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乘法运算律的课始,我问:谁能说说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学生却表现得无所适从,缄默无言。学生为什么会缄默无言呢?这促使我对课改前后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乘法运算律的课始,我问:"谁能说说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学生却表现得无所适从,缄默无言。学生为什么会缄默无言呢?这促使我对课改前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2012年暑假我为北师大版教材培训活动准备一节示范课,选题初定为三年级上册“一天的时间”这节课。备课初期,很多老师善意提醒我不要选择这节课.因为这节课“很不好上”。其“不好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一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已有经验积累较为丰富,另一些学生则较为薄弱:某些知识点或许对部分学生是需要探索的,而对另一些学生却是熟知的,由此造成了教学的“点”不好把握。  相似文献   

4.
学习《中外民居》(江苏版新教材),十五分钟的教学活动后,进入学生练习时间。这时,一学生突然说:作业本中没有这一课的作业纸。我一看,确实没有,这节课没有练习。学生用眼睛看着我,怎么办?我灵机一动,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就是让学生了解“中外民居” 的不同,欣赏到多种不同风格建筑的美吗?学生对美的感受并不是只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也许用语言或书面文字来表达,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日前举行的威海市《品德与社会》优质课教学评比中,我借用外校学生执教了一节“电视里看世界“。在区里讲这节课时,学生表现得很精彩,因而,我对上好这节课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6.
这节课教授的是讲读课文《枣核》 ,主要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领会文中美籍华人深厚的爱国之情。以往讲完课下来 ,感到学生虽然对课文的思想感情表示接受和理解 ,却有些漠然 ,我意识到这是缺少一个感情共鸣点。于是 ,我决定在“煽情”上下点功夫。课一开始 ,我给学生放了一首抒发浓浓乡情的歌曲———《月之故乡》 ,并用投影打出一幅“月夜思乡图”的画面 ,学生们立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问学生 :“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生多数回答说 :“思乡情”。然后 ,我引入课题 :“表达思乡的方式很多 ,可以用歌曲、绘画、诗歌等许…  相似文献   

7.
爱是要表现出来的。而且更要以一种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到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这一个学生,我只知道他是我们初二级的学生,但说不出他的名字,我带其他两个班级的课兼做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在平时不知这位同学是否关注过我,但我从没有注意过他。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充满阳光的职业,也是令人羡慕的高尚的职业,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快乐之中。记得刚接手这两个班时,我充满信心。每次上课,我都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但一段时间过后,我开始适应不了这两个班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每当上完课,我前脚刚迈出七年级的教室,就有不少学生跟在我身后,说:"老师,刚才这节课我举了很多次手,你怎么没叫  相似文献   

9.
在上《划船比赛》这一课前,我为表现划船比赛时的激烈场面花费了不少心思,最后编成了一套自己还算满意的场景动作教给学生,就在我叫学生表演这首歌曲时,我发觉有一个学生没有按照我设计的动作来表演……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苹》。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乘法运算律的课始,我问:"谁能说说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可学生却表现得无所适从,缄默无言.学生为什么会缄默无言呢?这促使我对课改前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做了对比:课改前的教材有运算律的文字叙述内容,教师都很重视运算律的背诵记忆教学,所以学生常能"倒背如流".  相似文献   

12.
以"善"和"爱"为主题的教学在初中阶段比比皆是,但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值得深入思考。在郑州市李兰语文名师工作室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执教了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经过对课程标准、单元目标、文本价值、学生认知的认真解读和分析,我决定紧紧抓住这节课的核心"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展开教学。于是,我为这节课定下了学习目标。目标一:速读课文,能圈点勾画出文中老王的不幸和善良及表现"我"一家人善良的地方。目标二: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覃丽君 《广西教育》2012,(30):65+67-65,67
一次,我去观课,觉得课堂上学生很积极,跟老师配合也很好。课后,我跟两个学生聊,我问她们老师上的课好吗,她们说好。我再问好在哪,她们沉默了。在我鼓励下,有个学生鼓起勇气说:“那节课,其实我们班很多同学不是很懂,但那么多老师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表现不好,给我们班抹黑。还有,有一些问题我现在还弄不明白,可我听到一些老师说这节课好,我真不懂好在哪。”学生的话,让我震惊,也让我深思。看来,评价一节课好不好,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评,而太忽视学生的感受了。  相似文献   

14.
引领思维     
"先猛,今天你这节课上得很好,是我听过你上的所有课中最出彩的。"一下课,王老师就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上完了本学期的校内研讨课,我感觉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尤其是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和课中意外生成的小亮点,  相似文献   

15.
昨天学校举行了一次语文教研课《螳螂捕蝉》,我甚感那是一堂异彩纷呈的课。特别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处处表现出关爱,看,不是用亲切的语言表扬、鼓励,就是温柔地拍拍肩膀,灿烂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在这节课上,教师对学生那浓浓的爱意无不让听课老师大加赞赏。然而这一节课中,我发现了一个与班级氛围极不和谐的音符——离老师最近的两个学生,他们分坐在讲台两侧,他们的表情与这节课的气氛格格不入,脸上没有喜怒哀乐的变化,好像课堂与他们无关似的。所以整节课他们没有举过一次手。  相似文献   

16.
当我翻开二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时,《咚咚仓》这一单元主题马上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是一节典型的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的表现创造课。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敲一敲”是演奏打击乐器,侧重在表现;而第二部分是创编音乐故事“风雨雷电的故事”,侧重在创造。目的是让学生探索打击乐器的声响,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乐器的声响产生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呢?第一步:“感受、体验”。这一步是通过“听”和“看”来实现的。“听”是指先不给出画面只听“风雨雷电”的声响,要求学生认真…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给学生上古诗<草>.这首古诗不难理解.很多学生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所以课前在备课时,我只粗粗地看一下资料,并且只备了一个简案.果然,课刚开始,学生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说:老师,第一句诗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个说:老师,这首古诗我早就会背了.从学生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再讲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8.
引领思维     
郑先猛 《江西教育》2012,(10):45-45
<正>"先猛,今天你这节课上得很好,是我听过你上的所有课中最出彩的。"一下课,王老师就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上完了本学期的校内研讨课,我感觉整个过程比较顺利,尤其是学生们的出色表现和课中意外生成的小亮点,  相似文献   

19.
张艳芬 《辅导员》2013,(4):34-35
<正>有人说:"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不是真正的老师。"是的,我担任班主任虽然年限不长,尽管没有什么经验,但深有体会。下面,我就班级管理谈一些做法。一、上好第一节班会课每到学期初,接到新的班级,班主任都会给学生上第一节班会课。在这节课上,班主任既要表现出你的亲和力,又要让学生能信服你,因为你的第一印象学生会记忆犹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班主任要精心准备这节课,并且要利用好这节课,给这一学期带来一个崭新的开始。我记得每次上第一节班会,都会先向学生介绍我自己,如我的性格,我的班级管理原则,我的班级管理目标,我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拒绝虚假     
前段时间学校领导要听青年教师的课,恰巧我被选到了。领导给我一天的准备时间,我选择了《孙中山破陋习》这一课。为了给听课领导、老师留个好印象,课前我着实下了一番大功夫,多方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板书、推敲教学用语。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是要求学生面对孙中山爷爷的挂图,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您说……”这样的开头写一段话,为了让学生当堂表现精彩,我就让学生回家提前做些准备。果不其然,课堂上,学生宣读的内容丰富无比,语句感人肺腑,将教学推向了高潮。课结束了,我美滋滋地等待校领导的赞美,主抓教学的陈校长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根治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