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意义上的本质涵盖着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和思维本性(主体性”。人的本质在教育学层面上表现为人的素质,即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主体素质。人的自然素质和主体素质都不能够 孤立地存在,需要融合于人的社会素质之中。因而人的社会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人的社会素质具有现实性和中介性,它包括公民素质和职业素质两个基本方面。教育的功能就在提升人的自然素质和主体素质并将其消融于人的社会素质之中,完成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调适与过渡,促进人的社会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先要对“素质”这一概念作前提性的澄清。本文提出将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分为核心素质与扩展素质,核心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其主要成分是先天形成的;扩展素质是在人的核心素质基础上,通过适应环境、社会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特点。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与主体性是一致的,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的“扩展素质”的发展依赖于主体性的“核心素质”;其二,在“核心素质”内,不仅要发展智力而且要发展人格和体能素质;其三,在“扩展素质”内,要打破工具理性的统治地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人的全面现代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是“经济人”、“社会人”和“理性人”的有机统一体.本文根据这一人的本质的理论,提出人的全面现代化的观点.认为人的现代化不仅是指素质的现代化,还应包括职业现代化和组织现代化两个方面;素质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职业现代化和组织现代化则是素质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职业的现代化和组织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便不完整,素质现代化也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4.
人的价值是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的实现,要受人自身的素质条件、人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孤立的“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素质”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指出人的素质应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认识发展创新能力、劳动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并把它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许多内容 ,根本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这就非常清楚地表明 ,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 ,内容是提高“素质”。同时 ,也就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路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什么是人的素质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 的涵义。江泽民“七一”讲话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并回答了“如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因此,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树立身体与心理素质发展和谐统一、能力与素质发展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他人发展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理念,要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创业能力、创业基本素质、信息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艺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方式、途径的选择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人的素质的内涵.本文认为,现代社会人的素质具有综合性,它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的主体是人 ,一切社会的活动 ,究其本质来看都是人的活动。但是 ,人的最初却是“自然的人”或“生理的人” ,而社会需求的却是“成熟的人”。所以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是这一社会活动的主人 ,而且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样 ,“人的发展”也就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了。“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式的标准 ,它需要有一种衡量的标尺 ,而这种衡量的标尺 ,其实就是“人的素质”。素质又是什么呢 ?素质是个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的概念。素质肯定包括知识在内 ,但知识绝对不能等于素质 ;素质肯定包括思想品德在内 ,但思想品德肯定不…  相似文献   

10.
素质:人的内在之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辞海》和心理学大词典都把素质视为先天具有的生理解剖特性。本文对素质结构作出新的理论界定,认为素质是指在修养过程中平素养成、逐步形成的人的一种内在之物,包括生理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还指出素质是文化的历史积淀及个体自己长期内化的结果,并通过行为外显,且有他人评价介入。因而,要养成良好的素质,必须经过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念导向和个人自觉地持久地塑造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保证。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表现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有效的素质数育是关键,要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积极因素,按照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实施科学的素质数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强化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必须清楚“人文”的涵义。尽管时至今日,国际国内尚无统一定义,但概略了解“人文”内涵及其意义还是必要的。“人文”原意是人的人性、人格、知识和才干的教育、培养和塑造。最先是针对神明天意,张扬人的聪明才智;后来又针对理性教条和决定论,宣扬人的个性和自由;当今是针对现代科技给人类和社会带来极其危险的负面效应(指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人文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推动力。当今倡导人文精神,给予人文关怀,乃是“人文”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首先应正确理解“素质”一词的含义。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主要是通过遗传因素获得的;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文化、身体、心理等品质。后天素质对人的影响则取决于教育的状况。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因此,人在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人的素质生成现状及知识性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普及以及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教育尤其是作为主流教育的知识性教育愈来愈成为培养人的主要方式。“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主要靠教育”这几乎成了人们的一种共识。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不仅是教育的理想,同时也是受教者的渴望。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利益价值日益凸现的今天,在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备受关注的当代,人的素质生成和知识性教育却呈现出双“物化”倾向的发展趋势。“物化”的教育培养出“物化”的人,这是最为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制度和人是一个组织成立的前提条件,同样的,组织的发展必须以制度的完善和人的发展作为前提。但制度变迁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类似于“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循环关系。我们到底应该从提高人的素质、还是从改进制度的角度去着手制度建设呢?着重分析“重视制度建设与重视人的素质提高”的思路及其这一思路下制度建设对人的素质提高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16.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为“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要注重提高人的素质,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服务,为弘扬先进文化服务。要努力营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人才成长环境、培养“四有”新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与人的发展相结合,所谓发展,指的是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知识有所积累,而且各方面的品质(文化知识素质、思维素质、行为素质、思想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有所改善。其中,文化知识素质,不仅在于知识总量的增加,更重要的在于其质的改变,亦即建立有结构的数学知识;思维素质,反映为思维的态度、方法和能力;思想素质,反映为政治思想和道德价值观,以及用于观察问题的思想、观念等;行为素质,包括良好的工作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实事求事等待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就已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到九十年代,“素质教育”的呼声就越来越高。什么是“素质”,不同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素质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燕国材教授在论述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时指出,素质教育有一个目的、三大任务。一个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三大任务:第一大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双基”,  相似文献   

19.
哲学素质是一定的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整体,在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素质与个人、社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是人生活的智慧,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在人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养成中,哲学素质实现着“转识成智”和创造真善美的精神世界,从而居于核心地位。时代、社会的发展对哲学素质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可能以不同的形态或身份角色存在 ,但是人的本原或共同的存在形态是“活动主体”。理解人作为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 ,是落实当代教育突出人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前提性问题。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可以看作是由倾向性素质、调控性素质、效果性素质、身体素质等几方面匹配而成的有机系统。由于创新是主体活动的一种基本特性 ,实践是主体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因此创新素质和实践素质可以从活动主体的素质结构得到合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