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彩月季”就是通过嫁接让一株月季开出红、黄、粉、白等多种颜色甚至多种形状的花的月季。  相似文献   

2.
小朋友,你是否见过在一棵植株上盛开几种不同颜色的花?告诉你吧,那是通过嫁接技术培育成的。你想学习这种方法吗? 春天,当月季花开第一茬花时,就可以在同一株上选2~3个枝条,用切接的方法接上2~3种不同颜色的月季接穗。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早发明嫁接技术的国家。随着嫁接技术的不断发展,早已突破其传统的繁殖意义,而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还可巧用嫁接技术,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绿化美化环境。现介绍数例如下:1人造连理树利用靠接法,就能培育成人工连理树,供人观赏。如北京故宫御花园和中南海里的连理柏,就是人工造成的,已成为著名的一景。美国加州有个“树木竞技场”,它由67种造型别致,千姿百态的木本植物嫁接而成,生趣盎然,令人眼花绽乱。2一木多花利用嫁接法能在一株砧木上嫁接多个品种。如山东荷泽赵楼村有一株嫁接了…  相似文献   

4.
一般情况下,一盆花只能有一种颜色,若是一盆花同时有几种颜色,那是非常壮观的。那么怎样才能使一盆中开出有多种颜色的花呢?本人经过多年实践已找到了。现将天竺葵一盆“多”花的简而易行的方法介绍如下:1.在生长旺季时,选择做砧木的天竺葵应以成年而粗壮的主茎为好。选好后从盆中土往上量20cm左右剪掉上部。目的是去掉顶端优势,有利于侧枝发育。2.去掉顶端优势的茎约20余天后,可发出若干侧枝。侧枝生长到够粗时,除留一个本种类的侧枝外,再选择3~4个粗壮的侧枝作为嫁接的砧木,其余全部去掉,然后开始嫁接。  相似文献   

5.
<正>在古人的色彩世界中,“玄”是一种泛紫的黑色,常与礼仪相关联;“檀”是红木的颜色,富有美感;“碧”是青色玉石的颜色,带有晶莹剔透的特质。在诗文中,这三种颜色常常用来形容各种意象,具备丰富的内涵。请看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的解读——玄、檀、碧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三种颜色,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相似文献   

6.
目标诱导法     
胡名清 《教育艺术》2005,(11):60-60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想到他朋友家玩,又怕路途遥远。朋友对他说:“不远,只要经过三条横道线就到了。”这个人就数着横道线走,果然觉得不一会儿就到了。其实到这位朋友家的路程并不很近,把它分成三、四个小段就不远了,再加上每一段路程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横道线,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走去,这个人走到朋友家就觉得很轻松了。  相似文献   

7.
月季花生命力强,成活率高,开花期长,一年之中多次开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用靠接法培养多色月季,对这种栽培技术学生兴趣大,易掌握。学生通过动手,不仅印证和掌握了嫁接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嫁接技术。具体方法是:一、用具空易拉罐二个、开红色、白色花粗细相当的二株月季、掘根铲、剪枝剪、嫁接刀或刀片、塑料带等。二、准备工作1.用剪刀剪去易拉罐盖。2.在底边边线打三个孔,以利排水。3.用掘根铲,将月季花连根铲出,分别栽入罐内。一星期后可嫁接。三、嫁接1.选择接穗和砧木:任选一株为接穗,另一株为砧木,将接穗与砧木靠近。…  相似文献   

8.
嫁接是果树和花卉栽培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繁殖方法。初学嫁接,天竹葵是理想的实验材料。天竹葵品种繁多,花色各异,生命力极强,嫁接成活率非常高。通过嫁接,可使一株天竹葵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这样会大大提高天竹葵的观赏价值。做法如下:在春季室温15~20℃左右时,取分枝较多、长势良好的天竹葵作砧木,取其它品种的嫩枝作接穗。首先准备接穗,用锋利的小刀截取嫩梢5~10厘米长,在距离截面1~1.5厘米处斜向下切,使接穗下端成楔状。然后在砧木嫩枝的合适部位将其截断,从截面中间垂直切下1~1.5  相似文献   

9.
1问题的提出:教材提法不一关于嫁接,在高、初中教材中各提出一次。高中教材在提出嫁接时指出:嫁接等营养繁殖具保持亲本性状的特点,并伴有类似的习题,如“香蕉”苹果嫁接到了“国光”苹果,结出的苹果口味是”香蕉”口味等。这是说嫁接的接穗不会发生变异。但在初中教材中介绍嫁接时,特别提到社梨和鸭梨的嫁接,鸭梨果大味甜但抗病力弱,而让梨果小味涩抗病力强,通过嫁接,可以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这里又分明是说接穗(鸭梨)的抗病力性状发生了变异。持后一种说法的习题有:梨和苹果嫁接结出了“梨苹果”是哪一种变异?上述两…  相似文献   

