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飞琴 《宁夏教育》2000,(1):107-107
创造教育是相对于知识教育而言的,它要求在充分的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总的来说教育的社会功能集中在两个方面,即重视历史人和促成再创造。一方面,“重视历史人”,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够继承和掌握前人劳动创造中已经获得并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技能和规范;另一方面就是在个体身上建立一个德、智、体、美、技等各种素质的合理结构,使之能够现实地置身于社会交往中。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言: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将步入一个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的新阶段。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创造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很有必要。一、要求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历史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的同时 ,不仅必须而且可以为培养创造型人才作出贡献。第一 ,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想像力是创造力的四个内涵元素中的第一要素 ,它包括心像和意像等各种想像。因为想像是无限的 ,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 ,它显得比掌握现有知识更重要。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 ,都是借助想像提出后经实验验证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可用挂图、实物、模型、投影或电脑等直观教具引…  相似文献   

4.
教育必须适合学生。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事实上是要教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而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特点,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与自身的逻辑,这种尊重必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尊重,也就是说,教育是认识人、培养人、开发人、塑造人的事业。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就是要我们每个教育者必须创造适合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规律、发展规律等的教育。一、要创造适合于学生获得知识的教育。要获得知识,必需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性来组织、认识知识,学习一部分知识是为学习另一部分知识作准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循序渐进。学生…  相似文献   

5.
创造教育是创造学在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分支,是在目前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出现和发展的。创造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受教育者树立起创造的志向和决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转为系统的创造方法,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增长各种能力和创造才干,能进行独立的创造活动,为现代科学技术做出更大的贡献。它是从传统教育发展而来,在继承传统教育优秀遗产的同时,着重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哈佛大学校长康南特为首的一批教育家自六十年代以来便提出在哈佛大学进行以创造教育逐步取代传统教育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精神就是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师要致力于向学生教授概念、观点,尤其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正确地处理不断涌现的大量材料。学生所学的内容,则要求有较宽厚的知识基础,以加强应变能力。例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生存能力为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自觉地、创造性地接受新的知识,从而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许瑛 《时代教育》2014,(8):55-56
审美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是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学习优秀的语言艺术,丰富的表达手段,从而培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正确的鉴赏美和创造美。本文通过两部分内容论述,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教育。第一部分调动学生审美心理体验,第二部分论述诱导学生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初中植物学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还应该重视智力教育。所谓智力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的头脑受到有效的训练,变得更加聪明起来,有利于更进一步灵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创造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仅就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进行初步探讨。一、树立符合创造教育要求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师作为创造教育的实践者 ,要真正把创造教育贯穿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 ,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观念 ,树立符合创造教育要求的教育理念。1 .明确教师职责的新要求。在传统观念中 ,教师的职责被定位在传授文化知识上。相应的教育模式就是以知识为中心 ,上课老师讲知识 ,下课学生背知识 ,考试考知识。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后 ,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  相似文献   

10.
一、总的要求小学自然是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初步知识教给学生的课程。由于自然界的本身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自然界的本身就是充满着矛盾的,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过程就是辩证的发展过程,因此,只要我们在自然教学中重视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就可以很自然地、生动地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起初步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消除各种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并使学生初步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要求我们中学教育不只传授知识,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智力就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中学的化学教学同样不能只简单地传授化学知识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最近几年我在教改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这一目  相似文献   

12.
创造教育注重培养研究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 ,能创造性地从事各种技术及管理工作。因此 ,创造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一、改变观念 ,创设创造教育的精神环境众所周知 ,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 ,具有主观能动性 ,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 ,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主动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为他们创设一个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环境。在传统的实习教学中 ,教育工作者普遍…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历史教育所谓的人文素质极其丰富,它不仅是人文知识,更主要的是人文精神。它要求学生能对自身及生存环境有起码的认识,有道德感、有公民心.不仅关怀自我实现,而且关怀社会,甚至人类文明的前途。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就是素质竞争。中学历史教学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重视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历史教学更具生命力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鑫 《教师》2014,(25):80-80
正高中体育教学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一、加强理解,重视创新教育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学阶段,学生对新鲜的体育运动和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学生也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如果教师能够采取有效适合的手段和方法,那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王宇薇 《教师》2012,(3):56-57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人类突破旧的事物以及旧的认识,去创造和探索有价值的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成为了这个时代急需的资源。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素质教育对于教育工作的主要要求之一,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使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和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育只注重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不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有人还振振有词地引用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佐证,说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就尽到了责任。岂不知“高分低能”往往就是由此而来的。有些学生在校名列前茅,但在工作中碰到实际问题,却茫然不知所措。这难道不正暴露了我们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吗?现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有些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现在提倡培养“开拓型”的人才,就是要求学校不但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我们这些师范生智能兼备,是师范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界定通识教育的目的、意义和结构,来探讨哲学与通识教育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为前提,来指证哲学在通识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打破各种知识的壁垒,使其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引导到积极的综合与创新上去。同时,通识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及其贯通,而且还是育人,是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真正的安身立命之所。就此而言,哲学是使各种知识的内容和意义综合起来、使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的交汇点,理应在通识教育中起关键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与搞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提出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目的 ,全面阐述历史教学任务 ,即知识教育是基础 ,思想教育是灵魂和导向 ,能力培训是关键。而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之处 ,就在于通过教学 ,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更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使学生能掌握各种能力 ,成为将来立足社会、服务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中学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 ,在历史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目标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据这个目标 ,立足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历…  相似文献   

19.
陈继华 《中学理科》2008,(2):109-110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揭示了学生的学习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过程中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我们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人才竞争,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是面明镜,在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且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历史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从历史人物中学到难能可贵的精神和做人的基本原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然而在我国传统初中历史教育中,历史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却只是传授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