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志成 《考试周刊》2013,(50):133-133
地理新课标准明确提出地理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生活化。如何使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实践表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地理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在地理教学中,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的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地理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在地理教学中,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环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体验解决问题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多教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让地理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帮助。针对日常教学中地理课的教学现状,笔者将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使中学地理教学更加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赵慧 《内蒙古教育》2002,(12):33-34
以活动为主的地理教学并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去开展活动的活动课。它是指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打破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的壁垒,灵活多样地采取课内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力求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求知,如何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开展以活动为主的地理教学呢?一、把地理教学活动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乡土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熟悉的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乡土实际的兴趣,引导他们从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或解决…  相似文献   

6.
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因此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地理课程的性质以及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让学生理解地理,感受地理。以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学生能进一步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我在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应用意识,而且可以坚定他们学好地理的信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尝试让地理教学走进日常生活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王海金 《家教世界》2013,(8):176-176
地理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之一是要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把地理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地理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呢?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一、在地理教学中引用歌谣、民谣。地理学是地理理论的分析研究,而歌谣、民谣是当地人民多后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果在教学中行当引用歌谣、民谣,课堂教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内容过于侧重知识传递,而忽略知识运用,特别是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没有得到体现。地理新课标提出最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生产生活,在生产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地理教学内容过于偏重于地理理念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地理的知识的运用,尤其是地理知识与生活结合关系的运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知识未得到合理的应用。传统的地理教学内容,大概有五分之二的内容和知识,在传授学生以后,在学生之后的生活中当中从来就得不到合理的应用。所以笔者凭着多年教学经验,在这里大概的说下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如何走进生活,合理的运用生活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要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合理的融入生产生活,在生产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主动性和求知性,将教学内容转变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在学习地理知识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地理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因此,如何实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地理学科让他们既感到陌生又觉得新鲜。作为地理教师的我,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既能遵守课堂纪律又不影响他们的个性发展,又能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创造一个和谐的、快乐的地理课堂,这是我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翻阅了初中地理教材之后,我决定试着从歌曲这个角度出发,让其作为地理教学的一种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巧妙地导入与之有关的地理歌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填充图册的作用不可小觑,而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去批改地理填充图册,让地理填 充图册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实施自我、互 助批改,让他们意识到地理填充图册的必要性,这是我们不得 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初中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比较陌生的课程,因为他们刚刚接触到这门学科。如何让"初学者"的他们很快地投入到地理的学习中,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在教学中如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那么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倡导开展地理脱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使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如果中学地理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就会阻碍他们健康、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发挥地理学科地域性、综合性和生活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改革传统地理教学,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迫在眉睫。作者在基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际调查、课堂观察及走访相关的地理教育专家,结合自身实际体会指出中学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云卓 《考试周刊》2014,(60):133-134
地理识图能力的培养对学好地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地图。如何从图上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表达图中的地理信息,做到对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自如转换,在头脑中进行空间定位,不仅是地理教师教学的重点问题,而且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瓶颈"。所以,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知识,形成独立的识图能力将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0.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那么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