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一个孩子将来有多大成就 ,关键在于他的创新能力如何。江泽民总书记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眼下 ,教育界的有关之士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重视 ,这是十分可喜的。其实 ,作为家长 ,也应该重视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而且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 ,接触的生活面最广。那么 ,家长应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 ?具体可从这样几方面着手。一、营造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校有校风 ,班有班风 ,家…  相似文献   

2.
亲子游戏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项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而认知能力是孩子发挥其主动性的重要部分,与积累知识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亲子游戏对培养孩子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家长一个参考,让家长对亲子游戏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想象能力,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有一种相互交流、默契配合的关系,需要有一种愉悦、和谐的氛围,而"游戏法"在音乐课堂中就具有很强的互动交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4.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才能素质的综合体现。家长具有完美的人格,才会形成和睦、文明、求知、上进的家庭氛围。而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优良性格的土壤,塑造孩子高尚品德的温床。跨世纪的孩子应当是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特别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求知,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才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出一个温暖的、和谐的家庭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家庭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在实施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家长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其次 ,家长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相统一 ;另外 ,家长还应注重加强对孩子的耐挫能力、自控能力、健全人格、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 ,教会孩子与人交往 ,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 ,这些都是改变独生子女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之现状 ,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家庭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在实施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其次,家长的期望值要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相统一;另外,家长还应注重加强对孩子的耐挫能力、自控能力、健全人格、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教会孩子与人交往,帮助孩子无服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这些都是改变独生子女心理素质普遍较这现状,促进其自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和商品社会中,一个人的理财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一生的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所以,美国家庭十分重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美国家长是怎样教子理财的?下面作一简单介绍。一、教孩子认识各种货币的价值及其使用。家长从小就注意让孩子识别各种货币,美国的货币(美元)有纸币和硬币两种。年龄小时,主要认识硬币,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内心世界,学生如此,教师也如此。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如果能够主动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就能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隔阂;多一份共鸣少一份逆反;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如果所有的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都能为建立起和谐的、融洽的关系而努力,那么大家就会生活在“爱”的氛围之中,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得到升华。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家庭生活环境往往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家长对此却认识不足。为此,我们把提高家长的心理、文化素质和教养方式作为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家长应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呢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首先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体谅,互相尊重;其次表现在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孩子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生活,精神上没有压力。此外,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如经常与孩子谈论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父母应找机会带孩子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让他们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让他们了解刻苦是生活中应有…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孩子聪明伶俐、有创新能力,是每位家长梦寐以求的。下面三篇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家长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一些方法,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启蒙期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师长,对幼儿期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多年的幼儿园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家园共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的做法是:一、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小社会氛围家庭是儿童生活居住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父母是孩子出生后感受的第一个社会交往的对象,幼儿的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让幼儿上好人际交往第一课,就成了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良好的家庭小社会氛围容易使孩子产生交往的兴趣和需要,而父母对孩…  相似文献   

13.
亲子共读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开展的一种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它是通过家长与孩子的阅读互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以此发展孩子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后继学习有很大的益处,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有效的途径。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除了  相似文献   

14.
巴学园 《中华家教》2012,(11):17-18
提高孩子的交往技巧,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家长格外用心和用功。我认为以下功夫如果做到了,孩子与人快乐交往、顺利融入集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将都不是问题。家庭亲密打基础一个家庭中,关系先于教育。而在家庭的各种关系中,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夫妻一方如何对待另一方,如何对待老人、孩子,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自己、他人和世界关系的看法。孩子如何对待自己、朋友,并发展与  相似文献   

15.
孙筠 《宁夏教育》2005,(4):29-30
亲子共读是家长与幼儿之间开展的一种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即通过家长与幼儿的阅读互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以此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人们都知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后继学习有很大的益处,可以说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在家庭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谈家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家长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评价等都将对孩子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一、家庭教育的内容1.家长心态。现在许多家长都爱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一味地强调孩子的学习,不依据孩子的喜好培养特长,无形中在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了许多压力,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此,搞好家庭教育首要的是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代替孩子…  相似文献   

17.
孙金芝 《宁夏教育》2007,(11):76-76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在着眼于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成功者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铺垫。一、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养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和睦、温馨融洽、文明民主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控制。现代心  相似文献   

18.
1责任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有许多家长只是看到自己孩子的弱小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其发展性,片面注意他们的依赖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其独立性,片面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只要孩子成绩好,什么都可以包办代替,结果丧失了许多培养和锻炼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其次,家长要积极创设民主型的家庭生活氛围,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并参与家庭决策,从而提高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关怀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要素,诺丁斯关怀理论强调关怀的关系性,关注情境中的双方,家长与孩子在双向的互动中实现有效的关怀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石。然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专制型、溺爱型、片面型、功利型"关心"阻碍了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走向关怀型家庭要求家长重视儿童的需要,与儿童进行平等的交流,培养儿童关心的能力,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20.
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英语,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效率,同时也改进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构建崭新的学习氛围,才能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积淀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