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对质量与心理因素·孟卿出版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编校质量是支持精品图书的双足校对是校对者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或样本上差错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校对工作是校对人员与校稿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一校对过程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校对者、校对比照对象...  相似文献   

2.
期刊编辑在修改文章时,往往遇到写作运行中的话语形式。本文就此谈点粗略的看法。(一)写文章总是在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才下笔的。一但下笔,所说的话,大致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结论式话语,一种是感觉式话语。所谓结论式话语,即所说的话,是在一定程度的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基础上说出来的。这种话语,有丰厚的事实材料做后盾,有充足的逻辑推证做支撑,一般都要求读者无条件接受。所谓感觉式话语,就是一种感受与启悟的陈述。不依靠事实,也不追求逻辑。虽然有时也要分析、综合、推理、论证,但着重点在于陈述感觉。分析综合推…  相似文献   

3.
据现行某些书刊介绍,校对方法颇多。从微观上分辨,有点校、折校、顺校、倒校、唱校等。然而从宏观上分析,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校对者和被校物二者所具有的,仅仅是“二性”校对,即:校对的思维性、层次性。具体一点说,校对者所具备的是主观意识的“思维性校对”,被校物所据有的是客观的“层次性校对”。所谓“思维性校对”,就是校对者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校对。简言之,思维性校对就是校对者的主观意识在大脑中的深层反映,并在被校物上客观地表现出来。取形式为“读、默式校对法”,即:“读校法”和“默校法”。读校法,又名“唱校法”。一般,只要两个人同时进行就可以了。有时,在保证校对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加快校对速度,可由  相似文献   

4.
米戎 《现代出版》2000,(1):39-39
“注意”是人的意志心理的一种机能,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征。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运用“注意”去观察事物、协调行动,没有“注意”,人就失去对活动方向的控制。同样,校对者工作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校样上而不能有所分心。实践证明,工作时走神、注意力分散是导致校对失误的一大因素。为了更好地运用“注意”为校对工作服务,我们应对以下四个环节给予重视。 1.“注意”的预备。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校对者接触的校样内容各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事先就要确定“注意”侧重的方向,对校样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即事先…  相似文献   

5.
一出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由学校组织实施的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由出版部门或相关机构组织实施的专题理论或专门技能教育,即学校教育和部门教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检索为应用背景,研究本体支持下的基于规则推理的语义检索机制.在本体知识库支持下,检索系统面向基于本体结构的元数据,依据概念关联及相关推理规则,寻求蕴涵关系,发掘隐含信息.本文从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语义关系中提炼出推理规则,并选用正向链推理算法实现推理,基于正向链接的规则推理依照事先定义的规则集,能够从已有事实出发挖掘已存事实中的隐含结论,适用于无确定推理目标且解空间很大的一类推理检索任务.本文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这一方法在智能检索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采用先推理后检索的策略解决在面向庞大数据集和复杂推理规则时产生的推理时效问题.  相似文献   

7.
霍布斯式新闻推理的逻辑、运用及其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推理是记者针对特定新闻对象的一种逻辑思维反映活动。从对知觉推理、用语词进行推理、缺损推理到实践推理的方式都有其哲学的规制;而直接指认和联合确认的可靠性法则就是新闻推理结论有效性和正确性的基本依据。霍布斯推理即计算的逻辑思想对于上述新闻判断推理的具体内容和逻辑形式关系的建构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社科学报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遵循的编排规范现在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另一个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这两个规范我们在执行中以前一个为主,后来修订版高校社科学报编排规范融入了光盘版规范的要求,故社科学报编辑在编辑加工文章时注释与参考文献著录也必须按新要求来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社科学报编辑仍感到有些问题难以解决。笔者现将编辑实践中所遇问题提出,以就教于同人。一、注释与参考文献社科学报在光盘版出现以前,作者参阅的书目通常是用注释体现。光盘版出现后,我们过去作为注释的条文,现在都作为参考文献来处理,这就有了一个新问题。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论文作者为了研究和解决某一问题而查阅参考的资料和文献书目,其表现形式为对论文中某一观点、结论或概念来源出处的说明。注释即注解,是指论文中某特定词汇内容引文出处等所作的解释和说明。注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论文某一特定词汇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即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概念或内容等;二是对论文中所引观点和内容出处的说明。由此可知参考文献与注释有共同之处,两者都含有对引文或观点来源出处的说明。同时两者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注释包含对论文某一特定词...  相似文献   

