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竹 《青年记者》2016,(30):60-61
朱启平是二战时期《大公报》杰出的战地记者,曾参与报道过太平洋战争、中缅公路修建等重大历史事件.其长篇通讯《落日》细致描绘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仪式,勘称传世之作.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分析《落日》的报道特色. 《落日》的叙事视角 受众通过新闻文本了解原初的事实或事件,而受众看到的事件取决于叙述者的视角,即认识世界的角度、程度、层面和方式.朱启平的《落日》之所以反响强烈,这与朱启平选取的叙事视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每名记都希望自己能轻轻松松写出新闻精品来。在新闻越来越重质的今天,都在为创出精品成为“无冕之王”而不懈追求。毕竟,新闻精品影响力大,一篇精品的影响力超过成百篇、上千篇的普通作品。但创新闻精品绝非易事,光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笔从事新闻写作多年,悟出一点创精品的道理,那就是记要舍得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代著名记者朱启平生前就职于香港《大公报》。曾报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最后决战、日本签字投降;报道了联合国一些重大活动;报道了朝鲜战争板门店谈判。他的绝大多数新闻作品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被公认为是当代中国新闻作品的上乘之作,有的被选为大学新闻系教材,有的被收入新闻作品选。 朱启平,191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海盐县,193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后,考入北平燕京大学。1940年,朱启平最初参加重庆  相似文献   

4.
也谈记者的“新闻发现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新闻竞争愈演愈烈,而新闻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新闻发现的竞争。“新闻发现力”如今已成为对一个新闻记者能力如何评价的重要标尺之一。作为一名记者,一旦长时间写不出作品,或者即使写出了作品,但写不出精品,那人们在评说时,可能就会认为是在“新闻发现力”上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许敏 《新闻知识》2006,(12):52-54
观察法是新闻采访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平面媒体的报道中,深入细致的观察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弥补媒介本身特性带来的缺陷。新闻史上,朱启平先生的《落日》就是主要运用观察的方法写就的名篇,现场观察到的种种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日本签字投降那永载史册的一幕。电视的特性要求电视采访一定要去现场,电视特有的画面语言弥补了文字报道现场感不足的缺陷。如果电视记者到了现场却只能给观众一个笼统的现场画面、大而化之的报道,电视画面语言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观察法的运用同样不可忽视。本文仅以《…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年9月2日于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当日,云集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全球数百名记者当中有三名中国记者,他们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通讯社记者曾恩波。他们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亲历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朱启平:留下新闻史上“状元之作”《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已经不为人知,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对国…  相似文献   

7.
正1945年9月2日,《大公报》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仪式的著名报导——《落日》。"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直抒胸臆的文字铿锵有力、荡气回肠!令全国人民扬眉吐气!而很多人或许未曾留意,这篇轰动全国,被称为"状元之作"的报道,出自一位著名战地记者之手,他的名字叫朱启平。  相似文献   

8.
新闻作品是新闻记者水平的体现。一篇好作品的产生,尽管新闻事实是第一位的、起决定作用的,但记者的主观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如果记者认识水平不高,主题开拓肤浅,角度不新,写得呆板,就是有再好的事实也难以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要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对记者的要求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但是,占据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当你拿起笔来在墨水瓶里留下血和肉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进行写作。”写新闻同托尔斯泰写文学作品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要想写出新闻精品来,同样能用得上托尔斯泰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新闻作品应该是有血有肉之作,是呕心沥血之作。《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载《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这篇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作品,就是一篇呕心沥血写出的新闻精品。这篇新闻精品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一、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  相似文献   

10.
自从报纸一出现,新闻作品也随之出现了,大约是新闻作品而不是文学作品吧,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种“新闻笔调”。引起人们忧虑的“新华体”、“新闻八股”,其实也是指的它的笔调。30年前,老舍同志对首都新闻工作者作报告时,一开头就讲了新闻笔调的危害性。他说:“在西洋搞文艺的人就分成两种:一种是真正作家,一种是新闻记者,新闻记者也可能进行创作,也可能写出一本戏剧、一本小说,但是他的新闻笔调却是他的致命伤,他很难由一个新闻记者变成一个作家,这就是吃了新闻笔调的亏.”  相似文献   

