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弱势群体的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反映,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保护、人道主义原则,还是基于社会公正追求、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3.
弱势群体一般处于社会底层,经济贫困和权利贫困是其特征,经济贫困是权利贫困的折射和表现,权利贫困是经济贫困的原因和根源。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是维护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基于人权、人道主义,还是基于社会权利特性、社会和谐建设,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享有保障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权利。  相似文献   

4.
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研究中,充权理念的引入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以追溯充权理念的发展历程开篇,探讨引入充权理念来研究弱势群体权利保护问题的可能和意义的凸显,在介绍了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条件和途径之后,尝试划分出个人充权、社会网络充权和社会决策充权等三个层面,最后阐述了对"个人主动模式"和"外部推动模式"的理解,并对中国弱势群体充权模式的推广进行了前瞻。  相似文献   

5.
社会权利是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国家通过积极作为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从其特征上看,社会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权利,社会成员基于公民资格而享有,需要国家积极作为才能实现。国家有义务、有责任为人们提供适时的保护,以促进社会平等、维护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景象,而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国家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特别注重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具体保证。然而,在具体的实现过程当中,许多公民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和压力,而遭受到权利和义务上的各种歧视。尤其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来说,甚至陷入生存的巨大困境,本文从宪法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保障问题出发,试图从宪法的角度对我国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进行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显,构成了影响我国整体教育质量和整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困境出发,提出如何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叶飞 《高等教育研究》2012,(3):18-22,34
"权利优先"与"责任优先"的公民教育取向,各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性,但同时又都有其局限性。当代公民教育有必要在"权利优先"与"责任优先"之间寻找到一种内在平衡。可能的解决路径是,基于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公民理念传统,也基于当代中国权利意识淡薄、责任压倒权利的现实状况,建构一种以"权利优先"为基础的公民教育体系,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培育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期,T·H·马歇尔将公民身份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并且结合英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情况,就社会权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开创了现代公民身份研究的新领域。然而批评者指出,无条件的社会公民权利和福利政策,将制造“保姆国家”,导致公民去政治化、去道德化的不良后果,造成社会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顺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公民身份从权利到责任的转向,构建公民权利和责任相对平衡的关系,造就整体公民身份,从超国家的视野和世界主义责任的角度,丰富国家公民身份的内涵,已经成为西方公民身份发展的基本走向。但是,世界主义公民身份不是一种独立的存在形态,它只是立足于国家公民身份对人类面临的全球化问题的观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在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模式,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全面提高弱势群体及其后代的综合素质和"自救"能力,使其能自谋职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弱势群体贫困代代相传状况,进而促进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具有真实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思政工作向"主体—主体"结构转型,弱化大学生交往行为中的功利思想;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交际障碍、网络成瘾以及信息封闭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做到积极深入社交网络,在社交网络中培养意见领袖,掌握社交网络话语权,从而主导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交往行为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贵义"是我国墨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贵义"价值观强调个人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中的利人利己、社会责任感、可行性认知。"贵义"对当代大学生公共道德观的建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德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利人行为的具体实施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诚信品质、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团结协作、择业交友、网络生活、家庭贫困、心理健康等新问题。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新问题、新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个人实际和社会实际,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五性”原则,打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取得教育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农村籍大学生是国家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受助后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四川省4所高等师范院校的860名在校农村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从社会责任感的五个维度:集体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同伴责任感、道德责任感、社会关注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值得借鉴的“政府引导、高校指导、社会倡导、家庭善导、学生主导”的“五导”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对自己、家庭、学校及社会不负责任。该现象的产生主要与学校教育有关。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重视对大学生的言传身教,加强生命、感恩和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措施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大学生存在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倾向,大学社会实践则是高校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了解民情,激发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大学社会实践在提高学生的责任认识、丰富学生的责任情感、锻炼学生的责任意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多高职院校的乒乓球教学存在着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乒乓球教学应根据学校实际创造优良教学环境,树立“面向社会,健康第一”的思想,开展时尚、休闲、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表现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都呈现弱化趋势。其原因与社会转型的多元化、学校教育的应试化、家庭教育的传统化有关。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和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同时,还需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在融入乡村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具有实现在场式专业发展、提升扶贫质效的价值。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具有与乡村社会文化、与乡村学校学生以及与乡村社会资源的社会融入意蕴。基于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时存在主体性困境、环境性困境以及制度性困境的日常事实,具体的融入路径有:以乡土情怀培养激发乡村教师的内源性责任感;促进乡村教师观照扶贫对象的职业教育恰切选择;融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价值取向;改善社会支持体系以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社会融入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又称之为“天之骄子”,是一个备受社会青睐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实现问题不仅是一个个体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要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就应该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然后,从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几个层面来考虑:在个体层面要明确个体的社会责任,树立责任意识;社会层面,大学生要立足社会,把个人价值的实现立足于社会价值的实现之上;当然,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及时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