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育面临着困境,如无法承担引导人类走出迷茫、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提升的重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性和道德的培养,重视成才而忽视了成人,则会偏离教育主旨,教育工作者亦会处于迷茫状态之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唯有教育能够引导现代人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面临着困境,如无法承担引导人类走出迷茫、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提升的重任;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性和道德的培养,重视成才而忽视了成人,则会偏离教育主旨,教育工作者亦会处于迷茫状态之中.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洞穴之喻”就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类灵魂的转向.唯有教育能够引导现代人摆脱物质的诱惑与束缚,将人类灵魂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著名的“洞穴之喻”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新厘清“洞穴之喻”的内涵,将“自由囚徒”和“仍处于洞穴的囚徒”作为两个不同的行为主体,利用比较分析法对其进行新的审视。得出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启示: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素养,增强其教育引导能力;适应新媒体时代,更新教学方法以提升思政课程吸引力;丰富教学模式,改良教学内部环境,提升课堂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洞穴之喻”是西方思想传统中最基本的文本之一,它可以有多种解释。这篇文章借助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象学家的术语并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给出一种新的解释。柏拉图的洞喻启发了我们对自身生存的存在论的思考。人们日常的存在方式就是在洞穴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像洞穴中囚犯的认识,将想象或者影像误认为现实。社会习俗、传统价值、伦理道德等都是将我们囚禁于其中的洞穴。一般人的行为都受到这些日常生活习惯性观念的支配,缺乏反思与批判。哲学的怀疑论者断定人们是洞穴中的囚犯,而科学和实际生活则证实人们经常摆脱洞穴。我们如何走出柏拉图的洞穴?三种借以走出日常生活洞穴的方式分别是失去平衡的疾病体验、不在家的焦虑感觉、先行到死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5.
“洞穴喻”是柏拉图哲学中的一个著名寓言,这个天才式的哲学寓言一直启示着后人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和人生的不断自醒和反思。文章试图从“洞穴喻”所引发的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哲学和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两个方面展开探究,以期窥视思想背后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生存方式与生存状态,青少年学生是数字化生存的主要群族,他们的数字化生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字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数字化生存方式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吁求,重点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两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洞穴喻”是西方哲学的经典寓言,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三个隐喻之一,它包含柏拉图哲学基本理论和观点.在“洞穴喻”中,柏拉图以“洞穴”喻世,来说明现实世界中两种不同本质人的不同境遇,一种是特立独行、有思想、自由求索积极上进的有识之士;另一种是逆来顺受,不愿接受改变的无知之徒.“洞穴喻”带有一定的启蒙之意,也是西方哲学史早期启蒙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对于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不是幸福,人们有很多争议,但这些论争其实并没有进入问题的关键。尽管人的幸福有很多的外在条件和偶然性,但教育指向促进人的幸福是没有疑问的。现在需要追问的是,教育促进何种幸福:洞穴之内还是洞穴之外。教育如果是促进人在洞穴内的攀升,则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幸福具有内在性;反之,教育在促进人的幸福上就构成了外在性。这两种情况体现了两种教育:哲学教育和政治教育,它们都指向促进人的幸福,但内涵截然不同。教育在政治的限度内谋求的是相对的幸福,但我们仍然需要追求相对幸福的最大可能,即需要在人道的范围内探索教育如何朝向个体生命自身。不管是微观的教育活动还是宏观的教育事业,都需要在这个内涵上促进人的幸福。如此,教育促进人的幸福才变得具体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10.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洞穴喻”形象地说明了世界有可感领域和可知领域两个部分。可感领域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可知领域是“善的理念”的世界。柏拉图“洞穴喻”的伦理内涵表现在:要达到对“善的理念”的把握,灵魂要发生一系列转向,最终回到它的本真状态。柏拉图“洞穴喻”给我们的伦理启示:真正能够达到对理念把握的人是很少的,这不仅需要伟大的心灵智慧,更需要承担人类责任的巨大勇气。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主席对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习近平主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开创者和践行者,经常运用各种比喻,这些妙喻真言言简义丰,不仅使表达更加贴切易懂,还蕴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让人回味无穷,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3.
明代哲学家薛碹以“物镜之喻”阐述心与理的关系,对心和理作了区分,被黄宗羲评论为“犹二之也”。但他实际上最终却是要达到心理合一的境界,实现超越的本体境界。他指出了心理不能合一的原因是气禀、人欲使心昏而理不能明,并提出了依靠“敬”的道德修养方法来实现心理合一。他更多地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强调心理合一。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对人类产生的最大影响莫过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生存年代。数字化生存更新了人的观念,实现了个人化、个性化的生存,也带来了新的生存困境。要解决数字化生存中的种种矛盾,适应数字化生存,最佳对策应该是塑造网络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生存论哲学指导下的"人之生存"要求教育必须摆脱工具性、功利性的异化现象,摆脱社会、政治、经济的奴役,注重人的人性化、个性化以及生成性,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与生命个体的融合,使教育真正由人之生存中的"谋生"手段变为引导人"乐生"的一种方式。"人之生存"语境下的教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即教育的发生与作用都应从促进作为生存个体的人的发展这一目的出发,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或者其他附加功能的实现。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其应然状态,并且不论在何种社会中都能发挥其作用———即促使个体由自然走向自觉自由,成为创造性的存在,成为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6.
受知识论哲学影响,中国教育理论界叙事危机积重难返。当我们谈论教育越多时,我们离教育真实就越远。面临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必须建立现象学的方法论,从基本的个人生存开始,奠定教育的逻辑起点,以鲜活的思想,冲破权力话语的束缚。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信息伦理内涵与信息伦理困境基础上,着重探索当前高校信息伦理教育存在的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不全面、教育模式不灵活、教师信息素质欠缺、教育实施不到位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信息伦理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描述的是只能看到“影子”而看不到真相的囚徒走出洞穴后看到美好景象的故事。他意在说明:于现实世界生活的人,由于缺乏哲学式的思考,只凭借狭隘的感官去认识整个世界是不可靠的。这一理论之中的“影子”“囚徒”“挣脱锁链之人”在现实世界中都有其特定含义。而这一理论所体现出来的敏于观察、敢于直面痛苦和哲学王的思想是其真正目的。“洞穴理论”在述说自身的同时,也充分展示出“理念论”的认识论、本体论、目的论意义。在当今社会,“洞穴理论”所蕴含的人性问题、真理问题及其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是教育领域不可阻挡的转型趋势,数字技术的发展重塑了教师的生活形态,构造出全新的教师数字化生存图景。在数字空间中,教师面临着实体符号化,主体意义被消解;自由时间与空间被挤压;人际关系交互的情感阻隔以及节点爆炸与信息茧房共存等困境。破除数字时代教师的生存困境,改进教师生存质量,需要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基于仪式链理论提高交互的有效性、建设证据库平台破解教师的数字焦虑以及构建凸显人文价值的数字治理生态。  相似文献   

20.
雅斯贝尔斯以"生存论"反思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以"精神陶冶"重释"教育"的内涵,以"本真教育"重建教育的实践形态,使教育认识论陷入深刻的理论危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存论"教育哲学。总体而言,雅氏教育哲学既存在诸如"虚玄的理论基础"、"过度的理论批判"等局限,又随处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