10.
罂粟是一种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叶呈面形,花开时有红、粉、白三种颜色,果实里球状。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探讨英汉颜色词“红色”、“白色”、“黄色”在使用方面的异同,揭示了这三种颜色在英汉两种语言词汇中语义和文化方面的不同性;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好好乖乖     
226329,这是一位朋友家的电话号码,偶尔有事,打电话到朋友家,接电话的多半是一个小女孩: “喂,谁呀?”声音是那样的娇滴滴、嫩稚稚,“喂”字拖得老长,还带点悠柔的上滑音。当知道我是谁后,马上就要来一声悠长悠长的“杨——伯在—伯”。不过把“伯”字的音念成了“bei”,这便是好好。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颜色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也是一种物质形态,它属于特殊的客观存在。颜色词的概念隐喻来自人们的认知经验,而人们所在的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造就了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相异。论文在莱科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之下,以“红”“绿”“白”三色为例,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丰富的英汉语料,分析“红”“绿”“白”这三种基本颜色词在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使用的异同,同时也分析了这些表达异同下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在以英汉“红”“绿”“白”为源域的概念隐喻中,所映射的目标域既有相同也有相异。此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来说,它对基本颜色词概念隐喻的目的域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实践上来说,对英汉颜色基本词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能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深刻地理解颜色词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1997,(1)
今春,我们生物科技小组选用10株马铃薯作砧木,10株西红柿作接穗,培育了一种新植物。这种植物上面结西红柿,下面结马铃薯,我们称之谓“立体种植”。 我们做马铃薯与西红柿嫁接是在1996年第1期《小学自然教学》上,看到山东枣庄薛城区南常乡岩湖小学生物科技小组程永玖、王纯立同志撰写的《我们种出了菊芋向日葵》一文的启发下进行的。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菊芋为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诗人叶绍翁想:今天天气这么好,何不趁着这大好时光去朋友家的花园游玩呢?于是,他便向朋友家走去。一路上,他看到了一团团、一簇簇的鲜花,美不胜收、目不暇接。小草也从石缝里探出了小脑袋。一阵风吹过,柳树姑娘的“头发”随风飘荡,发出“沙、沙、沙”的响声呢!小燕子也在半空中“叽叽喳喳”地叫着,飞来飞去。真是春光怡人啊!诗人一边走,一边欣赏美丽的春景。不知不觉,来到了朋友家,诗人看到朋友家门前台阶上的青青苔藓,非常爱惜,他轻轻地走过台阶,生怕木头鞋下的横梁踏坏了绿色的苔藓。他轻轻地上前敲着柴门,可是半天…  相似文献   

16.
增趣     
娜娜最近买了一条新款淑女裙。朋友们急着想一睹风采,可娜娜却还在卖关子,只给她们一个提示:“我这条裙子的颜色是红、黑、黄三种颜色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7.
学过美术的同学都知道,自然界最基本的颜色就是“红、黄、绿”,这三种颜色合称三原色。利用三原色,可以调剂出很多种颜色来。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感到美术的“三原色”对我的学习也有着良好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花     
“三花”是我家小花猫的名字。因为身上的毛有三种颜色,所以叫它“三花”。“三花”非常可爱,但也很让人“讨厌”。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的高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育人机制,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首要任务。刘向信教授的新著《高校育人新机制探索-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从全局的视角对育人机制、体系进行考察,从生活层面、精神层面和知识层面出发,形成了以“三保一奖三嫁接”为主要内容的情感、激励、嫁接三结合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这次回国,在朋友家聚会,偶然看见她家的窗台上迎风盛开着一盆黄色水仙花。三年多前,我在成都还从来没看见过这种黄颜色的水仙。如今这花也不知从何地引种到了成都,在成都落了户。这盆在冬日里吐露芬芳的暖色水仙,让我产生的第一个联想就是新西兰的“水仙花日”(DaffodilDay)。新西兰的“水仙花日”不过是新西兰许多类似日子中的一天,再平凡不过了,但她对于我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从这天起,我开始发现新西兰人那充满爱意、宽厚仁慈的内心世界。记得那是冬日里的一个上午,当我走出家门乘车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