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题呈现】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是个大学生,每逢学校礼拜或放假,他都得赶到父亲开设的工厂去上班,  相似文献   

2.
“优等生”很少经历失败,他 们有“惟我独尊”的心态,总觉得自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父母疼爱,老师喜欢,同学羡慕。正因为这样,优等生更需要“磨炼”,没有经受磨炼的优等生很可能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力,稍受打击就一蹶不振,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磨 liàn”该写成“磨炼”还是“磨练”,曾经颇有争议。1996年修订版以前的《现代汉语词典》均只收“磨练”,未收“磨炼”。有些著述明确指出“磨炼”是错别词,应改为“磨练”,如《常见错别字辨析手册》(杜维东等,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167页和《形近易误字八百组》(杜智群,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108页。与此相反,《容易用错的字》(晓敏,北京出版社,1978)27页指出“磨 liàn”应写成“磨炼”,不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个体均有发展的空间,教师们做得都比较好。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课堂上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教师的引导也变得小心翼翼,该导时不导,不该导时乱导。那么,我们应“导”在何处?如何“导”?“导”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个体均有发展的空间,教师们做得都比较好。但与此同时,很多教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课堂上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教师的引导也变  相似文献   

6.
新教材高一册《过秦论》中第 84页“一夫作难”将“难”解释为 :起事 ,首事。笔者认为 ,此处对“难”的注解有争议 ,原因如下 :“难”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 :A .困难 ,与“易”相对。B .难 ;患难。C .反驳 ,质问对方。D .敌 ,怨仇。E .畏惧意。“作”的注解为  相似文献   

7.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所谓“根”,笼统地说,是故乡;具体地说,则是户口、住房,以及赖以生存的工作和亲戚朋龙构成的社会关系网。而人一旦离开生存多年的故乡,若非正常调动或升迁,确如一棵被连根拔起的树木,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是一个假设用喻。如:他是一个执著而顽强的人,在人生的长河中,犹如一个永远劈波斩浪的冲浪者。要想把“他”比作“冲浪者”,得有把“人生比作长河”这个假设条件。如果假设条件不充分,则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10.
鬼门关是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或不易渡过的难关。其实我国古代确有关名叫鬼门关。唐朝唐文宗、唐武宗时的宰  相似文献   

11.
<正>朱自清:糟糕的初次亮相朱自清从来没想过要教书,连基本的教育类的书也没接触过。巧的是,22岁那年,他被推荐到浙江第一师范工作。当年轻的朱自清面对这些同龄甚至年龄比自己大的学生时,顿时手足无措,浑身发抖,非常机械地背着教案,根本谈不上组织教学。正如学生回忆的那样: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过多少次。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11,(6):7-7
有位省教育部门官员三年内五次暗访某市教辅市场。他发现,虽然去的时间场合不同,但每次都会看到铺天盖地、五颜六色的教辅书。他估计品类足可逾万,内容则从幼儿到大学各层次无一旮旯脱漏,其中仅小学生作文指导类的书就有几百种。他对此乱象大为惊讶。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以“夜郎自大”来讽喻狭小的地域观念。这句成语来源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夜郎”究竟在何处呢? 根据历史考证,夜郎大约建国于战国时期,至秦汉时,与一些有亲  相似文献   

14.
孙伟 《教书育人》2007,(9):40-41
科学课堂时下流行一种“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说法,指的是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时口子要小,挖掘要深,不要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我认为,这一理念说得普通一些是指科学课的展开状况——在什么地方展开,展开得怎样。“展开得怎样”就是一种深度,越是展开就越有深度;深度有了,孩子的探究经历才会更真实、更生动、更有意义和价值。“在什么地方展开”,这是展开的基点,显示的是一种宽度;宽度的掌握也是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现行初中语文第六册对此诗句中“轮台”的注释是:“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而刘逸生《唐诗小札》中却将“轮台”注释为:“唐贞观中置县,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究竟谁是谁非? 查《辞海》,见“轮台”这一名称有四种解释: ①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堂时下流行一种"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说法,指的是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时口子要小,挖掘要深,不要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我认为,这一理念说得普通一些是指科学课的展开状况——在什么地方展开,展开得怎样。"展开得怎样"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正>有这样三道关于病句的模拟试题:1."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2014·宁夏银川一中第五次考试)2.国务院颁布新的房地产政策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城市  相似文献   

19.
柏可 《老年教育》2010,(4):48-48
北宋时期,文学家黄庭坚力主恢复和继承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在被贬涪州(涪陵)期间,他“欲尽将杜子美两川双峡诸诗,刻碑藏蜀中”。眉州丹棱县名士杨素闻之,专门请黄庭坚挥毫落墨,由他在家乡丹棱笔架山刻碑建堂珍藏。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工程竣工,黄庭坚为之题名目“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他认为杜诗与《诗经》、《离骚》乃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细读贵刊2002年第12期辛晓明老师写的《“扁舟”在何处》一文,颇受感动。对辛老师精辟的分析深表敬佩。但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不够妥当。其理由如下:辛老师在文中写到“人教版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之中,就像一叶扁舟’。”“因为比喻句除了要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切近一致外,还需要表述合乎逻辑,只有这样才能使之贴切、准确。”所以这个句子需要修改,并且“至少有两种改法:(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之海中,就像一叶海上的扁舟。(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