电影本身,更是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对“英雄”的一种潜在期待。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英雄人物,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对英雄的宣传又如何呢?很遗憾,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常常以量取胜——入耳入眼了,可就未曾入脑入心。于是英雄的精神所感染的广度、深度就相当有限了。追寻英雄成长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和见义勇为、不求索取的优秀品德。今天的生活需要英雄,但…  相似文献   

20.
课题回放《老人与海》(节选)教学实录一、导入及情节梳理师:我知道,很多同学都看过电影《英雄》,难以忘记其中为刺秦目标而奋斗的三位英雄:长空、残剑和无名.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下面请谈谈你们心中的英雄形象.生:士为知己者死,只身赴秦,有勇有谋.如战国荆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