11.
在安徽省灵壁县人武部,有一位“快笔才子”叫玛强,他从事新闻工作10多年来,先后有1000多篇新闻作品问世,其中获省以上新闻奖的就有50多篇。1986年11月,冯强高考因10多分之差名落孙山,可他怀着远大志向毅然报名参了军,来到北京军区后勤某分部。还是在新兵连时,这个不服输的小伙子,在严格训练空隙中写出了许多作品,其中《雪地上父亲的影》和《家里少了一张笑脸》就被十几家报刊发表,在当时还被官兵以手抄本收藏。在北京当兵的几年,他的节假日常常是泡在大小图书馆汲取营养,他把全部津贴都投资在买书上,有时为摘编书中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12.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无产阶级新闻战线的杰出战士。他的传世之作——《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人们称之为“西北通讯”。它代表着当时一种新闻文体——旅行通讯和战地通讯的发展趋势。它以从未有过的真实、完整、深刻的程度,把笔触伸向社会的各方面,在叙述中融入  相似文献   

13.
石坚 《当代传播》2005,(1):79-80
一篇新闻作品,如果写得不活是难以吸引读者的。 一个新闻记者,如果不善于把新闻写活,那么,他在新闻舞台上则是一筹莫展。 一家新闻媒体,如果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少有活新闻面世,就可能逐渐失去读者,甚至在竞争中败北。 原刊于《新疆日报》的消息《我的心和祖国一起跳动》,先后获十四届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让作品既通俗易懂,也引人"悦读",就要把新闻写出美感来,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应,达到最大的舆论影响力。新闻美在布局谋篇新闻作品美不美,首先体现在形式上。一则新闻要吸引住读者的目光,继而有兴趣读下去,首先要有一个足够能吸引人的标题。2012年3月29日,处州晚报第三版刊发了一篇消息,主题是"玉莲爱莲因爱相连"。  相似文献   

15.
邹檀 《新闻前哨》2012,(5):78-79
新闻作品由新闻记者的思维决定。新闻记者主观意识驱动下的科学思维方法贯穿在新闻采写的全过程。新闻记者要迅速发现新闻和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并写出优秀新闻作品来,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具备优秀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新闻记者重视和优化自己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2001年第3期上,主编吕怡然先生撰有一篇短小的“主编琐话”:《传播:交流与沟通》。在文章中,吕先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本着学术的严谨态度,避免断章取义,笔者首先将吕先生提出该观点的那一整段文字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意义不仅是指新近发生的事件,更在于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实中有新的发现。新华社1998年10月22日发自孔子故里曲阜的对外报道《孔子后代经商忙》,就是一篇旧题目写出新意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这篇稿件发出后,仅香港就有《文汇报》等4家报纸采用,英文的《中国日报》破例在头版刊登。该报在头版登载新华社的英文稿是不多见的。中国传统文化、孔子故里的变迁等等,这类老题目中外记者们不知写了多少回,要写出新意来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想引起点轰动就更难了。《孔子后代经商忙》通过孔子后代对先人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祁洁 《采.写.编》2022,(12):140-142
什么样的稿件属于好新闻?如何写出优秀、有冲击力的新闻作品?平日工作中,许多新闻记者都常常为此苦恼。能否写出好的新闻作品,不仅关系到职称的评定,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记者应如何练好“内功”,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稿件?文章以笔者近几年写过的几篇获奖新闻作品为例,对稿件的选题、写作角度及写作方法等一一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2001年第3期上,主编吕怡然先生撰有一篇短小的“主编琐话”:《传播:交流与沟通》。在文章中,吕先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一种人际交流与沟通。”本着学术的严谨态度,避免断章取义,笔者首先将吕先生提出该观点的那一整段文字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当你拿起笔来在墨水瓶里留下血和肉的时候,你才有资格进行写作。”要想写出新闻精品来,同样用得上这句话,也就是说,新闻作品应该是有血有肉之作,是呕心沥血之作。《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载《湖南日报》2001年12月26日)这篇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就是一篇这样的新闻精品。这篇新闻精品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