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1月,日本京都大学科学家山中教授利用人体皮肤细胞制成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一成果被诸多业内专家称为2007年最伟大的医学成就。12月23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利用与山中教授相同的4个基因,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10,(3):9-10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宣布,他们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一步骤,直接将老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成功将皮肤细胞完全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细胞。该发现或将彻底革新人类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图景,改变我们对于细胞如何选择并且如何在人体内维持其特性的理解。相关研究发表在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产经新闻》和《每日新闻》讯,日本京都大学于2009年11月25日宣布,其2件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专利申请(2006年12月)又获日本专利局(JPO)授权。至此,全球以iPS细胞制备多种体细胞的技术首次作为专利获得认可。京都大学已获得3件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8,(3):126-126
研究人员近来发现,人类及小鼠的成年皮肤细胞可以通过程序改编而成为多能细胞——它们能以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方式来产生任何类型的细胞。现在,从事这一工作的研究团队之一又进一步了解了这些被导引的多能干细胞或称iPS细胞在植入体内的时候是如何在不引起肿瘤的情况下进行程序改编的。这是iPS细胞在用于疾病研究或研发人类治疗方法的时候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继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3月1日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种基因“转位子”(即DNA中一段可以移动的基因序列)来替代病毒作为运输所需基因的载体,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之后,美国科学家又传捷报: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科学家在3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宣称,他们找到了不需要借助病毒或外来基因、更安全地将人类皮肤细胞变成iPS细胞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4月12日,日本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日本拜耳药品株式会社(德国拜耳公司在日独资企业)的研究小组于今年1月31日,在荷兰《干细胞研究》杂志网络版发表论文,称先于日本京都大学山中研究组,去年就成功从人体皮肤研制出人工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  相似文献   

7.
《大众科技》2010,(5):9-10
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东京农业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期在利用老鼠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分化发育成全身各类细胞的能力较低。这一研究结果已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57-558
动物所周琪研究员和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王秀杰研究组合作,利用长期积累的大量具有不同发育潜能的小鼠ES和iPS细胞系,系统地分析了这些细胞的编码基因、小分子RNA和蛋白质表达谱,发现了一组在胚胎干细胞和具有完全多能性的iPS细胞中高表达,在仅具有部分多能性的iPS细胞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极低的一个关键基因组区域。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5):545-546
iPS细胞全称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发育多潜能性。iPS的研究突飞猛进,但是iPS细胞是否真正拥有胚胎干细胞一样的全能性?是否能够真正媲美胚胎干细胞呢?当将胚胎干细胞注射进4倍体的小鼠早期胚胎(没有进一步发育能力,仅提供营养环境的胚胎),再移植入代孕母鼠体内,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09,(11):46-47
通过四倍体互补iPS细胞产生成活小鼠 自四转录因子在小鼠纤维原细胞强制表达可以产生自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技术第一次被阐述以来,该技术被已成功地用于利用多种类型细胞产生类多能细胞的胚胎干细胞中,这些不同类型的细胞不仅来自于小鼠。还来自于其他物种,如灵长类和大鼠。  相似文献   

11.
《大众科技》2010,(1):2-2
继前不久在世界上首次得到完全由诱导多能干细胞(即iPS细胞)发育的小鼠之后,我国科学家在iPS细胞研究领域又取得重大进展:首次从孕妇产前的羊水细胞中高效快速建立iPS细胞,所需时间只有6天,为目前人类iPS细胞相关报道中最短。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3,(2):6-6
新华社东京2012年12月27日电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研究所和日本红十字会26日达成合作意向,在献血者中寻找不易产生排异反应的血型,并利用其血液细胞培育iPS细胞,日后再使其分化、发育成特定细胞或组织。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由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领导,该研究所有一个“医用iPS细胞库”。按照上述合作意向,如果今后在通过日本红十字会献血的人当中,发现不易产生排异反应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型献血者,在征得该献血者同意后,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将利用其血液细胞培育iPS细胞。据估算,2%至4%的日本人属于这种血液类型。移植他人的细胞或组织通常容易产生排异反应。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储备不易排异者的血液细胞培育iPS细胞,此后再使其分化成特定细胞或组织进行异体移植,可降低排异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东京6月26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审查委员会26日批准了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开展视网膜再生的临床研究。这将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能发育成各种细胞的iPS细胞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18日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本年度十大科学进展,细胞重新编程成为十大科学进展之首。之所以把细胞重新编程列为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之冠,是因为这一方式开辟了再生医学的新天地,研究人员可以绕过胚胎干细胞的伦理争论而直接让细胞重新编程,成为各种类型的干细胞,并可以生长为各种组织和器官,为再生医学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萍莉  饶浪 《科教文汇》2009,(13):275-275,279
近年来.胚胎干细胞(ES细胞)因其自身的许多特性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在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学、药学研究等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最近.将人类体细胞诱导成为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领域引起了又一次轰动。被誉为人类生命科学新的里程碑。这些突破性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多能性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带来了观念上的创新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型.同时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体细胞核重编程的方法。近来随着胚胎干细胞不确定分化和自我维持的新机制的发现,产生了对胚胎干细胞增殖调控的新认识。此外,新结果还对人们理解如何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iPS细胞的研究概况、胚胎干细胞的发展方向两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由于遭遇伦理的阻碍,干细胞研究就像鞍马上的运动员,一反传统的动作,来了一个漂亮的转体180度下马,稳稳落地,所有人都为这个高难度动作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时代》周刊在2007年底把干细胞的研究成果评为该年十大科学发现之冠,这就是皮肤细胞经“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10,(1):1-2
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学家在于细胞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近期在第十二届广州“留交会”生物医药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论坛上发布。该院裴端卿实验室研究发现,维生素C能够将原先每1万至10万个细胞才能有1个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低效率,提高到10%的高效率。世界干细胞领域权威杂志《细胞·干细胞》24日在线发布了这一成果,并且选为封面文章。  相似文献   

18.
医药临床     
《科学中国人》2018,(4):14-15
m6A在造血干细胞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峰研究员和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研究员通过合作研究,在m6A调控造血干细胞命运决定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在发育过程中,所有的血细胞都来源于胚胎期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后,这些干细胞会迁移至成体骨髓以维持终身造血,此外,它们也是骨髓移植术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核心组分。探索造血干细胞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时代》周刊于近日评出了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干细胞疗法和个人基因组图谱绘制等都榜上有名。 利用ALS患者的干细胞生产出运动神经细胞 今年7月,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即通过不需胚胎的新方法,从两个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老年妇女身上提取出干细胞,生产出了第一个运动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身上产生的干细胞,科学家们正在解析该种疾病的发病原理。并以此来测试若干候选药物的疗效。发表在8月20日《自然》杂志上的该项研究致力于实现干细胞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即利用源于成体细胞重组的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来研究患者自体细胞疾病的影响,这种细胞是用其他方式所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