9.
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编辑手段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校对软件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专业校对在出版过程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编校合一”和“校对主体社会化”,其核心是取消专业校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偏见,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的探讨。1重新认识校对规律,适应校对角色功能的转变传统的校对模式为“三校一核红”。一般来说,前两个校次重点是校异同,校对者不加入自己的观点,称为“死校”;第三个校次重点是校是非,着眼于发现作者和编辑可能出现的疏漏或知识性差错,这一过程包含着校对者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10.
启,作为官员向皇帝陈述政事或谢恩的文书,正式出现于西晋.启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一种是专用于向天子或太子进言的启文,习称奏启;另一种是臣民朋旧之间交往时使用的书信,属于书牍类,为平行文书.柳宗元启类文均属于与地方官长日常交往时所用的平行文书.  相似文献   

11.
浅谈校对三个主体对于书稿质量的合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出版校对工作流程中,书稿的校对工作存在着三个校对主体的相互作用,他们是专职校对者、著作人校对者(作者)和编辑校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三者都对书稿的最终质量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三个校对主体各有其特点,互补性也很强。三者既有各自的分工,又互相协作,在校对活动中既显示了相对独立性,又相互协作各展所长,形成了一种既互相协作又互相补足的合力作用,正确运用这种合力作用对书稿校样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存疑点——对某些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或无法做出结论,或暂时不做决定,只提醒人们注意,留待将来解决或者且看如何解决,就叫存疑点。存疑点是抓难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存疑实为扫除疑问,也就是说,选择存疑点,是为了在破解难题中探索前进。在1997年3月初举行的“两会于期间,代表们和委员们普遍认为,老百姓关心的难点,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重点,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都集中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其中有三个突出的难题。这些难题,当时都是“存疑点”。而今已有两个出现了令人振奋的转机:通货膨胀得…  相似文献   

13.
论文对如何选题和陈述研究目标进行了描述。来源于直接经验的选题因其是真实问题而有可能具备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描述型研究、预测型研究、改进型研究和解释型研究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四种主要研究类型。目标陈述事实上就是用一句话或一段话阐述研究或写作意图的精炼表达,有固定的模板可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导语 在1994年首届全国校对研讨会上,看到陕西人民出版社校对员程浩的论文《校对美》。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客体(清样或原稿)上的一个错字、错符对主体感官的刺激(丑的揭露),会引发校对主体的一丝窃喜;又一个刺激,又引发一丝窃喜……无数个小喜悦如一朵朵浪花,不停地、无序地冲激着校对者的心扉,组合成伴随着校对过程始终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15.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整理训诂者代不乏人,但至今有疑处仍不在少数。本文广参“三家注”、梁玉绳、王念孙、泷川资言等诸家之说,选取《史记》中的几处疑点,于前人校勘诂说基础之上,加以研讨。  相似文献   

16.
科技论文引言部分的人称口气及其表达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贺琦  秦娟  张云扬 《编辑学报》2002,14(3):193-194
在陈述研究背景、研究理论依据时,如果不用引自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姓名、不用泛指他人如"已有作者"等词语做主语、定语、状语成分,引言部分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即口气)来写作的.在简要陈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案时,在汉语、英语科技论文中均可用"我们"作主语来表达第一人称的口气;在较多的汉语科技论文中,常常用"作者"或合理人格化的词语"本研究"、"本工作"、"本实验"等作主语来表达第一人称写作口气.  相似文献   

17.
一、工具书检索机理论 查检工具书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经常项目.人们常常把阅读分为精读和浏览两种,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种,那就是为解决某一个或数个疑点而翻阅词典工具书的"查检"."查检"与精读不同,它不需要将某本书的全部或大部分从头到尾细细研读;"查检"与浏览也不同,一次只阅读一个很小的局部,决不泛泛而翻,而对于那个局部,则是要仔细琢磨的.  相似文献   

18.
第五章推理什么叫推理.推理就是由若干出发的知识获得新的推出的知识的一种思惟方法.例如:任何一种科学真理都是不怕批评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前提)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结论)这三个判断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推理的过程.由前面两个判断(前提)推出最后一个判断(结论).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所谓演绎推理就是由一般的原理出发推出具体问题的结论.如上面所举的那个例子就是一个演绎推理.把已知的一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1月,第94届美国全国传播学会年会(NCA)刚刚在美国圣地亚哥市举行。本文基于这次年会和公共关系主题相关的各研讨组的论文陈述、现场问答及讨论情况,并以新传播技术对公共关系的影响作为观察角度,对年会所议的影响公关业未来趋势的四个重点话题做了叙述和评析,即社会交往媒体、传播新科技与公关、公关伦理、以及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20.
所谓直觉指人们未经充分逻辑推理时对事物的直接感受或觉察.直觉的特点是直观性和整体性,即未经严密的逻辑推论,而直接得出对事物的整体判断和结论.直觉尽管是未经充分的逻辑推理,但它并非与人类的理性思维无关.它是建立在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的,是以人们的理性思维为内在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